歡迎大家到此瀏覽我的

網頁

2013年1月17日星期四

觀大棠楓樹。走麥徑古道

封面圖:麥理浩徑十段之楓樹

日期:2013年1月17日(四)
路線:大棠山道-麥徑十段-麥徑九段-伯公坳-下塘瀝-上塘-元荃古道-荃威花園
天氣:晴,稍有煙霞,氣溫16至21度



  每年初冬,大棠山楓樹開始落葉,葉片變得泛紅,是「龍友」、情侶及全家同行的熱點。看過其他山友的遊記,十分期待,惜為筆者之考試檔期,無緣觀覽。試後第二天,終踏上觀楓葉之路。

  紅葉雖已徐徐掉下,在麥徑十段及大棠山道仍勉強看見楓葉林,可謂不枉此行。平日仍有不少遊人觀紅葉,以年輕情侶居多,亦有數隊單車隊,實屬意料之外。意猶未盡,筆者續走麥十、麥九及元荃古道至荃灣,攝影、遠足俱備。

  香港政府地圖並沒載「下塘瀝」及大欖郊野公園內「伯公坳」兩地,前者(海拔約280米)曾列內地政總署2009年編製的的《認可鄉村名冊》中;後者則位處M164及M165標距柱間。

  13:15朗屏西鐵站起行,坐K66巴士到大棠山道巴士站。正值小學考試檔期,車廂內有很多小學生,亦有婆婆踏三輪車,為同行小孩免費坐車歸家。(圖1-2)



  13:40下車,沿大棠山道經保良局渡假營,到達大欖郊野公園入口及元荃古道終點(C6126)。(圖3-9)







  沿大棠山道上1號燒烤場,圍牆貌似長城。(圖10-11)



  1號燒烤場外為C6125標距柱。場內大樹雖非楓樹,不過葉片已顯泛黃。(圖12-15)





  往上走,路口左方見紅葉,果真是楓樹。(圖16-24)









  遇見「龍友」。(圖25)


  沿管理站及指示牌走,途中又見數株楓樹。(圖26-34)










  接麥徑前又遇楓樹。(圖35-39)






  M176至M177間的楓樹林,巧遇數株雙色楓葉,既有紅色,又有綠色。(圖40-44)






  沿「田夫仔」指示牌走(圖45)。


  到達楓樹林,林中上端不少楓葉已掉下。(圖46-74)






























  筆者亦在此拍下兩張標準相。(圖75-76)



  往田夫仔前走,遇見沖損地。(圖77)


  該是行程中最後一株楓樹(圖78)。


  到達吉慶橋旁的位息處,可接元荃古道、掃管笏及大欖涌水塘,此後人影絕跡。(圖79-81)




  到此路標,前方轉右接麥徑。(圖82)


  15:15到達田夫仔村,有發展工程,亦為野戰場地。(圖83-91)











  到達田夫仔露營場,在此接麥徑九段,沿柏油路繼續前走。(圖92-94)




  此告示後似乎有秘徑往元荃古道近C6108標距柱。(圖95)


  沿麥徑續走,至往清快塘岔口後續上斜,最後到達越野單車徑北段入口。(圖96-100)






  15:50到達伯公坳,有被破壞的神位,在此小休幾分鐘,接小路下下塘瀝。(圖101-102)



  下下塘的小路頗斜,初段斜度達1:3,途中經過一株枯樹。(圖103-104)



  到達稍平路段,並回望極斜下坡路。(圖105-106)



  16:00到達下塘瀝,為藏在蓮花山窩的小廢村,有荒田遺跡和已倒塌的鐵皮屋,亦有小路往上塘礦洞。村內有兩橋,皆穿越蓮花澗上源。(圖107-112)









  沿水泥路上上塘,初段又是達1:3斜路。(圖113-118)








  再一次到訪上塘廢村,冬天少雨,踏上廢田,不怕泥足深陷。沒有蛙叫,只聞少量鳥啼。(圖119-123)





上塘「文苑」、廢石屋、廢鐵屋、石磨、舂米器及土地公。(圖124-130)








  離開上塘,接回元荃古道。(圖131-132)



  近C6104標距柱設立了「香港回歸十五周年紀念亭」。(圖133-134)



  此山徑下油柑頭。(圖135)


  16:45到達石龍拱涼亭,稍休,觀美景。(圖136-145)











  青衣、葵涌、荃灣西約的高樓群。(圖146-148)




  維修中的涼亭。(圖149)


  下花山頂。(圖150)


  水管位。(圖151-152)



  到下花山村,受村狗熱烈招呼。(圖153-156)






  到達下花山引水道,尾段斜度與下下塘時相當。(圖157-158)



  廢置寮屋(圖159)


  17:20到荃景圍,行程完畢。(圖160-16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