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 12月 25日(六,聖誕節假期)
路線:大灘>大灘郊遊徑>猴塘溪>白沙澳>蛇石坳>深涌>石芽頭(181米)>鰲魚頭>榕樹澳>榕北走廊>北潭涌【地圖】
天氣:雲,間中有陽光
是日踏上西貢深涌北面的石芽頭,海拔181米,可俯瞰深涌與企嶺下海一帶景色。雖然地勢不高,但象徵所有西貢西郊野公園的山崗都完全走過,作為2021年終結前的一大紀錄。
雖然為連續三日公眾假期首天,但前一晚是平安夜,相信不少人晚上狂歡過後早上休息,九點鐘本來是往郊遊的繁忙時段,但彩虹小巴站完全沒有排隊人龍,難免詫異。約十一點在大灘巴士站下車,進入大灘村,然後左轉走大灘郊遊徑往海下路近猴塘溪燒烤場,但郊遊徑入口有點隱蔽,藏在一排村屋之間。
朝海下路北行至白沙澳村,先上後落。白沙澳村口有座青年旅舍,聖誕長假期吸引不少遊人露營或宿營,坳仔八年前AYP訓練在此度過兩夜。繞過旅舍,村徑步約五分鐘到白沙澳村,往後經蛇石坳下深涌,前半段屬村徑,後段山徑亦會跨越一些澗道。
深涌村與碼頭相隔約十分鐘步程,中段見堤壩,堤壩有點破爛跡象,應小心前進,走至另一端,隨後上石芽頭,那是很標準的密林小徑,初段橫越小溪,接著坡度維持三、四十度左右,不時需扶著旁邊樹枝借力,期間視野逐漸開揚,不時可背望山下風光,無疑吸引人停留休息一下。看到大石,山頂在望,最終踏上測量柱所在的另一片大石,鳥瞰深涌村、企嶺下海、十四鄉、馬鞍山新市鎮最東面的烏溪沙,以及馬鞍山、石屋山、雞麻峒、黃地峒等大小山崗,然而兩片大石間隔著高約五米的深坑,觀景時要留神,切勿墮下。可見深涌村面積頗大,包括壩後的紅樹林,至於深受遊人避世的大草坪,連帶水池實際是約廿年前發展高球場失敗的副產物,細心留意的話更見一些坑穴,因沙坑也是高球場應有的障礙物,但近年被雜草覆蓋。
於山頂逗留達半小時,原路下山,路口處發現有破村徑,尚有時間當然一探。該段村徑經紅樹林北岸接回大草坪,環境大開眼界,幾十所完全荒廢且野草蔓生的村屋排在一起,再走幾步為公民學校暨三王來朝小堂。一如西貢半島不少村落,十九世紀後期有天主教傳教士過來,亦得知客家人重視教育而辦學。連同最深處的「深涌學校」,深涌也是少數有兩家學校的鄉村,惟過去幾十年村民外遷,學校不得不關閉並廢棄至今,現時公民學校內部全毀。近來校門貼上新告示,表示教堂準備復修,相信日後將耳目一新。
圈繞紅樹林完整繞了一圈,之後離開深涌,全速步往榕樹澳方向,路況為海邊村徑,中段經鰲魚頭村,裡面的士多屬遊人補給點之一,但附近叢林深處還有一些明顯廢棄的寮屋,不到兩個月前屋內驚見光管亮起,是日光管壞了,其中一端透出奇幻紅光。看完廢屋就在士多大休,坳仔想疏爽一點,叫個蠔餅再配白飯,但沒白飯供應(因沒電飯煲),如果只叫蠔餅感覺又怪怪的,乾脆叫個雜錦炒飯,包含叉燒、蝦以及雜豆,有幾分似楊州炒飯,叫飯時順道要求東主不加青豆——因口感太差了。
在店內逗留了超過一小時,然後續往榕樹澳,看到指示牌,就參觀一下紅樹林與榕樹澳海岸。越走越深,此時又遠離海岸,在草地間模糊路胚前進,幾分鐘後見破落的神壇,有近來拜祭痕跡,但看不到拜祭對象。接著在寬敞清晰泥徑,穿過已關閉的野戰場到達榕樹澳村。一如既往,不想走漫長的引水道馬路,取道榕北走廊回北潭涌,先上榕北坳,再下北潭村,環境大多處於樹林,近幾日天色陰暗且有陣雨,路面感覺仍頗為潮濕,應小心一點。六點鐘,天色初暗,抵達北潭涌,完成聖誕節西貢石芽頭探秘之旅,也為坳仔遠足史寫下新一頁。
沒有人候車的小巴站:
新建村屋:
白沙澳路口:
逐漸回望山下深涌景色:
看見大石,山頂在望:
要跨越窄隙才見山頂測量柱:
高球場的泥坑痕跡:
深涌碼頭:
雞麻峒與蛇石坳:
馬鞍山新市鎮下的十四鄉:
測量柱座落的巨石,下面是高約五米的深坑:
深涌紅樹林北岸的一排廢屋:
深涌公民學校暨三王來朝小堂,準備復修:
田上的牛群與白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