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6年2月27日星期六

長征黃竹角咀2016



  日期:2016年 2月 21日(日)
  路線:烏蛟騰-馬頭峰-大峒-鹿湖峒-跌死狗(295米)-大嶺-黃竹角咀鬼手石-大嶺-跌死狗-鹿湖峒-長牌墩-大尾篤地圖
  天氣:雲,氣溫15度,風勢較大

  二月天,又提醒坳仔該挑戰三十公里的黃竹角咀之旅,為自己的遠足「牌照」「續期」了。今年本Blog週年紀念日適逢星期日,而且午間水位偏低,理所當然的長征黃竹角咀及遊覽岸邊的鬼手岩。前一天還是陽光普照,是日又回復多雲,且風勢頗大,對郊遊人士可能來說有點失望了,不過對於遠征「出咀」的人來說反而是非常好的天氣,起碼不用受烈日曝曬而使體力加速下降,也不用「濕身」。在天時地利均處上風下,總時間也符合預期,九小時左右完成整趟旅程,較去年那次快了近四小時。

  坳仔早就留意到似乎命中注定要把黃竹角咀作為本Blog的賀壽之旅。對比十一、二月的傳統郊遊「旺季」,二月天氣更為清涼,且日落時間也明顯較遲,雲量亦較多,更為適合作長途遠足;另外,本Blog的農曆「生日」在正月最後一天,而每逢朔望前後午間水位較低,所以也是「出咀」的好日子。不如順其自然,往後每年二月或農曆正月都「出咀」去,順道挑戰自己吧。

  「環湖出咀」除了全走船灣淡水湖郊遊徑連綿山脊(馬頭峰、赤馬頭、橫嶺、大峒、觀音峒、鵝髻頂、虎頭沙、長牌墩)外,到鹿湖峒後還要離開郊遊徑,沿「跌死狗」(295米)急降至鳳凰笏頂,再續前走至白角山(204米)、昂莊山(132米)到大嶺(152米),那裡以季節性密林路段為主。大嶺是黃竹角半島連綿山脊的盡頭,那裡有個在清初康熙七年(1668年)建成的烽火臺,但因風化下變成一堆石頭,輪廊只能依稀可指。在此可急降至海邊,然後沿左面「綑邊」約十五分鐘到達鬼手岩。鬼手岩是個非常古老的岩石,已有四億年歷史。

   由坳仔住所出發,乘坐首班地鐵也要六點五十分才到大埔墟,所以就取道較轉折的方法,確保可以乘坐六點四十分的小巴往烏蛟騰,站頭只有三人候車,包括一名村民,另一人亦「出咀」(不過在稍後才起步)。老人家習慣早睡早起,所以已有一些村民候車出大埔墟。在起步前先行「拉筋」,七點廿五分踏上長征旅途,初段非常陡斜,用了十八分鐘上馬頭峰。橫嶺坳前的山徑都較為崎嶇,其中落馬頭峰及上橫嶺的三角網測站一段斜度較高,再過一個半小時到達鹿湖峒,正式展開「出咀」之路。

  在灌木叢間穿梭,近十一點抵達大嶺的黃竹角墩台,墩台已有近三百五十年歷史,在墩台小休時正有一些遊人剛坐「大飛」過來,在鬼手岩起步往大尾篤,亦有獨行者從後追上,速度更較坳仔快了約一成時間(他八點鐘才起步,當時小巴上載滿往鬼手岩的人)。五分鐘後落海邊,越近海邊斜度越高,有些位置還要抓樹而下,然後就「綑邊」往鬼手岩,不過臨到鬼手岩前被直壁考起了,未知是否風化關係(另外發現鬼手岩上的岩壁有一片大石塌下),似乎變得難走,有幾塊分開了的直壁,沒有明顯的安全踏腳位,結果用了近十五分鐘才通過,回程時也是如此。

  中午前到達鬼手岩,在此作半小時大休及午餐,而旁邊的岩石則呈煙肉色,頗為美觀。大休過後,原路折回鹿湖峒,是日所見也有最少三十人長征黃竹角咀。由墩台起計至船灣淡水湖郊遊徑,用了一小時廿七分鐘,較來程時快了約十三分鐘。到郊遊徑後仍急步前進,到長牌墩時用了整整一小時,不過上長牌墩及伯公咀小山崗時雙腿已感到明顯痠軟乏力,只能慢速上斜。在主壩半行半跑,正好四點半返抵大尾篤,不計大休全程用了八小時三十五分鐘。是日帶了三點五升食水,因沒有陽光,故只飲了一點五升。長征過後隨即往元朗牛潭尾享用盆菜宴,真的體會到何謂開懷大嚼,吃了近五碗飯。若非晚上要去「開餐」,相信也不會清晨就出發,不如多睡一會,九點半左右起步,返回大尾篤時也是七點多,符合坳仔平時的遠足「習慣」。

