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到此瀏覽我的

網頁

2015年7月11日星期六

禾蓮古道小遊



  日期:2015年 7月 11日(六)
  路線:坪輋-新界東北堆填區-石水古道-塘肚古道-塘肚山村-堆填區馬路-禾徑山村-坪輋地圖
  天氣:晴,氣溫31至33度

  是日原定探遊黃茅坑山(243米),鳥瞰山下的新界東北堆填區全觀、蓮麻坑村及對岸的深圳羅湖一帶,順道小遊不遠處的塘肚山村,不過從塘肚古道上黃茅坑山的野草實在過於茂密,只好留待日後再探,或許待年底季節性野草枯萎時會易走得多。

  塘肚古道與石水古道只屬「禾(徑山)蓮(麻坑)古道」中其中兩段。全段「禾蓮古道」受堆填區工程及路況崩塌的影響,已成為「斷橛禾蟲」,近蓮麻坑的一段古道因位處禁區,故現時沒探;塘肚古道因位近塘肚山村,故而得名,而近石寨下(堆填區馬路的一部分)的原有古道,相信已被植被封閉,現時的小徑只是後人強行開闢而已,夏季時野草十分茂密;石水古道連接石寨下及水牛槽(堆填區入口附近),初段途經一些溪澗,但受上游垃圾污染的關係,顏色變鐵鏽色;至於近禾徑山村的一段古道,雖然只有短短的一百米,但亦已隱蔽在堆填區入口左邊的鐵欄後,如非有遠足隊先行帶領,此段古道也難以發現,然而此段也是從石水古道往坪洋的捷徑,如沿馬路走,是非常繞路的。

  黃茅坑山最少有四道登山小徑,一從堆填區馬路經樓梯上,二從塘肚古道的山坳上,三從蓮麻坑村上,其餘的從打鼓嶺北部上,但入口不是在堆填區或邊境禁區範圍,就是要攀山越嶺兼要穿越禾徑山以北的撲朔迷離山徑,故現時沒有一道方便及適當的小徑上山。

  蓮麻坑村及附近的打鼓嶺北部預計會在明年解禁(政府仍估計在今年解禁,但香城多項工程不斷的延誤,年內解禁已是非常樂觀的事),屆時蓮麻坑村將成遠足者往來紅花嶺、紅花寨、黃茅坑山及塘肚山村一帶的起訖點,交通方便之餘也不用偷偷摸摸的闖進堆填區範圍--當然寧靜的鄉村也未必再能保持寧靜,希望不要像近沙頭角關口的村落般大肆發展。

  塘肚山村屬蓮麻坑村的一部分,位處村南的小山崗中,頗為隱蔽,只餘下一所兩層高的明顯大宅。屋主於十八年前棄屋他遷,內裡凌亂但結構完整,站在屋頂,可見蓮麻坑村、黃茅坑山、紅花嶺及深圳蓮塘一帶眾景。屋內有很多已棄置的書籍雜誌,相信屋主一家都喜歡閱書,對政治並有一番見解。

  P1:坪輋路起步。


  P2:廢車已被野草包圍。


  P3-4:坪源天后廟。



  P5:遠看禾徑山。


  P6:某屋前盛開中的粉紅花。


  P7:穿過五洲路,路旁回收場很多。


  P8:禾徑山路為出入新界東北堆填區的必經之路,重型車、垃圾車很多。


  P9-10:在堆填區旁正門繞過。



  P11:路上長滿野草,僅餘少量空間可通行。


  P12-13:這處的護土牆,不知伸延到何處。



  P14-15:鐵閘被鎖上,但有人已在閘旁強行開了個小空缺。



  P16-17:沿堆填區馬路北走,穿過另一小閘,水缸旁就是石水古道入口。



  P18-20:石水古道環境,路況大致平緩。




  P21-22:末段穿過小溪,有鐵絲網作扶手。



  P23:進入塘肚古道,初段為荒徑,過山坳後就是緩降的石磴路段。


  P24:五顏六色的引路帶。


  P25:前往蓮麻坑村(禁區),右往塘肚山村。


  P26:在荒田後的樹林穿過。


  P27:穿過樹根堆(另一小徑上禾徑山)。


  P28-29:由山坳處走約十五分鐘,抵達塘肚山村廢屋,被地政總署定義為「寮屋」。



  P30:大宅的鐵閘。


  P31:廚房及浴室在大宅的另一邊。


  P32-34:大宅的客廳,該屋自1997年7月荒廢至今(日曆已被撕去幾天,地上還有一些碎片)





  P35:二樓的某房間內部。


  P36:二樓的偏廳。


  P37-39:走上天台,可觀蓮麻坑村全貌及深圳梧桐山發射塔。




  P40:屋頂的電視接收設備。


  P41:東望紅花嶺。


  P42:西望黃茅坑山。


  P43:北望蓮麻坑、深圳。


  P44:不明的垃圾,被鐵網重重包圍。


  P45:景觀闊敞,如非地處偏僻,相信能賣到好價錢。


  P46:二樓陽台。


  P47:用華氏標著的溫度計,仍能正常運作(攝氏32度等於華氏約90度)。


  P48-50:凌亂的主人房。




  P51:遺下大量書本、利市封及衣履。


  P52-53:回到地下,其中一房裡佈滿不同類型的雜物,例如農具、捕獸籠、電視機等等。



  P54:圓桌與沙發,桌上放了個古帆船模型。


  P55:沙發、對聯與掛畫。


  P56:這裡有幾張沙發,客廳的角落則放了個組合櫃。


  P57:鐵閘長著藤蔓。


  P58:旁邊有所小廢屋,相信用作養禽畜。


  P59:荒廢的冰箱。


  P60:大宅外部。


  P61-62:不知從那裡來的門框。



  P63:循原路返回古道。


  P64:古道裡樹木參天。


  P65-67:從山坳上黃茅坑山,可惜野草實在太密。




  P68:非常隱蔽的人工設施。



  P69:回到堆填區馬路。


  P70:路旁有一樓梯,未知是否真的可以上黃茅坑山。


  P71:原來塘肚古道與石水古道中間的馬路,就是往儲泥區的馬路。


  P72-73:沿車路離開堆填區。



  P74-76:在馬路的另一端接入近禾徑山村的短短古道。




  P77:粗粗的塌樹。



  P78:抵達禾徑山村。


  P79-80:藏在坪輋深處的禾徑山村,林後一百米就是堆填區入口。



  P81:小熊模型。


  P82-83:這裡該是昔日農田。



  P84-86:坪洋附近的寮屋。




  P87:田間的車路。


  P88-94:漫步在村徑上。








  P95:村中的士多。


  P96:破農舍。


  P97-99:途經坪原河畔,再走一段,就回坪輋路,可乘小巴或小巴回粉嶺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