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6年12月23日星期五

蚺蛇出短咀



  日期:2016年 12月 18日(日)
  路線:北潭坳-赤徑-東龍二輋-蚺蛇坳-蚺蛇尖(468米)-米粉頂-短咀-大灣-大浪-北潭坳地圖
  天氣:晴,間中多雲

  因聖誕假期又去外遊,是日為今年最後一個可以走全日的日子,想起今年還未試過「蚺蛇出咀」,其中長咀及米粉咀才在去年尾到過,而對上一次到短咀則已是兩年多前的事,故藉此機會挑戰「蚺蛇出短咀」。

  坳仔新的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ktamauhiking/

  十一點多在北潭坳起步落赤徑,前一個星期參加樂善盃時跑著而下,但現在不是比賽,當然不要跑,以免耗費太多體力。近年越來越多人投入遠足活動的懷抱,郊野垃圾製造量難免上升,缺德者甚至隨處拋棄,但不少垃圾單靠自然分解是需要很長時間,甚至不可能,千百萬年後還是絲毫沒變,又或是影響附近的動植物生態,所以不少人亦自發愛護環境,撿拾路邊垃圾再回市區棄置,在往赤徑途中,至少派出廿名外傭義工幫忙清理垃圾,有的更深入密林中。

  在赤徑不經大浪坳上蚺蛇坳,取道沙頭脊(白普理營旁草地後方的密林小徑)往蚺蛇坳。上山初段在廢田間穿插,易感迷途,要不停留意引路帶指示,中段轉入密林,亦有一些塌方痕跡,雖然溫度只有約廿度,但也弄至滿身大汗,夏季時不宜貿然挑戰。大半小時後到東龍二坳,乃一處六路分叉,可往赤徑、高流灣、東龍二輋、蚺蛇灣或蚺蛇坳。朝東南往蚺蛇坳方向,是一道橫山小徑(為大浪林屋圍至蚺蛇灣古道的一部分),但已鮮少遠足隊訪遊,五月的大暴雨更使古道山坡造成大面積塌方,看來又多一道小徑消失了。

  轉上東龍二輋再落蚺蛇坳,山頂處有一些石堆。過了蚺蛇坳乃開始急上蚺蛇尖了,是日仍是秋高氣爽之假日好天氣,所以途中有很多遊人挑戰西貢三尖之首。由蚺蛇坳上蚺蛇尖途中大概有四道明顯斜路,其中近頂的一段浮沙碎石則更多,為保安全,遊人宜手足並用的上登,以正常步速計約需一小時左右。近一點半抵達蚺蛇尖頂,在頂處可飽覽大浪四灣、長咀、蚺蛇灣、千溪海岸、高流灣、塔門島、深圳大鵬半島等風光,美中不足的是遊人實在多得很,當中幾乎全部是年輕人,中老年人反而極少,或許已開始回程出市區飲下午茶了。今年感覺多了很多人遠足、露營,有賴某些潮流雜誌不斷推廣遠足活動及「山系男女」的打扮,再加上上個遠足季節的天氣實在太不濟,不是太熱,就是瘋狂的陰雨天,十二月、一月每個假日的陽光實在少得可憐。

  在山頂休息廿分鐘後東往米粉頂,初段要下降一塊巨石,需手足並用及非常小心的下降,穿過米粉頂,望著前面較左盡頭處的山崗(短咀),朝明顯脊線下行,又約一小時到達短咀坳。挑戰短咀的遊人較少,所以引路帶也不多,且途中不時有分支路,特別是短咀坳,因為位處山谷林中,方向變得更為撲朔迷離,有的小路根本不知指向哪座山頭,所以務必要帶備地圖,否則很易在樹林中不斷打轉,繼而迷路,準備或時間不足者看來要勞煩警察了。

  短咀半島位於西貢東北極地的最東北隅,與長咀呈南北相對,由幾座小山崗組成,雖然半島直線距離較長咀確是為短,但路況較崎嶇險要,密林亦較多,到達盡頭之時間隨時較長咀還要長,所以遠足界流傳著一句話:「長咀短,短咀長」。臨到短咀盡處,旁邊是百米高直崖頂,一不小心就會墮至粉身碎骨,感覺像穿越狗牙嶺的「一線生機」,務必步步為營。然而,縱使穿過崖邊,前面的小徑也被無情的密林覆蓋,有的樹枝還帶尖刺,所以坳仔並不建議遊人走至短咀盡頭,一來安全理由,二來風景欠奉,在崖前小山崗的石堆賞景好了。短咀崖下海邊有奇石「將軍石」,近處海中亦有和尚洲及牛屎缽兩座荒島(俗稱「兩粒米」),不過在崖頂附近卻難以一睹「兩粒米」全貌,只能看見浪花拍打在附近深灣、蚊灣、沉船灣、米粉咀及黃茅洲的景致。

  回抵崖前石堆處已是三點,由於擔心短咀坳及穿過「黃竹瀝」時路況太凌亂,所以只草草賞景約十分鐘,後循原路出短咀坳。穿過黃竹瀝澗道,或許受年中暴雨塌方影響,路況又變得不同,較安全的路已消失,只好扶著泥壁直降而下,然後再在澗中尋找繞往長咀坳的路。在東灣山腰的密林及亂石堆不斷穿梭,忽然有幾人迎面而至,他們就去短咀,但此時已近四點,會否太晚呢?翻過長咀坳,夕陽開始射在樹林中,之後繞過東灣沙灘後的草地,那裡現時是一片較少人到的露營地。草地上歧路甚多,有的上蚺蛇尖,有的出沙灘,真要具備良好方向感才不致走錯路。

