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5年1月10日星期六

探遊西南極



  日期:2015年1月10日(六)
  路線:石壁-狗嶺涌-分流郊遊徑-分流村-二澳村-大澳
  天氣:晴,氣溫16至19度(

  考試後第一個周末,飯後一到境內最西南的地方,沿海岸線經狗嶺涌、分流、煎魚灣、二澳到大澳完程,順道加遊分流郊遊徑,觀覽炮台及石圓環,大致沿鳳凰徑七、八段逆走,全程約18公里。或因聖誕元旦長假過後,「打工仔」可能需要補上班追趕工作進度,加上目前正處中小學校的考試檔期,故遊人不多,傍晚大澳回程時竟然不用排隊,且車上仍有不少空位,去年六月某平日到大澳時卻非如此。
  石壁位處大嶼山西南面,前靠大浪灣(境內另有三個地方也叫大浪灣,包括港島石澳、大嶼山芝麻灣及西貢極東之地)及東灣,那裡有監獄、懲教所、紅十字會營、特殊學校及大浪灣村,是個懲教設施集中地,其上有水塘,而原有村落在水塘興建時遭淹沒。石壁附近亦是不少郊遊路線的交匯點,包括鳳凰徑八、九段、石壁郊遊徑及往來萬丈布、羗山、大磡森以至狗牙嶺等山徑。

  沿弘貝道及引水道前行約五、六公里,到達狗嶺涌營地及附近的觀景台、嶼南界碑。嶼南界碑在英國強租新界後不久(1902年)成立,標著租借的西面界限為東經113度52分正(正北面近大澳的小山上亦設嶼北界碑)。營地在涌的西端海灘,是日見一些遊人在此露營,包括國內的「驢友」。

  再沿岸邊山徑前走約半小時,即抵分流(亦稱汾流)。「分流」一般用作動詞,英文叫「Diverse、Divide、Split」等等,在不同領域上被廣泛使用,但主要是把人流或事物分成兩支或更多,以方便疏導及管理。大嶼西南極的「分流」,也因為太平洋海水與從內地流來的珠江口海水在半島旁「分流」而得名。半島上的分流角是境內最西南之地,設有燈塔一座,惜因時間問題未能一看,實屬遺憾。連接大嶼山及半島小丘間有一平地,兩旁均是近完美的半月形沙灘(西灣、東灣,其中東灣沙灘較狹長),分流村及田野就佈在平地上。分流是個歷史價值較豐富的地方,半島上設炮台、石筍及石圓環等歷史建築,其中炮台已在清朝康熙時代(1717年)建造,至今已近三百年歷史,為香港法定古蹟。石圓環為一橢圓形建築,共由約廿塊石頭組成,雖然看似簡單隨便,但亦備當代人民的文化內涵,故被定為法定古蹟。分流村因交通極為不便,不少村屋已廢棄,僅有零星村民在此開辦補給點。

  續沿鳳凰徑前行,上走響鐘坳及其營地入口,再下走煎魚灣海邊,那裡以前應有一小村。再經根頭坳,下抵二澳村。二澳村已有數百年歷史,離大澳近一小時步程,數十年前亦因交通問題而棄村,原有村徑位處私人地方,因村民不允許清理而雜草叢生。近來路面已經暢通無阻,但常有「封路」的傳聞,村口也豎立了警告牌,因時間不早,且近日已有二澳村相關遊記,一於少理。村內已立一些指路牌,農田亦已復耕,可見一些稻苗,而路面則到處是挖泥機車轍。是日所見,並無任何村民在內,只有零星狗隻在屋內吠叫。村內的農作物,會運至大澳的墟市售賣。大澳是境內最大型的漁村之一,水上棚屋為當地一大特色,現為旅遊區,售賣蝦醬、蝦膏、海味為主,近年亦開設了文物酒店,由舊警署改建而成。

