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8年1月26日星期五

石龍荒村腹地遊



  日期:2018年 1月 20日(六)
  路線:荃灣西站-漢民村-石龍拱西南半山腰-廢村-元荃古道-上塘-下塘瀝-田夫仔村-吉慶橋-南坑排-元朗市中心地圖
  天氣:晴

  石龍拱以西半山中有座神秘的小廢村,往日曾到過兩次,不過始終沒完整的訪遊,其中一次因廢田沼澤處處,未能繼續前行,只能繞道,所以是日趁冬季雨水少的時期再探,而事後也成功經在廢田經廢屋接元荃古道。

  從荃灣西站出發,沿海邊走十五分鐘往麗城花園,漢民村寮屋區就在麗城花園後方。漢民村分上、下村,下村仍有幾戶人家,之後穿屯門公路天橋接上村,上村只有最高處近引水道之寮屋仍有人居,事實上那裡跟大部分山邊寮屋區般,多年前被政府評估過會容易受山泥傾瀉影響,所以不少都被清拆了。朝引水道西行一會,之後穿引水道上山,正式踏入探索石龍拱西南半山腹地之路。

  初段地上枯葉頗多,之後有不少歧路,其中一支當然上石龍拱方向,亦一支沿南麓山腰而行,不過山腰小徑遊人稀少,路胚只在短草中若隱若現,走著走著,忽然有支頗為明顯的山路上行,路邊樹木都給圍著,而且還掛上標著數字的膠牌,以為會擬建一道新遠足徑,最盡頭竟有一片果園,相信還有人住,在如此地方生活,可謂完全自給自足了。

  在小屋旁隱徑西走,十餘分鐘後視野一片開揚,原來已到廢村南端的梯田。稍為上行再穿一段密林,即入廢村腹地範圍,淺谷中有片荒田,田中有小溪貫通,除旱季外基本上為沼澤地,不易穿越。田西有座小屋,估計用作存放農具之所,屋後有路經小崗繞行至元荃古道上塘路口,中途亦有爐灶、小廢屋等設施;田東亦有水泥徑通元荃古道C6103標距柱,中段有幾座廢屋,屋身還遺下一些紅字,即為地政總署定義之寮屋。身處荒田,在午後陽光的影子下覓可行小徑接古道,由於廢村人跡罕至,近田的一段水泥徑已湮沒,在樹枝橫生的叢林中上行,接破落水泥徑,再上十餘分鐘接古道,交匯處有大墳作記認。

  沿古道稍為下行再拐入上塘村,上塘是座小廢村,已到過很多次,所以沒攝太多相片,但環境在林木季節性的落葉下變得較為開揚,當時也不見牛群覓食。經水泥徑急落「下塘瀝」,位處蓮花石澗中上游,更上游處為上塘礦場範圍。「下塘瀝」是地圖上沒有的名字,過往是附近礦工的居住地,所以遺下一些塌了的鐵皮屋,也闢了一些田地耕種。穿廢田,沿澗畔平緩小徑而行,或許是日天氣回暖兼前一天下過微雨,途中竟遇到一些蜘蛛網。

  接大欖林道後,對面有明顯捷徑直往田夫仔營地,沿馬路下行半小時,經田夫仔村下達大欖涌水塘盡頭的「吉慶橋」小休。田夫仔村位處海拔約二百米,雖然位處深山,但馬路四通八達,所以未至荒廢,還開了一些野戰場。「吉慶橋」往日是連接荃灣及元朗的要道,現變郊遊場地,也屬不少遠足人士的休息之處。

  休後走一小段楓香林,當時已是一月下旬,所以紅葉也幾乎掉光了,坳仔也沒深入楓香林遊覽及拍攝,但色澤感覺較過往兩年更紅,似乎是個秋冬季較為乾爽。續走古道轉落南坑排村,村盡處以農地及寮屋為主,但近大棠路的村屋都重建成新丁屋了。沿大棠路直出元朗市中心作結,臨近歲晚兼正值星期六,不少自由行旅客南下辦理年貨,把市中心街道弄得擁擠非常,往落馬洲的小巴站也打了幾圈「蛇餅」。

  荃灣西站出發,大帽山正處薄霧中:


  名字很「出位」的新樓盤——海之戀:



  遠處的汀九橋及對岸的青衣島:




  麗城花園上山:


  漢民下村寮屋區:







  經漢民上村接引水道:




  上山途中回望荃灣及青衣:



  轉上石龍拱方向:


  小路旁的樹木都被圍著,而且還插了多個標著數字的膠牌:



  路邊還有座位:


  近處的汀九橋及稍遠處的青馬大橋:



  路盡處見小屋:





  廢棄梯田:


  穿竹林抵達石龍拱村腹地:


  先登石龍拱西側小崗,下望淺谷中的廢田:



  在廢田西面,有座用以存放農具的廢屋:



  穿小溪,抵廢田:


  石龍拱廢田,如在雨季踏足,必會弄至滿腳泥濘:





  有一些相當破落的路標:



  其中一邊水泥徑已被密林湮沒:


  破舊的水泥徑:


  廢田以東稍高處見幾座廢屋:




  牆上標著紅字,顯示該屋被定義為寮屋:


  接元荃古道C6103標距柱:



  上塘路口:


  上塘廢村及廢田:





  沿水泥徑急降下塘瀝:



  下塘瀝的新官方指示牌,離荃錦公路約四千四百米路程:


  下塘瀝廢田與塌了的鐵皮屋:




  沿蓮花石澗畔小徑西行:



  路邊見小鐵皮屋:



  穿過大欖林道,沿捷徑往田夫仔:







  高壓電纜:


  田夫仔村:



  在吉慶橋小休:



  吉慶橋乃大欖涌水塘之最盡處:


  傷健人士也享受郊遊樂:


  楓香林紅葉快要掉光:





  色澤相當通紅的楓香葉:



  元荃古道經伯公廟落南坑排村:







  南坑村:


  水蕉老圍村:



  上塘村有座「文苑」,水蕉老圍村也有座「文苑」:



  崇正新村及禮修村:



  元朗浸信會:


  元朗千色匯:


  元朗新市鎮最繁盛的地方——元朗大馬路:


  元朗福康街小巴總站排隊人士眾多,往落馬洲的站頭更大打蛇餅:


  去年才入伙,位於朗屏站旁的樓盤——世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