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

船遊赤洲印洲塘


(封面:赤洲島)

  日期:2013年10月26日(六)
  路線:馬料水碼頭-黃竹角咀-鴨洲-赤洲-馬料水碼頭
  天氣:晴,氣溫18至24度(

  學校此日舉辦實地考察,如自行報團遊覽,最少需花過百元,有幸全數津貼,分毫不付,更可得導遊講解。陽光下的旅程,總教人期待。天氣稍涼,去程時,東北季候風呼呼聲的吹來,穿著不足,身體只好「騰騰震」的。


  香港的地質實屬多樣化,此日遊覽的東北地質公園以沉積岩為主,佔全港之一成半;花崗岩集中在市區,佔三成半;火山岩則集中在西貢半島,佔一半;還有表土沉積地質,集中在大西北,亦屬一個原因解釋青山一帶山頭為何受嚴重風化。地質公園分東北和西貢兩區,導遊指東北區以微觀角度觀賞,西貢區則以宏觀角度觀賞,船覽西貢區景色或更佳。

  黃竹角咀在「大東北」地區的「極點」,海邊有「鬼手」岩,由風化而成鬼手而得名。坐船可輕鬆欣賞,如想挑戰自己體力,亦可經陸路訪遊,在鹿湖峒附近小路經鳳凰笏頂、白角山、大嶺後沿崎嶇山路下抵岸邊,大致由烏蛟騰出發,大尾篤歸程,又名「環湖出咀摸鬼手」,三十公里路程,是山界三大「考牌路線」之一,另兩線是「杯靈雙渡」及「狗牙嶺」。

  鴨洲和吉澳都處印洲塘內是東北地區的大漁村,後者人口更多,最高峰約五千人,但交通不便,大多村民離村而去,據鄉議局之《原有鄉村名冊》,吉澳西南端之白沙頭曾有人居,早已荒廢。另外往灣洲同有荒廢村落,《原有鄉村名冊》沙頭角鄉之「大洲渡」及「東灣」即在島之西東兩端,只有外展訓練學校。印洲塘、往灣洲、吉澳及中間大小島嶼被仿作「文房四寶」,稱之「印塘六寶」,紙張即印洲塘,筆架即筆架洲,筆鋒即白沙頭咀,墨硯即中間的小島石排,印章即印洲,另外的羅傘即黃幌山。

  赤洲於黃竹角咀以東,塔門島以北, 地形不均,西北側海浪較少,較多樹林;其餘三面受海水沖刷,美景就在東側,其紅色的石頭就是沉積岩氧化而成。山頭的「赤漠迷城」,名字甚有氣勢,因石頭群猶如堡壘而得名。

  P1:0845新碼頭集合。

P2:馬鞍山下的新市鎮。

  P3:汀角一帶、馬屎洲及鹽田仔。鹽田仔上山墳處處。

  P4:同學們十分興奮呢。



  P5:船灣淡水湖排洪口及背後的八仙嶺。 導遊指這是五六十年代的一大工程,最初是提議把大尾篤、白沙頭洲及東頭洲一帶連成一起,從而把海改成水塘。另外,淡水湖北岸邊原有的村落屬工程的一部份:涌背、涌尾、金竹排、橫嶺頭、大滘、小滘,此等村落從而遷至大埔市區,集合成「六鄉新村」。

  P6: 老虎笏,前為珍珠養殖場,其屋已廢。

   P7:另一艘滿載乘客的船隻,該是往東平洲吧。


   P8-9:鳳凰笏下的圍網,有水警船駐守,用作反走私用途。


  P10: 經白角山前,離黃竹角咀漸近。

  P11:另一邊為海下灣,屬海岸公園。

  P12-13: 黃竹角咀近在咫尺,船在此停下。


  P14-17:鬼手在哪?





  P18-20:可惜,坳仔卻未找到「鬼手」在哪,還在疑惑中時船又開走了。可能是註定要以陸路看鬼手呢。。。




   P21-22:開始進入印洲塘,先受側風,船身或更搖動,但這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深入印洲塘,風平浪靜了!準備經直門頭,穿越往灣洲、娥眉洲中間的海峽。


   P23-24:往灣洲岸邊的大石及小沙灘。


  P25-26:左望東北最高--吊燈籠。


P27-28:穿過印洲塘,隱約看見西流江、虎王洲。


   P29-32:經青洲瀝,望青洲、墳洲。




P33-35:漸入鴨洲海,經大小稔洲。



  P36:隱約看見鎖羅盤。


  P37:深圳的沙頭角越來越近,就在梧桐山下,細鴨洲立在群樓前。

    P38-46:鴨洲就在眼前,因小島似鴨而得名,與後方的鹽田港遙遙在望。村屋在沙灘後,保存完好簇新,不見破爛,岸邊更有魚排,仍有人居,稍移幾步即到碼頭。鴨洲有街渡通沙頭角,不過沙頭角碼頭是禁區,常人難以抵達,居民備禁區紙。




 





  P47-50:鴨洲北面的鴨眼洞,受海水長期沖蝕而成洞。





   P51-52:從北望鴨洲。


  P53-54:鴨蛋排及鴨螺春。



  P55-62:近觀沙頭角、鹽田港及東部華僑城。東部華僑城把山頭剷得禿禿的。




 



   P63:紅色浮標就是港深兩地水域邊界。

  P64-67:吉澳島及黃幌山。




  P68:沿路折回,再經西流江外。

  P69:吉澳西南端的牌子,指這裡是印洲塘海岸公園。

  P70-74:依路回程,邁向直門頭。





   P75:娥眉洲。

  P76-77:赤洲在眼前,從西北面看,沒甚特別。


  P78-80:船依逆時針航行,島之景色漸佳。



  P81-83:植被漸少,西北面是密林,西面是草坡。



  P84-89:再往前,連短草也不生,更見紅色石頭。


 



  P90:踏足赤洲的遊人。

  P91-92:離洲漸遠,漸見全景。


  P93:水上訓練中心的學員,據說中心在西貢,學員屬進階班。

  P94:赤洲再見!

  P95:小漁船。

  P96:船尾回望。。。

  P97:海下灣。

  P98:同學們紛紛「補眠」。

  P99:鳳凰笏頂。

   P100:橫嶺一帶。

  P101:一點未到,回歸陸地,午後趕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