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3年8月2日星期三

夜幕回歸三支香


  日期:2023年 7月 31日(一)
  路線:青衣站>擔杆山路>芳田美徑>青衣自然徑(回歸徑)>青衣西路>「三支香」(262米北峰、312米中峰及336米主峰來回)>青盛苑地圖
  天氣:雲

  青衣為新界南部,靠近全城地理中心點的大島,面積10.69平方公里,屬一個約廿萬人口的大型住宅區,並夾雜貨櫃碼頭、船廠、油庫等重工業設施及少量工廠,行政上雖然屬於新界,但規劃上及地理環境則偏向市區。坳仔早於1999年與家人居在此,沒想到廿四年來,只在2014年上過「三支香」,而靠近長宏邨的青衣回歸徑更沒走過,或許早已知道山徑過於人工化,坳仔沒興趣訪遊。既然前一天天氣相當不穩,本來想上摩星嶺及西高山亦決定取消,並改以踏單車來回大尾篤,是日天氣略佳,下班後趁短短一小時多日光走趟
青衣自然徑,順道再上「三支香」觀賞夜景,鳥瞰山下的物流業重鎮。

   ***起步及青衣回歸徑段***
  從青衣站起步,穿越青衣城下行至青敬路,映入眼簾的是不同類型的住宅高樓。青衣島上的住宅區分兩部分,山上以公屋為主,格局與慈雲山、秀茂坪、藍田相似;山下則主要為小康階級的私人屋苑、居屋及房協屋苑,亦有少量公屋(如長安邨、長發邨)與村屋,更屬新界鄉委會廿七鄉之一員,儘管青衣鄉委會一直被坳仔遺忘,連屬下的村落名字也沒記得多少個,似乎是件很可笑的事情,而是日行程依然沒經過任何村落。

  下班時段青敬路人流眾多,橫過長安巴士站及長發邨至擔杆山路,繼續西走,留意停泊在大半行人路上的重型車輛。至一處較寬敞的樓梯入口,左轉樓梯沿名字優雅的「芳田美徑」步上長宏邨,路邊只見很密集的高樹,或許以前有芳田吧?

  長宏邨及稍低處的長亨邨居民都依靠寮肚路出入,而寮肚路名字取自低處的寮肚村。沿寮肚路繼續上行至盡頭,轉入青衣自然徑,別稱回歸徑,皆因葵青區議會於1997年(即回歸年)加建行人徑及涼亭,並把全名改為「青衣慶回歸健康徑」,惟入口仍標示原稱,實際上自然徑已沒有多點自然感覺,亦非由漁護署管理,始終離民居太近了。

  一口氣步至海拔219米、別稱「寮肚山」(政府資料名為「石環」,編號403)的山頂測量柱,前臨青馬大橋與馬灣海峽。青馬大橋全長2.16公里,1997年5月通車,為1989年提出的機場核心計劃(簡稱玫瑰園計劃)一部分,旨在把機場從啟德遷至赤鱲角,提供基建往來新機場經市區至中環(包括機場快線、東涌線、青嶼幹線),並帶動沿線新區發展。值得一提,青馬大橋曾是全球最長的鐵路公路並用懸索橋,至2016年被土耳其亞武茲蘇丹塞利姆大橋取代。適逢日落時分,西面天空的多彩暮色以至晚霞映照在橋面,橋上匯集從各地歸途的市民,還有少數準備踏上航途的旅客。

  網上看到有人攝到無阻隔的青馬大橋景色,更見近處的青朗公路,可是坳仔於山頂徘徊一會都找不到,周邊全屬樹林,天色趨暗,加上環境潮濕,沒再刻意仔細找尋,只見某處山坡被闢作晨運客菜園。再沿自然徑步道向東南方向前進,沿途有些遊人,估計屬散步街坊,亦經過海拔214米的「寮肚山」副峰測量柱(編號4004.16),再下行一段樓梯下抵青衣西路。

   ***三支香段賞夜景***
  由於青衣西路交通繁忙,下行小段橫過天橋,然段於青華苑巴士站旁重新上山,向「三支香」進發,全段依然全為樓梯。三支香名字顧名思義,三峰矗立如香燭,不過官方地圖沒其名,僅見北峰(編號4004.18)與主峰(編號74)兩支測量柱,名字皆直接用「青衣」概括之。初段全無遮擋,加上鄰近住宅群與貨櫃碼頭照在天上產生的輝光,可不用照明工具,直至北峰測量柱旁的涼亭為止。

  自北向南踏上主峰,穿越兩座山坳,地勢逐漸遞增,中段變成叢林,需要亮起電筒。中峰與南峰均有民航處障礙物燈標,分別為六號及五號,因青衣鄰近飛機航道,好讓機師晚間留意該處附近有高山,避免靠近。雖然「三支香」路況簡單,卻是連綿不絕樓梯,實際非如想像簡單,尤其接近南峰的樓梯更頗為筆直,坳仔上中峰及南峰時,都感到有點氣力不繼,某程度也是鍛鍊心肺的好機會。於步道與樓梯間不絕上落,有點像上深圳梧桐山,雖然高度低得多。

  過了三支香主峰,路況隨之向下,更低位置會有小徑繞經春花落往美景花園。春花落位於美景花園以南,名字甚富詩意,據說是一座已消失的村落,更是青衣古稱之一。儘管小徑較短,但路況崎嶇多浮沙碎石,且已入黑,再者是次行程也是即興,既然沒太多準備,當然沒計劃經此下山。

