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3年8月17日星期四

橫七古道四廢村


  日期:2023年 8月 13日(日)
  路線:䃟頭角>汀角路至龍尾村>捷徑上引水道>八仙嶺自然教育徑>橫七古道(橫山腳下村>橫山腳上村)>上七木橋>繞道回橫七古道>下七木橋>尤德亭>南涌>沙頭角新村巴士站地圖
  天氣:雲

  周末天氣預測欠佳,然而星期六持續有陽光,是日早上才有一陣大雷雨,中午後天色好轉,看天色及雷達圖相信下雨機會不大,既然如此就閒遊橫七古道。原是趟平凡的行程,卻有兩大亮點,只要再多走一些馬路,就變成䃟頭角至沙頭角,又一對名字近似的地方;另外,是日亦重遊闊別四年多、偏離橫七古道主路的上七木橋廢村,更發現有新近荒徑繞至通往黃嶺的明顯山徑。

  ***起步及八仙嶺自然教育徑段***
  於大埔墟站乘20C小巴往䃟頭角村,或許是交更時段,到小巴總站候車時超過十分鐘沒有小巴開出,有三班小巴回程後沒有重新載客,結果人龍排至連接火車站的行人隧道了。䃟頭角位於汀角路與洞梓路交界旁,鄰近慈山寺,寺內高達76米的觀音像更是全球第二高的戶外觀音像,十分顯眼。起步後隨後沿汀角路向東徒步,穿過布心排、犁壁山新村、汀角、山寮、蘆慈田等村落路口,路邊另有單車徑,惟假日下午依然人流稀疏,可能早上天氣欠佳。

  到達龍尾村兩年前新建的牌坊,尋找捷徑直上山腰引水道,不經船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於龍尾村高處某屋天台帶顯眼的十字架旁接隱蔽村徑上引水道,中段經過一些山墳,緊記不要隨意喧嘩。右轉沿引水道步行一段,不久後到達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路口,穿越春風亭後正式上山。春風亭歷史追溯至1996年2月10日的八仙嶺山火,發生山火時四位老師捨身讓學生逃離險境,當中二位更犧牲生命,學生間亦互相扶持。短短一個月後(3月12日),春風亭就建成,由國畫大師、布政司司長陳方安生之母親方召麐題字,時任教育署署長余黎青萍撰寫碑記,喻意留著春風,化育萬物,樹木樹人,以政府反應實屬極速,未知是否當年消息太震憾社會了。亭內可眺望船灣淡水湖主壩、馬鞍山、船灣內海與近處的大尾篤群村景色,沒作停留,一直沿樓梯上行。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以位於八仙嶺仙姑峰東側山腰,以叢林為主,整體景觀甚少,只有某處可側瞰船灣淡水湖。儘管名為自然教育徑,實際與常人認知截而不同,更與兩星期前走過、上一篇遊記講述的「青衣自然徑」差天共地,最高點海拔超過360米,並要橫過一些溪澗,所需體力也不少,倒沒有難度甚高、需大量曝曬的位置罷了,個別位置更有山泥傾瀉過痕跡,夏季豪雨後不宜。早上下了一場大雨,整體雨量始終不多,橫過溪澗時沒甚危險,除石面有點濕滑需要留意一下。

  ***橫七古道段(橫山腳下村、橫山腳上村至上七木橋小徑路口)***
  過了通往八仙嶺群峰的路口,地勢逐漸向下,再遇上一個路口,右轉續沿自然教育徑落新娘潭,而左轉則穿橫七古道落南涌或鹿頸,當中古道會先後途經橫山腳下村、橫山腳上村及下七木橋村,三村皆已完全荒廢,原有屋宅毀爛不堪。正常速度下,從春風亭至此需一個半小時左右。

  路口左轉後環境深入叢林,幾分鐘後到達橫山腳下村,該村大概分兩排,山徑在上排屋宅前經過,環境相當陰森。雨後的下午空氣濕度非常高,只停留拍攝一下,就感受到手臂成為蚊子的獵物。再前進約十餘分鐘,穿越寬敞但少流水的純陽北坑澗道,就看到地勢較高的橫山腳上村,格局與下村類近,山徑同樣在上排廢屋前經過,廢棄的「陳氏祖祠」與鄰上粗壯的大樹成為顯眼標記,展現歲月滄桑。

  離開橫山腳上村,會穿過澗橋「橫山腳南橋」,並離開叢林至通往黃嶺或新娘潭的十字路口,該處另有支衛奕信徑第十段W131標距柱。繼續在山腰前進,於橫山腳高台廢田之間古道穿梭,再先後步經落烏蛟騰路及另一支上黃嶺的路口(W133標距柱),高度向下並重新深入叢林,期間留意左方,路口左轉即可上上七木橋。

