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10月20日(日)
路線:大埔火車站-沙螺洞路-沙螺洞(李屋、張屋)-鳳園-大埔火車站
天氣:晴、氣溫26至28度()
又是晴朗的星期天,午後三時才出門,只作輕遊而已,最後決定到沙螺洞走走,算算仍有少量時間極速探遊。
沙螺洞位處大埔工業邨北面山中谷地,海拔約160米,被九龍坑山、石坳山及屏風山包圍,李姓及張姓村民在此谷地東西兩面建村,其東北面約一公里亦建兩小村:平山寨及南山尾。除張屋仍有少量村民居住供行山人士補給,谷地其餘三村俱已廢。廢置的稻田現變淡水濕地,為螢火蟲、蜻蜓及兩棲動物的主要居所。村中的溪流最終流向粉嶺鶴藪水塘。
(註:8月之龍門郊遊徑遊記現已發佈,可到此閱覽)
因環境優美,長久得發展商垂青,地產商多次試圖於此地建高球場及豪宅(坳仔按:香港實在太多高球場了,最近的新界東北發展,社會人士亦提議於粉嶺高球場改建成房屋用途,坳仔亦贊成),但受環保人士反對下而不獲通過。此外,其地理環境對越野賽車具挑戰性,早年就吸引車手馳騁,使當地環境造成很大破壞,現時仍見其痕跡(太陽報:2003年5月26日)。
沙螺洞水源充足,生物資源豐富,也吸引野生動物聚居,野豬、豹貓等哺乳動物十分常見,半年前更被指有老虎出沒,但村民則不信矣(東方日報:2013年4月7日)(蘋果日報:2013年4月8日)。
鳳園位處沙螺洞下,亦屬谷地,被列作「具特殊科學價值的景點」,因其錄得約二百種蝴蝶而成名,佔全港八成蝴蝶品種;但近年大興土木,生態前景堪憂。
P1-2:下午三時四十五分離開火車站,經過林村河天橋,橋下泊了一些舢舨。
P3-4:後經廣福邨、完善公園、魚角、鳳園村外。「狗屎圍」,確是一個土味甚重的名字。
P5-6:沿沙螺洞路登山,初段經一些修車廠,馬路亦因重型車輛而現裂縫及盡是泥巴。山下的鳳園明顯在施工,那片勝地未知會否被摧殘得很?
P7:路旁的泥坡樹叢纏繞。
P8:隨高度增加,離開林間路, 大埔新市鎮景色漸見。
P9:另有水泥徑下鳳園,坳仔就在此離開。
P10:九龍坑山的夕陽,旁邊的山腰盡是山墳。
P11:往九龍坑山的小路口。
P12:往東面之282山頭小路。
P13-14:漸見沙螺洞荒田,夕陽下甚有特色。
P15:大炮亭原來被拆卸。
P16-18:沿馬路前走,右邊矮草間另有入口,就是往李屋方向,旁邊有一荒屋。越野車轍仍可清晰看見。
P19-21:路徑漸窄,但仍明顯及好走,再經一小溪。
P22-23:沙螺洞李屋之荒屋一間。
P24-27:李屋前濕地之景。
P28:向張屋走,先經已失修的車路。
P29-30:張屋的宗祠及部分村屋已被草叢掩蓋,士多就在前面。
P33-38:先探村景,荒屋輪廓仍完整。
P39-40:五爪金龍。
P41:村內的互助委員會。
P42:未進士多,即受「陀地」熱烈歡迎。
P43:生態旅遊資訊版。
P44:村民的黑草羊養殖場。
P45-47:村民自製的「豪華」旱廁。
P48:備用的柴枝。
P49:應是文革時期的標語。
P50:村民權益會及對聯,村地理及特色相呼應。
P51-52:鯉魚雕像及下面之水池和盆栽。
P53-54:沙螺洞設客家盆菜供應,以柴火烹調。
P55:在此享豆花,十元一碗。
P56-58:五時十五分離開士多,沿鶴藪路口走,繼續被「陀地」招呼。
P59-60:官方路標及問路石。
P61-63:村中荒田及溪澗。
P64-67:忽然想起黃昏時份,鶴藪可能很多人回程,候車時間或許太長,決定原路折返。
P68:大炮亭旁的荒廢鐵皮屋。
P69-71:日落前十分鐘,鳥瞰大埔工業邨、吐露港及新市鎮。
P72:先經一些山墳,此回望上山路。
P73:右路上山,左路不通。
P74-75:鳳園的蝴蝶保育區。
P76-77:鳳園的樓盤原來叫「嵐山」,公司足跡遍及汀角路,桐梓更建慈山寺觀音像,高76米,屬全球次高,僅次於海南南山之觀音像。
P78:快到汀角路。
P79:路旁的蕨類植物?
P80-81:六點半,回到火車站,完成極速之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