  身在主峰南面的開揚處,腳下正是昂船洲大橋與無間斷運作的貨櫃碼頭。昂船洲大橋於2009年12月通車,跨度1018米,連接九龍半島西部的昂船洲,建成時屬全球最長的斜拉橋,以緩和青葵公路擠迫情況。貨櫃碼頭則於藍巴勒海峽兩岸,上世紀七十年代啟用,因應當時擴建的荃灣新市鎮選址至此,現有九座碼頭,目前乃全球第九大貨運港,而於1992至2004年更屬全球最繁忙港口,當年也標此誌香港的黃金年代,後來被新加坡與上海超前。把頭順轉九十度,山下一堆圓柱狀的建築物乃油庫,幾座油庫都座落青衣島最南或西南部,遠離民居,萬一發生意外時「三支香」可帶來天然屏障。再把視野放遠一點,可見荃灣、葵涌、西九龍的密集高樓,以及港島北岸商業大廈五光十色的光芒,充分體現工商業繁華一面,也為島上東北面廿萬居民帶來旺中帶靜的喘息空間。

  觀景約十五分鐘,原路步回北峰,下主峰陡斜樓梯時要小心一點。下山時採取另一方向,不往青衣西路,一直穿越墳區直達長康邨附近,最後到達青康路青盛苑巴士站乘車作結,結束全是樓梯步道的黃昏即興行程。

   ***後記***
  對已住了廿四年,但近半年不再長居至此的坳仔,近十年八載一直對青衣又愛又恨,藉此機會多說幾句。愛的,就是極具交通優勢的位置,到港九工商業區上班以至機場、高鐵站都十分方便,南下中環才半小時內(山上就差點),所在的荃灣新市鎮另有不少就業機會,難怪深受上班族歡迎;最神奇的是到處郊遊亦方便至極,東至西貢北潭路沿途、南至赤柱、西至大澳、北至沙頭角,交通情況配合下都在一個半小時內,過去兩、三年用盡優勢,平日的短短下午空閒四出遠足;另一邊廂,空氣無疑較港九清新,加上消費娛樂活動欠奉,夜間既沒嘈音,又沒璀璨燈光(除非正對貨櫃碼頭),社區品流又不算複雜,再加上住宅群中央的公園及康體設施,起碼是個住宅區的應有面貌,坳仔家人要住在青衣,正正希望坳仔求學時期有個社區純樸的居住環境。

  恨的,就是青衣居民的起居生活基本被受制於地產商及大財團。雖然所在的荃灣新市鎮早屬六、七十年代設立的第一代新市鎮,惟青衣島當時仍以重工業設施為主,住宅群八十年代起才大規模發展,應付激增的適齡置業人口,規劃像將軍澳、天水圍、東涌等第三代新市鎮的雛形,皆近無街巷,大部分屬商場與連鎖店,難免被嘲為「美食沙漠」甚至「睡房城市」,留在島上主要用作睡覺,日常起居消費娛樂大致外求荃灣、葵涌及西九龍。青衣對熱衷戶外活動的朋友亦不太友善,遠遜新界其他地方,僅優於九龍半島大部分及下葵涌,島上山徑接近完全人工化,所謂的自然徑純粹假象;或許因歷史規劃且地勢關係,對內對外均沒任何單車徑;不上山,不踏單車,居民徒步出入荃灣或葵涌同樣有欠理想,始終中間被墳場、貨櫃碼頭、大片工廠大廈甚至屠房等具厭惡性的環境分隔,坳仔走過幾次都感覺很僻靜,人流極少,再者島上的住宅群分布零散,徙步往來青衣站不算很方便,所以居民出行十分依賴公共交通公具。

  整體上,如只講求生存,晚上睡個好覺好讓白天到公司搏鬥,周末又可在窗外看到花草樹木放鬆一下,青衣絕對一流,反而講求生活就顯得有點遜色了。是的,坳仔過去多年的作息似乎正中社區的縮影,生存多於生活,回去純粹用作晚上睡覺,連島上的鄉村名字都不清楚,山上的住宅群不會刻意到訪,其他區域很陌生,直至近半年在大帽山以北另有新居,才有點生活的感覺,近日更重新踏起闊別十年的單車,先後走訪南生圍及大尾篤。

  青衣島北部的住宅群:




  對岸見荃灣:


  芳田美徑上長宏邨:




  青衣自然徑上「寮肚山」主峰:






  仰望稍遠處將會上的「三支香」:


  樹隙見青馬大橋:




  馬灣海峽:


  晚霞下的青馬大橋:




  青衣自然徑步道:


  島上萬家燈火:




  可見外表出眾的荃灣如心廣場:


  寮肚山副峰:


  不屬漁護署管轄的山徑,仍見垃圾桶蹤影:


  步經青衣西路:



  接步道上三支香:


  回望島上住宅群:


  側眺青馬大橋:



  圓月下的三支香北峰測量柱:



  三支香中峰的民航處六號障礙物燈標:




  三支香主峰的民航處五號障礙物燈標,外圍雜草叢生:



  圓月下的三支香主峰測量柱:



  晨運客題詩一首:


  有心人在開揚處放了「春花一落不回頭」大石,甚富詩意:


  近眺貨櫃碼頭與昂船洲大橋:








  荃灣新市鎮的住宅群:




  遠眺港島西北峰及背靠的西高山、摩星嶺:



  月圓前夕:



  近望油庫:


  大嶼山東部及珠江口一帶漁船大光燈:


  陡峭樓梯:


  望著燈火,經青芊街下達青康路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