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1年11月8日星期一

上花山 2021


  日期:2021年 11月 3日(三)
  路線:荃灣站>荃景圍潭頂新村>下花山>上花山>上塘>元荃古道>捷徑往清快塘>深井
  天氣:雲

  是日下午趁有空閒,短遊荃灣上花山一帶,取道上塘廢村及元荃古道下山。雖然時值秋高氣爽節氣,但溫度及濕度均較日前回升,而且環境似乎受颱風大豪雨的殘餘影響,感覺有點潮濕,小徑充滿蜘蛛網,像仲春時節。

  荃灣站起步,沿愉景新城行人天橋往荃景圍體育館,再上行至荃景圍潭頂新村。潭頂新村為規模細小的寮屋村,從樹隙俯瞰澗谷的曹公潭瀑布群,就接泥徑上下花山引水道馬路。下花山村面積廣闊,村屋和寮屋散落石龍拱以東半山,由於地形問題,接近山腳的西竺林、烈女宮才有馬路連接荃錦公路,其餘大部分村屋和寮屋只有村徑連接,但部分村民會選擇騎電單車直接的屋前。烈女宮分兩層,也是依山而建,下層為蓮勝堂居民福利會,再下面擺放了伯公神壇。就在伯公神壇右方走至下花山村較深處寮屋,接著經翻新過的村徑上上花山引水道,該段樓梯不多,表面有點像上世紀鄉民鋪設的石砌古道。

  上花山引水道路邊亦有一些寮屋,此時在寮屋對面上樓梯,經「報德亭」旁進入上花山範圍,亭內放著「蓮花山塚碑記」,標示1966年上花山一帶成為「蓮花山義塚」,收集無主骸骨。稍上方為「福德古廟」與「樂心園」,但「樂心園」卻被塌樹壓著。回望山下,感覺與荃灣市區距離相當遠。環境逐漸深入樹林,當水泥村徑斷了、抵達一片廢田草坪,代表已到達上花山原有村落,田邊只餘一座廢屋,幾年前有露宿者隱居,後來遇事失救化成駭骨,令該地更添上陰森恐怖氣氛。過了廢屋,走至更深處,很快又看到另一片廢田,附近會發現多道支路,而且舊村徑斷斷續續,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原先計劃經舊村徑直達蓮花山公立學校遺址,但走了右邊上大欖林道盡頭的小徑,算了,反正該路已有數年沒走過,中段會有些山墳及相關的樓梯。

  在大欖林道另一邊再接小徑下上塘村,林裡樹葉微濕,可能下過微雨,同時也碰到一些蜘蛛網。順利到達已完全荒廢的上塘村,僅「文苑」雙層高廢屋仍完整,餘下殘存的寮屋都於近年倒塌。就在「文苑」左邊,發現測量師黎照昌先生提倡的船灣新市鎮廣告,原來他1964年短暫居於上塘,至於「文苑」就是上塘歐姓村長的祖居。其實那裡遊人稀少,或許他掛廣告的真正目的,出於對居住過的地方留念。

  沿舊水泥徑步回元荃古道,路上有漁護署新豎立的警告牌,提醒遊人不要前進,因坳仔月前由上塘經下塘瀝上麥理浩徑十段時,發現中段下塘瀝橋面有明顯破爛跡象。在古道拾級而下,接大欖林道馬路至煤氣管道14號標柱旁,左轉取捷徑直往清快塘。平日黃昏時段的清快塘相當清靜,只有少量狗隻吠叫,此時接水泥徑下行,最終抵達深井村及青山公路,結束半天行程。

  照潭徑南面仰望半山的寶雲匯、朗逸峰:


  沿荃景圍步上潭頂新村:



  曹公潭瀑布群:




  穿越寮屋間上下花山引水道,路邊見問路石:




  下花山西竺林路口,前走幾步見伯公神壇,上為居民福利會,再上一層為烈女宮:





  左轉上上花山引水道:



  寮屋對面上山:


  報德亭與蓮花山塚碑記:



  福德古廟:


  被塌樹壓個正著的樂心園:


  兩路均通往上花山,但左路較明顯:


  視覺上,上花山離荃灣市區非常遙遠:



  不時見疑似通往山墳的路口:




  廢田草坪:


  上花山殘存廢屋:



  在充滿蜘蛛網的小徑直上大欖林道盡頭:







  大欖林道對側落上塘:


  不久前有人在此掃墓:


  已完全廢棄的上塘村,但「文苑」旁掛上測量師黎照昌先生的廣告:






  土地廟:


  另一座完全荒廢的建築物:


  上塘廢田草坪:



  漁護署在上塘附近的新警告牌:


  接元荃古道,往田夫仔方向下行:


  溪中的泡沫,上方沒有民居,究竟從何來?


  大欖林道接煤氣管道捷徑往清快塘:




  喜香橋?


  清快塘村:





  深井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