  東灣至大灣之間有一道「水管秘道」,如由大浪村取道至此往東灣,將不經大灣沙灘,原本是去年「樂善盃」比賽的其中一段,可惜五月的大暴雨又把秘道沖沒了,中間沖成一道深三四米的溝,墮下必傷,當日市區雨量雖然只是三十毫米,但西貢東北的雨量卻達四百毫米,造成嚴重山泥傾瀉,連大浪西灣的石橋也被沖走,西灣路也因塌方而封閉。

  穿過大灣沙灘,繞經大灣、龍尾頭廢村村徑往大浪村,此段路可謂捷徑,但灘後卻常有積水,在雨後日子更無法通過,所以遊人也放了不少木板、石頭及垃圾當踏腳,方便後人。在大浪村士多稍作補給,之後快速的上大浪坳落赤徑,再上北潭坳完成,完成之際天色正好黑了一半,還未需要用電筒。

  是日北潭涌又有比賽:


  北潭坳起點:


  沿途清理垃圾的義工:




  赤徑口:




  赤徑青年旅舍:


  在白普理營旁草地盡處轉小路上山:


  抽水站:


  望向往高流灣的東龍脊:


  東龍二坳看蚺蛇尖:





  往蚺蛇坳的橫山路已出現大面積塌方:




  今年五月的暴雨為蚺蛇尖一帶產生嚴重塌方:


  (去年12月在相近位置攝下的蚺蛇尖):



  東龍二輋:


  蚺蛇坳附近的水管座標:



  穿過警告牌,開始上蚺蛇尖:





  大灣及鹹田灣:


  大浪村(大圍):


  又一段急斜:



  是日很多人上蚺蛇尖:



  大浪灣全貌:


  再上一段大斜就到蚺蛇尖頂:


  西望高塘口、東龍脊:


  南望大蚊山、大浪灣:


  抵達蚺蛇尖頂:


  蚺蛇灣及高流灣半島:








  東灣及長咀:







  大灣、東灣及長咀:


  陡峭山徑與大浪四灣:




  大浪四灣全觀:



  是日間中有陽光:


  從這處看睇魚岩頂,根本不尖:


  今天的蚺蛇尖人山人海:


  黃茅洲:


  米粉咀:


  千溪海岸:



  自拍留念:


  灣仔半島:


  高流灣半島及塔門島:


  大浪四灣及大蚊山:


  望向西貢東北極地,短咀就藏在山嶺腹地的最後方:


落米粉頂初段非常陡斜,需手足並用:


  回望蚺蛇尖:


  米粉頂:


  蚺蛇尖及高流灣半島:


  朝著遠處的短咀半島而行:



  高流灣、塔門與千溪海岸:




  離短咀半島越來越近:


  短咀坳附近路況不明顯,易感迷失:



  到達短咀範圍,可後望沉船灣風光:




  短咀「兩粒米」--前為牛屎缽,後為和尚洲:


  前望短咀之盡頭:


  西看米粉咀、深灣及蚊灣:





  稍後繞經後面脊線回長咀坳:


  臨到短咀盡頭,右邊是一崖頂:



  短咀最盡處已被密林覆蓋,不能近望和尚洲:




  船家:


  牛屎缽與樹後的和尚洲:


  西面危崖:


  流落蚊灣之溪谷:


  黃茅洲與島上的航海標:



  遙望南澳:


  從短咀看西貢東北之群山、海灣的風貌:









  塔門島與右面的赤洲島:



  此處乃欣賞「兩燈米」之最佳地方:




  牛屎缽:


  和尚洲:


  南望沉船灣、遠處的睇魚岩頂:



  原路經短咀坳往黃竹瀝:




  黃竹瀝深谷:




  在泥壁處直降:


  黃竹瀝澗道:




  繞經東灣山腰至長咀坳:


  回望短咀:



  此處還可回望短咀旁的「兩粒米」:


  回望蚺蛇尖:



  長咀半島:




  大浪四灣中心的大洲、尖洲:


  斜陽西下:



  長咀半島側面:


  「企人石」左邊落東灣沙灘,而右邊則經東灣草地及秘道往大灣附近:


  在環腰小徑看東灣沙灘:




  沿途有些塌方痕跡:


  在東灣草地覓路中,此處是非營方但頗多人使用的營地:






  回望東灣及長咀半島:



  浪花拍打在岸邊岩石上:


  大灣沙灘的日落:





  漫步在夕照下的大灣沙灘中:








  經一處沼澤地出大浪村:




  大灣廢村:


  龍尾頭廢村:



  大浪村廢田草地與山嶺上的夕照:



  大浪村士多小休:






  大浪村天主教堂:


  夕陽映照下的蚺蛇尖:


  地上的四個「假菠蘿」:


  大浪坳:



  黃昏赤徑:



  很多船家在等候遊人往黃石碼頭,每位盛惠廿元:


  赤徑村:



  北潭坳完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