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到此瀏覽我的

網頁

2024年9月5日星期四

割草割到芙蓉泌


  日期:2024年 8月 10日(六)
  路線:水泉澳邨>割草坳古道>觀坪路>吊草岩>大老山古道>麥徑五段>芙蓉泌村來回>基維爾營>東洋山腰>牛寮>蠔涌古道>蠔涌>西貢公路地圖
  天氣:間中有陽光

  是年夏季特別潮濕悶熱,所以是次行程依然傾向為閒遊性質。想起水泉澳邨與觀坪路之間的割草坳古道中段有座神秘鐵皮屋已有一段日子無路過,重遊一趟,並遊覽大老山以北腹地有馬路連接但幾乎完全荒廢的芙蓉泌村。

  於水泉澳邨起步,經博泉徑進入水務設施馬路,其後右轉樓梯上山,入口處及上山初段有大量晨運客相關的擺設,是次發現更見一片小花圃。上行一會,右路上水泉澳山頂,此時要左轉進入割草坳古道,環境轉為山谷,橫過水泉澳坑,某處視野回復開揚,可回首水泉澳邨與沙田市中心北面至火炭景致。再沿山腰橫移一段,可見深藏叢林的小寮屋,屋前有荒田及果園。此屋由沙田圍謝氏族人所有,於地勢不便,早已荒廢並寫上「危房」二字,至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期間復修,其後甚至闢地種菜,情況於翌年開始退卻。如今此地似乎甚少有人回來,小徑雜草頗密,惟寮屋周邊狀況仍良好。或許該處純粹作為疫情防控期間屋主相關人士的聯誼地,自去年初防疫措施徹底解除後,就不再花時間及心思回來打理了。類似情況在疫情期間的郊外多處均出現過,包括荃灣曹公潭村遺址及稍後下山經過的牛寮。

  離開寮屋,地勢再次向上,需經過一處斜度甚高的位置,接近觀坪路時轉為平坦,並經過一些山墳。到達觀坪路後,就沿觀坪路上行至吊草岩(昔日的割草坳),在吊草岩發現路上堆滿垃圾,旁邊垃圾桶卻沒被翻倒,不知何等缺德人士所為。於吊草岩東北面的小馬路橫走,至馬路盡頭的寮屋接入大老山古道。古道東段與麥徑五段重疊,出口就在基維爾營地以北通往芙蓉泌與茂草岩村的支路路口。根據指示牌,左往芙蓉泌,右往茂草岩,雖然兩村地勢與位置相約,命運卻迴異,茂草岩村屋舍相當齊美且大部分均有人居住,然而芙蓉泌村只有一戶人家留守,其餘屋舍已完全荒廢及破落。

  沿馬路下行至盡頭的芙蓉泌村名牌,由於季節關係,雜草極為茂密,難以看到深入村腹的路胚,包括被網封的地方,昔日探過的廢屋殘垣亦不易找到,作罷。過往芙蓉泌不時傳來發展消息,土地甚至有被平整跡象,引起環保團體關注,然而可能受地理環境所限,一直只聞樓梯響——原來上次到訪芙蓉泌已是2021年初的事。

  原路折返,一直沿馬路上行,穿基維爾營地至東洋山旁,隨後接東洋山腰,逆走衛徑四段,朝西貢一直下行。隨高度持續下降,後半段進入叢林,但叢林完全不透風,極為潮濕悶熱,汗水無法蒸發,越走越慢。到達東洋山下的牛寮村,體力消耗得七七八八,原來從東洋山旁馬路至此需時超過四十分鐘,較秋冬季最佳狀態下多用一倍時間。牛寮村往日到過多次,大部分村屋已廢,但三年疫情期間有明顯轉變,最完整的石屋周邊變成「桃花源」農莊,而屋前某片荒田則被「軍事遺跡保育團」短暫闢作訓練營。是次到訪剛好遇到農莊主人,所以在農莊裡小休片刻就繼續下山,整體環境如預期之內,與去年底沒大分別,可能也受制現實條件所限,難以有大展拳腳機會。另外經過牛寮時,發現農莊後的小徑被雜草明顯覆蓋,可見是年夏季多為異常炎熱且驟晴驟雨天氣,且遊人明顯減少,對植物生長特別有利。

  離開牛寮,下行小段樓梯,短短一分鐘步程就到大藍湖路。經大藍湖路,直接走貫通蠔涌谷的村徑(蠔涌古道)經蠔涌村往西貢公路,然而在石壆圍附近嚇見幾米長的蟒蛇,坳仔拍攝時已悄悄逃去,往年經過多次,是次才首次目睹蛇蹤。最後從西貢公路乘車回彩虹,結束半天重遊割草坳古道及芙蓉泌村之閒遊旅程。

  水泉澳邨:


  博泉徑接樓梯上割草坳古道,入口有晨運客相關的擺設:


  水泉澳坑:


  俯瞰沙田市中心北部及近處的水泉澳邨:



  割草坳古道中段寮屋及屋前荒田:







  離山下的沙田越來越遠:


  觀坪路上行至吊草岩,路邊可見一些寮屋:





  大老山古道接入麥徑五段時的座標石:


  麥徑五段連接芙蓉泌與茂草岩村的馬路,左往芙蓉泌,右往茂草岩:


  通往芙蓉泌的馬路:


  芙蓉泌唯一有人居住的村屋:


  叢林深處不明建築:


  芙蓉泌村環境:






  眺望黃牛山:


  基維爾營地:


  右路經東洋山腰下山(左上東洋山頂):


  俯瞰蠔涌谷及白沙灣一帶:




  牛寮村:



  大藍湖路:


  蠔涌古道回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