  乘巴士至上水,再換乘火車往大埔墟:



  是日也一年一度的「國際母語日」:


  清晨的烏蛟騰,雀鳥聲此起彼落:




  起步:





  回望烏蛟騰、九擔租:


  馬頭峰:


  吊燈籠與三椏灣:


  船灣淡水湖:





  馬頭峰及橫嶺的崎嶇山徑:




  八仙嶺:




  沒有明顯標示的「赤馬頭」山崗:


  赤馬頭至橫嶺路上:




  橫嶺三角網測站(311米):


  往橫嶺坳:




  往大峒的較平坦路段:




  大峒看三椏灣:




  往觀音峒途中的船灣淡水湖:


  觀音峒:


  在紅石門坳附近看淡水湖、印洲塘:





  紅石門與黃竹角海:


  經紅石門坳上鹿湖峒:





  紅土地:


  用了約一小時四十六分鐘,到達鹿湖峒:




  密林地帶過「跌死狗」:





  下看紅石門:



  回首鹿湖峒:


  印洲塘及紅石門:


  「跌死狗」頂:


  往灣洲、黃竹角海與近處的烏洲小島:



  紅石門堤壩:


  依岩堆落「跌死狗」:







  高飽和度下的「跌死狗」紅石堆:



  「跌死狗」東面的石堆:


  往鳳凰笏頂:





  引路帶處處,左往黃竹角咀,右往鵝髻頂附近:


  經鳳凰笏頂:





  鳳凰笏與水警圍網:



  鳳凰笏海邊:


  黃竹角海:


  海下灣群島:



  離開鳳凰笏頂,開始往白角山:






  兩山間的小坳:


  浮沙碎石處處:


  從白角山附近望向鳳凰笏:


  白角山前還有另一個山坳:


  黃竹角海與往灣洲:



  這裡有個叉口,要小心,坳仔的背面是不通行的小徑,左面上白角山,右面為來路:


  白角山:






  黃竹角咀在前:



  沿途間中會穿過樹林:


  往昂莊山:






  黃竹角海:


  從昂莊山下望大王灣:



  昂莊山一帶的「紅地毯」:






  經一段竹林通道往大嶺:





  赤門海峽:



  上大嶺途中回望黃竹角半島群山:



  地上滿是動物腳印:


  隱藏在灌木叢中的大嶺三角網測站:


  到達黃竹角墩台:




  兩分鐘後有兩批遊人不約而同的到達墩台:


  落海邊:






  沿海邊走一小段:





  過岩壁:



  11:38到達鬼手岩:





  有警察快艇高速駛過:


  在鬼手海岸大休,欣賞呈煙肉色的岩壁:




  紅地毯:




  鬼手岩與前面的小空地:


  高聳岩壁,其中一處跌了一片巨石:



  透紅的岩石:



  臨走前也再多摸一次鬼手:





  又要途經一處直壁:




  從海邊上大嶺:






  回望墩台:


  路上迎面有幾十人,以正常步速計,早上八點多起步也差不多到鬼手了:



  黃竹角海:


  原路經昂莊山、白角山、鳳凰笏頂上「跌死狗」:





  紅中透白,白色的一片有點像心心:


  昂莊山下面的大王灣:



  經白角山:




  往鳳凰笏頂:




  上「跌死狗」:








  到鹿湖峒:



  經鵝髻頂:



  大滘、小滘之間隔著個「東心淇」半島:


  回望鵝髻頂:


  往虎頭沙:





  前望三門山、長牌墩:


  老虎笏養珠場遺址:



  還有六公里:


  湖中小洲:


  上長牌墩:




  經伯公咀山崗往副壩:








  水務署的不明建築物(宿舍?):



  主壩:


  第一次在「繁忙時段」經主壩回程,壩上當然有不少騎單車的遊人,不過天氣不太好,故遊人相對少一點:




  馬屎洲:


  往大尾篤:



  經燒烤場往巴士站:



  再用了一個多小時往元朗牛潭尾村:



  盆菜宴在鞭炮聲中開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