  P1:東涌站出發,排隊人龍不多。


  P2:石壁監獄與懲教所。


  P3:石壁水塘。


  P4-5:下車,可見郊野公園入口及公廁。



  P6:南北倒轉的地圖。


  P7-8:沿弘貝道前行,首個標距柱是L086。



  P9:左為大浪灣村,右為引水道。


  P10-12:沿引水道前行,路上可見一些水閘。




  P13:往龍仔悟園/萬丈布的支路入口。


  P14-16:叢林後的大浪灣村與村前的大浪灣。




  P17:引水道工程。


  P18-19:回望鳳凰山。



  P20:上登路邊的小山崗,這裡有三角網測站,可前望索罟群島。


  P21:鳳凰山與前面的石門山。


  P22:靈會山、大磡森群山。


  P23:西南海岸線。


  P24:大浪灣與近處的白角半島。


  P25-26:鳳凰山與狗牙嶺山脊線。




  P27:索罟群島。


  P28:前望白角半島。


  P29:貨船。


  P30-32:引水道沿途皆可見閘水設施。




  P33:羗山郊遊徑入口。


  P34-35:到達狗嶺涌營地入口,有「捷徑」往分流。



  P36-37:沿引水道可續走鳳凰徑,但此段實在太沉悶,下走「捷徑」。



  P38:先看嶼南界碑。


  P39:回望白角、鳳凰山頂。


  P40-42:西南面海岸。




  P43:大、小鴉洲。


  P44-46:嶼南界碑。




  P47:界碑於1902年竣工。


  P48-49:狗嶺涌的岬角及遠望分流半島。



  P50:分流東灣。


  P51-52:觀景台上的指示牌,標著距離澳門約32公里、萬山群島約8公里、石鼓洲約12公里。



  P53-54:執行任務中的直升機。



  P55:遠望索罟群島。


  P56:遠望大磡森。


  P57-58:觀景台旁的三角網測站。



  P59-61:到達狗嶺涌營地邊,不少攀爬植物(如薇甘菊)在此生長。




  P62-64:有小橋、流水、人家(實指露營人士)的狗嶺涌,環境優雅。




  P65-67:沿指示牌上走,續往分流。




  P68-69:回望狗嶺涌。



  P70-71:因近崖邊,故署分已加設欄杆,保護市民。



  P72:來往港澳的噴射飛航。


  P73-76:完美半月形的分流東灣及沙灘。





  P77-78:左路下走分流郊遊徑(標距柱C16字頭);右路直往分流村。



  P79-84:東灣沙灘。







  P85:可見山崗上屹立的石筍。



  P86:政府擬把分流村納入海岸公園,村民因而抗議。


  P87:離開沙灘,往分流炮台。



  P88-89:已荒廢的洪聖古廟。



  P90:分流東灣。


  P91-92:石筍。



  P93:半島上的石群。


  P94-97:分流炮台。





  P98:炮台入口。


  P99-101:炮台內部。




  P102-103:分流炮台的指示牌與建造里程碑。



  P104:續沿分流郊遊徑前行。


  P105-106:前望分流角。



  P107:下抵石園環的小徑。


  P108-109:岸邊的石圓環。



  P110:石圓環指示牌,環長二點七米,寬一點七米。



  P111-112:時間不足,棄走西南極點分流角。



  P113:雞翼角島與大磡森。


  P114-115:下望分流廟灣的天后廟。



  P116:分流角與廟灣。


  P117-118:往分流村路上。



  P119:分流西灣。


  P120:分流村有補給點。


  P121:村徑。


  P122:村內的新屋,亦因交通不便而荒廢,窗戶殘破不堪。


  P123:此往分流西灣沙灘。


  P124:村內相連的廢屋。


  P125:村裡的石磨。


  P126-127:古色古香、別具特色的廢屋,曾是個補給點。



  P128:有的村屋半荒廢中。


  P129:村民在牆身抗議。


  P130-133:人去樓空的分流村。





  P134-136:分流西灣沙灘與碼頭。




  P137:碼頭旁的煙囪。