  ***上七木橋廢村段***
  路口發現一些遠足隊掛起的路標,太好了,相信不久前有人走過。初段仍見零散古道痕跡,之後大致被叢林湮沒,而且路況較往日撲朔迷離,未知是否炎夏加上極少人走訪。經過某處乾溪,上面僅有塊表面傾斜的大石支撐,不過雨後環境潮濕,踏上石面似乎很易滑倒,決定不冒險,「軟著陸」乾溪再穿過去,隨後的「攔路樹」依舊攔著小徑,要彎身按地通過。約十五分鐘後到達完全廢棄了的上七木橋村。

  印象中上七木橋村規模也不小,甚至大於橫山腳上、下村。如按照介子《東北區域面面觀》第十二篇所述,上七木橋村本來美態居四村之首,荒廢年期比橫山腳兩村短,但長於下七木橋村。是日所見,或許正值炎夏加上鮮有遊人走訪,屋間草莽密布,貌似沒太多東西可賞。破落的村屋上空沒有太多樹木,一片荒涼。

  於上七木橋逗留幾分鐘準備離開,就按照路標記認,繼續深入山上,希望爭取時間探索往日未走過的路,短時間內接回明顯山徑。過了廢棄水井,在已演變成樹林的梯田間穿插一會,路況轉為密林,儘管路胚明顯,個別位置卻夾雜零星帶刺藤蔓,一不小心就令皮膚割傷。可能因GPS地圖顯示的路線有偏差,該段小徑較想像為長,離開上七木橋約半小時才折返連接W133標距柱與黃嶺之山徑。

  ***橫七古道下段(下七木橋、尤德亭)及回程***
  踏下一些樓梯,再次途經W133標距柱及接入橫七古道,穿過已廢棄的下七木橋村與呈八角狀構造的尤德亭落南涌。昔日的下七木橋村曾有座「橋山學校」及「水月宮」,可惜崩塌程度亦最為嚴重,幾乎所有屋宅都被雜草湮沒,目前季節身處古道不見任何屋宅殘片。

  下七木橋村更低處有支路,直落通往鹿頸,而左轉則經尤德亭落南涌。尤德亭於1988年竣工,為記念在任內逝世的港督尤德爵士而建,在此可飽覽南涌、鹿頸及沙頭角之山水風光。短暫停留過後,從亭左帶「季節性叢生」警告牌的捷徑直達屏嘉石澗之上的「橋山橋」,很快接回馬路。此時一直沿馬路爽快地下行,過了郊野公園管理站,就是全長78公里的衛奕信徑終點。再經南涌郊遊徑入口,就是南涌谷筆直的馬路,此時亦開始入黑。路邊可見一些魚塘與農村,充滿純樸鄉村風情。

  由於目的地在沙頭角,到達鹿頸路時沒立即候車,而是一直沿鹿頸路北行,到達沙頭角公路後右轉。沙頭角的核心部分仍處於邊境禁區,只能儘量接近,最接近禁區的地方乃擔水坑與山咀村,不過快到擔水坑時碰巧有巴士到達,結果稍為提前幾分鐘,在新村巴士站乘車離開,結束夏遊橫七古道山上四座廢村,兼徒步連接䃟頭角至沙頭角的意外探奇之旅。

  䃟頭角村:



  屋後見慈山寺觀音像?


  店主把布心排的心字畫為心形:


  潮退下的汀角泥灘:


  龍尾灘西面樹林全被夷平,似乎有發展:


  龍尾村:



  樓梯捷徑上引水道:







  轉上八仙嶺自然教育徑:



  春風亭:


  俯視船灣淡水湖主壩、馬鞍山、船灣內海與近處的大尾篤群村景色:



  另有山徑落新娘潭路燒烤區:


  側望船灣淡水湖:


  經過上八仙嶺群峰的路口:


  對望吊燈籠及山下的烏蛟騰村:


  路口左轉往橫七古道(右落新娘潭):




  橫山腳下村:










  橫山腳廢村下排廢屋:


  橫山腳上、下村之間經疑似關帝廟遺址,該地名為「關爺坳」:



  純陽北坑澗道:


  橫山腳上村:





  橫山腳上村下排廢屋:


  橫山腳上村旁的橫山腳南橋:


  路邊植物都長得很茂密:




  可通黃嶺及新娘潭的十字路口:


  橫山腳北橋:


  小徑轉上上七木橋村,初段有古道痕跡:



  經過小溪,但石面傾斜:


  攔路樹仍在:


  上七木橋廢村:








  穿過荒廢水井、荒廢梯田痕跡及一段密林接回黃嶺與橫七古道之間的山徑:






  出口非常隱蔽:


  再次回到橫七古道:


  下七木橋村遺址,只見一堆雜草:



  黃昏時分的尤德亭:




  橋山橋:


  回到馬路:


  南涌鄭屋:


  南涌戶外活動中心:


  沙頭角海:


  沙頭角公路及路邊的沙頭角農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