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到此瀏覽我的

網頁

2017年11月23日星期四

燕岩竹林隧道、夜行大帽山



  日期:2017年 11月 18日(六)
  路線:新屋家—元墩下—燕岩(竹林隧道)—燕岩頂—大帽山—扶輪公園—川龍【地圖
  天氣:雲

  是日下班後先往旅行社報名,但由於報名人數眾多,當中不少在現場深思熟慮,結果排隊時間長達一個半小時,午飯及出發時間亦因此大幅延遲,四點多才在新屋家出發,離入黑只有一個多小時,探索燕岩竹林隧道時必需速戰速決。另外,是日為毅行者比賽日,晚上的大帽山參賽者仍多,加上該段以馬路為主,故環境是相當安全的。

  由新屋家村經馬路上元墩下村,幾年前仍屬荒村,往來馬路也是破破爛爛的,但年初有兩座新丁屋落成,目前已悉數入伙(坳仔在五月初到此「睇樓」,可居高臨下大埔區風光),惟位置始終很偏僻,景像像國內的超前發展區般。然而,事實證明當前樓市需求旺盛,只要馬路連接的話肯定有市場,再看看大老山上的茂草岩村,同樣無公共交通工具,地勢也更高,還有一些居民留守,假若西貢黃竹洋村有天建成了幾十座新丁屋,相信結果亦如元墩下般。

  接石磴古道快速上燕岩,路況明顯,約二十分鐘後見一段竹林,然後抵達燕岩村腹地,廢屋只餘下半邊牆身,同時被樹蔓重重包圍,而且環境亦相當潮濕,逗留幾分鐘就有被蚊叮的感覺,在夏天情況自然可想而知。燕岩村為大帽山東北麓半山之小村落,附近無明顯平地,所以村民以闢梯田耕種為生,當中竹樹為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儘管現時村落全廢,但竹樹壽命甚長,甚至超越人類壽命,只要沒開花的話,大家仍可欣賞村民的「遺產」。

   穿過廢村腹地後接第二段更長的竹林,踏入全程最精彩的十分鐘。香城不少山頭有「竹林隧道」,惟燕岩的竹樹卻又粗又高,凸顯氣勢非凡的一面,在郊遊界中自然享負盛名。在第二段竹林慢慢上行,細會當中意境,當然也要留意身邊斷了的竹樹,另外樹叢間還藏著零星的田基痕跡,相信村落的荒廢,在大自然的力量下使竹樹生長的邊界得以擴展。

  離開竹林後見一片巨石,此時高度為420米,上山路剛好走了一半,然後急轉左上燕岩頂(680米)。初時仍是燕岩村的梯田範圍,之後可以回望後方的船灣淡水湖及大墟新市鎮風光,最後到達燕岩頂時,更見大片廣闊的芒草海,密度堪如大東山,自然再次放慢腳步,攝下其震憾一面。

  離燕岩頂不遠處接麥理浩徑第八段,再經四方山(784米)稍落四方山坳涼亭,涼亭變成毅行者隊伍的支援點。上登大帽山時天色漸漸全黑,山下最明亮的地方是粉嶺公路及高鐵石崗車廠,視線範圍亦可達深圳沿岸的商廈群。穿過大帽山禁區閘門外路況趨於下行,鏡頭轉為荃灣、葵青、港島西及九龍西等市區,亦包括夜光璀燦的青馬大橋及汀九橋,走著走著就到海拔700米左右的山頂停車場,然後再沿馬路下行至扶輪公園,途中全無車輛來往,相信政府要顧及參賽者安全,所以禁止非緊急車輛通行。大帽山位近市區、地勢空曠兼以馬路為主,光污染無疑較重,儘管天色已全黑了一段時間,但還映著一層薄薄的橙黃色輝光,若環境及視力較好的話,更可不需動用照明工具,參賽健兒大多亦不亮照明工具,以節省電力。

  扶輪公園旁、大帽山遊客中心外為毅行者八號檢查點,義工、參賽者、同行支援者聚首一堂,非常熱鬧,而大會也地上設置計時地毯記錄參賽者時間,以示公允。因那裡巴士較疏落,所以沿自然教育徑,下達川龍乘坐小巴回荃灣,結束燕岩竹林隧道快閃之旅。

  新屋家起步,經元墩下村:




  初段經燕岩溪旁,無需過澗:


  經古道上燕岩:




  臨近燕岩,漸見一些植物結了紅色小果實:




  進入第一段竹林:






  燕岩村腹地環境陰暗潮濕,廢屋破爛非常:





  遺下的「天然盆栽」:


第二段竹林更顯氣勢:

















  離開竹林,在此回望,可見林裡環境頗為陰暗:



  在廢田間穿插上燕岩頂:



  大埔區全貌:




  船灣淡水湖:



  大埔新市鎮以北的九龍坑山與龍山:


  燕岩頂芒草處處:










  接麥徑上四方山:




  入夜中的大埔區:



  四方山上的暮色:





  四方山的梯田遺跡:


  疑有參賽者不適,需動用救護車:


  四方山坳:



  林村谷群村與粉嶺公路之夜色:


  回看四方山的毅行者人龍:



  北區及深圳邊界夜色:



元朗區夜色:




  高鐵車廠:



  大帽山雷達站:



   荃灣及葵青區夜色:




  青馬大橋與汀九橋:


  貨櫃碼頭:


  大帽山道停車場:



  扶輪公園的毅行者檢查點相當熱鬧:





  計時地毯:



  扶輪公園:



  川龍村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