  P138:分流至二澳村徑改善工程,早在1979年6月完成;不過煎魚灣至二澳段仍是天然泥路,或因工程後期已無人居。


  P139:上走響鐘坳。


  P140:煎魚灣營地入口。


  P141-142:上望西南極群山。



  P143:深坑瀝上的懸崖。


  P144:下降至煎魚灣。


  P145-148:到達煎魚灣,可觀雞翼角。





  P149:境內最西之地--雞翼角。


  P150-152:煎魚灣至二澳村間的泥徑。





  P153:漁護署豎立的告示牌,指二澳村屬私人土地範圍,勸籲遊人不要騷擾該村村民。


  P154:下望二澳村。


  P155:L065標距柱。


  P156-158:根頭坳至二澳路上。




  P159:新建的L064標距柱。


  P160-161:二澳村前的乾澗。



  P162-163:二澳村民已豎立警告牌,提醒遊人不能擅闖。



  P164:但村內仍有官方指示牌。


  P165-166:村內的荒田。



  P167:村民豎立的指路牌,往大澳應是左轉(非直行)。


  P168-170:路旁的小貨倉,有一、兩頭狗在吠叫。




  P171:帶點荒涼的二澳村。


  P172-175:近來復耕的稻田。





  P176-177:已被開墾。



  P178-182:沿北走,直往海邊。這裡的荒田應快將復耕,相信不久後會回復生機。






  P183-185:破屋與挖泥機。




  P186-187:一直沿「大澳」指示牌走。



  P188-189:離開二澳村,到達岸邊。



  P190:村民希望把二澳村成全港規模最大的稻田。


  P191:高高的L062標距柱。


  P192-196:二澳村前的泥灘。






  P197:海神古廟。


  P198:水澇漕石澗口。


  P199-200:二澳灣與雞公山。



  P201-202:牙鷹角營地水源與入口,亦可上登牙鷹山(373米)。



  P203-206:日落。





  P207:回望二澳灣。



  P208-209:沿水泥徑往大澳。



  P210:路邊殘垣。


  P211-213:大澳在望。




  P214-217:經番鬼塘村,名字很有趣。





  P218:回望番鬼塘村。


  P219-220:沿海邊長橋(約八百米)往大澳市集。



  P221-224:橋邊的荒廢鹽田,背靠獅山、象山,現是紅樹林與白鶴林。





  P225:白鶴。


  P226:回望大澳南涌村、梁屋村。


  P227-228:黃昏大澳。




  P229-230:大澳鹽田與市集。


  P231-232:進入大澳市集。



  P233:巴士總站。


  P234:先遊覽市集。


  P235-236:黃昏的大澳岸邊。



  P237:特色小食店。


  P238:舊式摺閘。


  P239:近來買少見少的非連鎖式便利店。


  P240:大澳文化工作室。


  P241:摺閘上的畫作。


  P242:古村屋。


  P243:已停辦的小學--永助學校。


  P244:黃昏的大澳居屋(左)與村屋(右)。


  P245-246:大澳居屋龍軒苑。



  P247:大澳村屋群。


  P248-251:經大涌橋。





  P252:以土產店及餐廳為主。


  P253-254:大澳天后廟前的小廣場。



  P255-256:寧靜的吉慶街市集。



  P257-263:新基大橋與棚屋夜景。








  P264:橋邊的建築材料。


  P265-266:空無一人的市集。



  P267-270:大涌橋夜景。





  P271:鐵皮屋。


  P272-273:發現此屋很有特色,與老婆婆傾談後,發現此屋已在六十年代興建,至今仍保養得極好。



  P274:傳統式摺閘。


  P275-277:離開大澳,車上仍有很多空位。




  P278:經水口村。


  P279:東薈城外,正為翌日的「昂步棧道」活動準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