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4年9月14日星期日

到三門仔食黃魚



  日期:2014年9月14日(日)
  路線:三門仔新村-馬屎洲-三門仔新村-黃魚灘村-汀角路
  天氣:部分時間多雲,間有雷陣雨(

  是日天氣不算差,初時仍是藍天白雲及陽光普照,但因颱風「海鷗」接近,十分悶熱,決定短遊三門仔及馬屎洲作罷。可是,將到馬屎洲時看到西面遠處有大片厚雲,天文台已發出雷暴警告,不久後更看到西面的雲層越來越厚,並隱約聽到雷聲,決定撤退,留待日後再探。不過,雷雨雲在個多小時後已消散,折返後趁未入黑,決定短遊汀角路對面的黃魚灘村,那裡「旺中帶靜」,仍保留甚重鄉郊風格。


  先在三門仔新村起步。三門仔新村為大埔東的一個漁村,全稱「三門仔漁民新村」,位於鹽田仔北端,仍具相當規模,遊人亦可在此享用海鮮宴。原有三門仔村位處更東面的白沙頭洲,因船灣淡水湖工程而遷至現址,而鹽田仔本身亦是一小島,現有堤圍及馬路與船灣沙欄連接。村內另設地質教育中心,介紹附近馬屎洲的岩石及地質概況。至於鹽田仔南端山丘,則是附近原居民的風水寶地,乃其先人安居之所。如要前往馬屎洲,必先經過那座山丘,但大家不用被「他們」嚇怕(除非做了很多虧心事而已),沿途為水泥路及樓級,路標亦算清晰,不算難走。

  馬屎洲為境內其中一個地質公園,把吐露港、船灣海分隔,屬連島沙洲,與鹽田仔島以沙堤連接,並與羊洲、丫洲與大尾篤相對,大潮漲時較難訪遊。島上岩石已有二億多年歷史,且具不少地質奇觀如褶曲、石英脈、斷層等,故被訂作地質公園。奇石集中在近吐露港的一邊,那裡設有約一公里半的自然教育徑。如向難度挑戰,亦可在潮退時綑遊近船溝海的岸邊,把全島繞一圈,或上登114米高的山頭。一場熱雷雨接近,使馬屎洲之旅告吹,洲上有約廿名遊人,部分人等候艇家「開船」(每人約20至25元)返回三門仔,恰巧另有一班遊人打算步行回程,於是坳仔決定依路折返,得以節省廿元。

  根據大埔區議會《大埔傳統與文物》一書第十章,黃魚灘村乃船灣十一村其中一員,屬張姓村落,祖先從廣東梅州五華縣遷來。近汀角路的村屋已變成屋苑式管理,而村中深處排屋前為大片荒田,現變濕地,綠意盎然,田間堤圍已變村徑,毗鄰的蝦地下村也是如此,更有大片濕地。黃魚灘及蝦地下村環境既寧靜又怡人,不失為退休人士的理想居亭。

  P1-2:三門仔新村下車,村口即見海鮮酒家。


  P3:三門仔新村。

  P4:沿路標往馬屎洲。

  P5-9:村屋齊整的排列。





  P10-12:描述三門仔村歷史的時間廊。



  P13:原三門仔村在白沙頭洲東北端。

  P14:士多。

  P15:三門仔新村於1965年12月15日落成。

  P16-17:村屋間通道,那些村屋被地政總署介定為「寮屋」,刻上編號、面積、用途等資料,但非常見的手寫字。


  P18:三門仔新村居民協會。

  P19:路經救世軍的漁民生活文化展覽閣,在此一看。

  P20-22:1866年的新界地圖,可見吐露港、城門河一帶近來填海面積可大,樟樹灘村以前位處海邊;另有不少地方名稱已改,如草山前稱「寒山頂」、黃竹塱附近稱「荷木墩」、牛過路附近稱「潭仔」。



P23:亦可見深方沙頭角、鹽田部分古村落。

  P24-25:釣具。


  P26-28:漁屋與火水燈。



  P29-32:村前的避風塘與屋間通道。




  P33:在此左轉,但先往地質教育中心。

  P34-35:沙欄半島上的比華利山別墅。


  P36-39:再穿排屋,即抵教育中心。




  P40:地球內部可分四層,表層的地殼(最薄一層)、中層的地幔、深層的外地核與最深層的內地核。

  P41:漁民文化與地形介紹。

  P42:返回P33所處的交點,始上樓梯往馬屎洲。

  P43:沿路祭祖遺跡很多,衣紙散滿一地。

  P44:沿途為水泥徑。

P45:馬鞍山下新市鎮。

  P46:西面的厚雲。

  P47:八仙嶺、大尾篤與船灣淡水湖。

  P48-50:前方乃馬屎洲114米山頭



  P51-52:下走一段樓級,馬屎洲即在沙堤另一邊。


  P53:黃嶺及八仙嶺群山。


  P54-55:西面雲層,越來越厚。


  P56:對面的馬鞍山一帶仍是藍天。

  P57:正等候遊人的艇家。

  P58:已到馬屎洲。

  P59:「屎、尿」對望。

  P60-61:大帽山後的天上,看似越來越恐怖。


  P62:黃嶺及八仙嶺。

  P63-66:回程往三門仔新村。




  P67-70:回到三門仔新村。




  P71-74:村口涼亭巧遇羊群。




  P75-76:西面雲層已逐漸消散。


  P77-78:三門仔新村與船灣避風塘。


  P79:黃嶺下的慈山寺觀音像與漁排。

  P80-81:船灣海。



  P82-83:三門仔路把沙欄、鹽田仔連在一起。


P84:海上的漁船與洋洲。

  P85:對面為避風塘堤圍小路。

  P86-88:汀角路看比華利山別墅。



  P89:進入黃魚灘村。

  P90-91:皇御灣,與「黃魚灘」諧音。


  P92-94:村前大片田野。



  P95-96:田中的白花。


  P97-98:田陌間通道,近村口已建「皇御灣二期」。


  P99-101:村中上一代屋子。




P102:黃魚灘村張氏宗祠。

P103-105:在村內的兒童遊樂場,回望皇御灣二期。



  P106:村內的日落。


  P107-111:黃昏的蝦地下村與村前魚塘。





  P112:魚塘邊的船灣李屋村。

  P113:回到汀角路,行程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