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0年12月25日星期五

大欖上田夫仔山


  日期:2020年 12月 19日(六)
  路線:大欖隧道轉車站>大欖涌郊遊徑(井坑山、四排石山、黃茅嶺、白水嶺)>元荃古道>田夫仔北越野單車徑>田夫仔山(461米)>上塘>蓮花山公立學校>下花山村>荃景圍>荃灣站地圖
  天氣:雲

  由於已有一段時間沒走大欖郊野公園,尤其田夫仔山一帶,決定在周末午後遊覽一趟,在雲量較多及風勢較大的天氣下,山上有點寒冷。

  從大欖隧道轉車站(北行方向)起步,初段山徑受翻土工程略為改道,路線反而更直接了。高度逐漸上升,開始看見錦田、八鄉與雞公嶺的景色,亦隱約從夾縫中略窺十八鄉平原。穿過經黃茅嶺只有導線站、海拔235米的井坑山頂,進一步上行至海拔290米的四排石山,附近發現盛開的芒草群,雖然沒有陽光配合,仍充滿可觀性,不比大東山、東洋山遜色太多,遺憾的是有座破爛涼亭,完全沒有復修跡象,反而地方遺下一堆灰燼與「禁止生火」警告牌,究竟會否缺德遊人所為?

  沿山脊朝西南方前進,經黃茅嶺(267米)與白水嶺(268米)後開始下山,但途中轉往近大棠山方向的小徑,小徑浮沙碎石較多,也見屯門一帶山嶺常見的沖溝,在大欖郊野公園基本上越往西面風化就越嚴重。值得兩提,大欖涌郊遊徑經過的四座山嶺皆非官方地名,加上地勢非常空曠,大部分位置沒樹蔭,冬季天陰大風下會倍感寒冷,至於夏天烈日微風下固然會相當炎熱了。

  抵達元荃古道近大棠山段,後沿澗畔山徑往大棠山道。每年臨近聖誕,大棠山道楓香林(與麥理浩徑第十段重疊)的葉片都顯著轉紅,吸引遊人慕名而至,尤其崇尚韓日文化的年輕人,不用外遊都可感受當地景觀。目前肺炎疫情嚴重,但市民不算恐慌,與月前幾次疫情高峰不可比擬,當時很多市民假日不敢外出,再者大家都不能外遊,相信楓香林核心區絕對人山人海,為避免增加受感染的風險,坳仔過門不入,接大棠山道後立即左轉至「吉慶橋」旁的郊遊場地,途中有幾株楓香樹,葉片變成燦爛的紅色,奪目至極。那裡遠離大棠山道巴士站與另一個遠足界熱門的千島湖清景台,「打卡」人流相對稀少,可在較寧靜安全環境中拍攝紅葉。

  「吉慶橋」可謂大欖郊野公園的路徑樞紐,四道遠足徑、四道馬路、還有往掃管笏的畔塘徑與稍後上的田夫仔山均在附近交匯。沿田夫仔方向走小段,立即左轉上田夫仔山,該段山徑在2016年9月走過,當時初段小徑尚算明顯,但近年受連場颱風影響及人跡罕至(路標很少),現在有大量未妥善清理的樹枝攔阻,亦有少量位置幾乎看不到路胚。接田夫仔北越野單車徑盤旋上田夫仔山,山頂設山火瞭望台,此時雲間透現的斜陽照在大欖涌水塘上方。

  環境有點寒冷,攝了幾張相片,就沿馬路下行約十五分鐘,從破落的伯公廟急降下塘瀝,再急上上塘再接元荃古道,全屬水泥徑,然而經過下塘瀝時,其中兩道小橋因失修部分木板已脫落,另一道小橋的木板似乎撐不到多久,坳仔踏上去有點搖搖欲墜,難怪漁護署乾脆放棄打理,在入口加設「路不通行」警告牌,還好脫落情況最嚴重的木橋並非必經之路。上塘屬廢村,建築最好的「文苑」大宅外表長滿藤蔓,至於廢田似乎被牛群嚴重破壞,草坪都給搗成一片黑色,表面更是凹凸不平和帶點沼澤化。接回元荃古道時,指示牌仍顯示往上塘的山徑,不過距離和時間已被遮蔽。

  沿元荃古道回程時順道看看蓮花山公立學校,那是境內可能存在過海拔最高的學校。穿過元荃古道最高點,此時只餘暮光,是日暮光卻特別漂亮,最後經下花山村、荃威花園下抵荃灣站,結束半天旅程。

  大欖隧道轉車站起步,入口在橋底旁:




  沿臨時改道後的郊遊徑上山:





  大欖涌郊遊徑標距柱:


  井坑山附近有樓梯下錦上路站:


  錦田景色:




  錦上路站:


  八鄉:



  北望掌牛山:


  元朗凹頭附近:


  掌牛山與十八鄉平原:



  井坑山導線站



  往四排石山途中遇芒草群:











  四排石山頂疑被燒毀的涼亭:



  大欖隧道入口:


  元朗十八鄉與新市鎮:


  經黃茅嶺與白水嶺:






  經小徑下近大棠山的元荃古道,途中見沖溝:






  經元荃古道接大棠山道:




  楓香林紅葉綻放:














  「吉慶橋」旁的郊遊場地,惟垃圾很多:



  「吉慶橋」一帶路口很多:



  上樓梯往田夫仔山:


  初段部分位置路胚不明顯,還有未妥善清理的樹枝:






  經田夫仔北越野單車徑上田夫仔山,部分位置可望大欖涌水塘:










  田夫仔頂山火瞭望台與俯瞰大欖涌水塘:






  破落的伯公廟:



  下塘瀝的失修小橋:


  另一小橋破落情況更嚴重(該橋朝西通往田夫仔附近):


  此橋木板搖搖欲墜:


  往來上塘與下塘瀝的水泥徑:



  上塘「文苑」與其他村落遺跡、小土地廟:








  被牛群嚴重破壞的廢田:


  往來上塘與元荃古道的水泥徑:


  元荃古道往上塘的距離與時間已被遮蔽:



  回歸十五周年紀念亭,短短八年紀念碑竟完全毀爛:



  蓮花山公立學校:




  元荃古道近石龍拱:





  美麗的暮色:


  俯望荃灣、葵青區:




  東望大帽山:


  下花山村:


  經引水道下荃威花園:



  荃灣站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