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8年12月16日星期日

柴灣躍龍入鶴咀



  日期:2018年 12月 8日(六)
  路線:柴灣—龍躍徑—砵甸乍山(311米)—馬塘坳—西北脊上歌連臣山(348米)—龍脊—石澳道—鶴咀(海岸保護區、燈塔)—鶴咀道巴士站地圖
  天氣:陰

  鶴咀是港島區最東南面的海角,屬海岸保護區、大學研究所及發射站所在,亦包括著名的雷音洞、燈塔及鯨魚骨標本等,由於有馬路連接,基本上沒甚難度,如果只走鶴咀的話當然太簡單,於是同時遊覽砵甸乍山、歌連臣山及龍脊,鳥瞰石澳及將軍澳一帶風光。

  下午一點左右在柴灣站出發,沿柴灣道、小西灣道前行約半小時到小西灣海濱花園,隨即沿樓梯上山。上了幾分鐘樓梯,抵達全長一公里的龍躍徑,乃相當平緩的上斜馬路,是日天氣涼快,不經不覺間到盡頭的「龍躍樂園」,那裡有座涼亭及觀景位置,可望對岸油塘魔鬼山及將軍澳新市鎮的景致,原來已上了一百五十米高度。「龍躍樂園」旁亦有「晨樂亭」,顧名思義是晨運客的樂園,有花園及桌椅讓遊人休息之餘,還有茶水提供,可是政府似乎想把「晨樂亭」拆走,事實上該亭是有領牌的建築物,持牌人只需向署方繳交象徵式的牌費,惟近來持牌人易手,未知情況是否有變了。

  沿「晨樂亭」後方的樓梯繼續快速上砵甸乍山頂,途經官方的觀景點,不過觀景點當然沒較近山頂處開揚了。砵甸乍山頂有座發射站及已荒廢的電視機鎗堡,最特別的莫過於漏斗狀的測量柱,或許是全城獨一無二的設計。測量柱位置無景可賞,拐密林小徑西下馬塘坳,臨到馬塘坳斜度明顯增加,而且前一天下過雨,路況相當潮濕,所以要小心一點,有需要時可扶著旁邊的麻繩,這樣就能減低滑倒的機會。

  才用了一小時,就由海濱花園經砵甸乍山頂到馬塘坳。馬塘坳是砵甸乍山與歌連臣山間的山坳,英文名Pottinger Gap即取自砵甸乍山,坳北是柴灣,坳南是大浪灣,其實柴灣與大浪灣之間距離僅兩公里,不過馬路要繞差不多一個大圈,大圈另一端已是鶴咀半島入口,在假日巴士站大排長龍的情況下,步行很大機會比乘車還快。

  上歌連臣山的小徑被水務署工地圍著,雖然圍欄虛掩,為免瓜田李下,決定沿港島徑西走約十五分鐘,在大潭峽附近才經西北脊上山。小徑路況亦算明顯,不過十號風球過後有少量塌樹阻擋,在歌連臣山頂沒作停留,南走經雲枕山往龍脊,路邊的植物剛好沒阻礙遊人,而且斜度不高,當然可相當爽快的前行。眼前忽然一片開揚,原來已抵達港島徑,重回「人間」,剛才的歌連臣山及雲枕山絕大部分遊人都不會到的。龍脊主峰海拔284米,名字相當有趣,叫「打爛埕頂山」,為何要把山「打爛」?英文則言簡意賅地稱為「Shek O Peak」(石澳山),因為正下方就是石澳。

  龍脊在2004年被時代雜誌被評為「亞洲最美市區遠足徑」,且難度不高,每逢星期六及假日,只要天氣不太差,必定吸引大量本地及中外遊客遊覽。山頂既可東望石澳、大浪灣及清水灣半島,亦可西望大潭一帶、陽明山莊及赤柱半島等景色,雖然位處市區附近,不過眼前卻沒有市區密集的高樓群,固然可以抽離一下世俗繁囂。因山頂風勢頗大,加上天氣清涼,所以只停留幾分鐘就開始下山,沿樓梯直下石澳道。

  四點十五分到石澳道,鶴咀道全長近四公里,相信可在下午五點左右抵達鶴咀半島的盡頭,還可享受大半小時的日光。鶴咀道屬單線馬路之餘又沒有人行路,附近亦有兩座規模不小的村落(芽菜坑村及鶴咀村),所以遊人務意要加倍警覺,留意車輛。過了鶴咀村,再走近十分鐘就到電台禁區範圍,在電台外圍的斜度繞過,接著沿指示牌往海岸保護區,很快到達傳說中的天涯海角了。

  馬路左邊是「雷音洞」,乃港島罕有的海蝕洞,因那裡東臨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所以有海蝕洞也不稀奇。海角離「雷音洞」不到一百米,建有大學海洋研究所(研究所為私人地方,請勿擅進),研究所外放了1955年在維港擱淺的雄性長鬚鯨骨架標本,長近九米,在境內出沒實屬罕有,現今變成遊人在鶴咀「打卡」的標記。在海角盡頭找好位置,坐著休息十五分鐘,欣賞對岸狗髀洲的景致及聆聽浪花拍打在海岸線的聲音,由於風力較強的關係,所以亦不停的看到白頭浪。

   九月中的颱風無論在風力還是風暴潮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最猛烈,無遮無擋的鶴咀當然首當其衝,雖然坳仔第一次來到鶴咀,沒有過往照片作對比,觀其環境,災情似乎頗為嚴重,仍具備廢墟感覺,長鬚鯨骨架最近海岸的一段給摧毀了。休息過後,再看看稍高處的宿舍外圍及全境最古老的燈塔,燈塔建於1875年,又稱「德己立角燈塔」,所以可看出鶴咀英文名字Cape D'Aguilar的由來。在燈塔外圍「打卡」,原路步行半小時,天色全黑之時抵達鶴咀巴士站,坳仔十分幸運,不到半分鐘巴士來了,最後乘車到筲箕灣站,結束連走砵甸乍山、歌連臣山、龍脊及鶴咀之旅,如在早上起步的話,還可細味鶴咀的大大小小景點,例如蟹洞、機鎗堡及學校等。

  柴灣前中巴車廠:


  小西灣運動場設施受「山竹」影響而關閉:


  小西灣住宅區:


  在小西灣海濱花園上龍躍徑:



  龍躍樂園:


  近望小西灣:


  將軍澳新市鎮與日出康城:



  龍躍徑盡頭的晨樂亭:




  砵甸乍山觀景亭,景觀不太開揚:



  東龍洲:


  上砵甸乍山途中的開揚景色:



  砵甸乍山機鎗堡:



  砵甸乍山頂發射站:




  漏斗狀的測量柱:


  南望龍脊:


  密林小徑西下馬塘坳


  路上有野豬翻土痕跡及蹄印:



  近馬塘坳斜度較高:



  馬塘坳:



  馬塘坳上歌連臣山的入口被工地圍封:



  在港島徑馬路盡頭附近覓路上歌連臣山:



  昔日以紅磚築成的標高柱:


  海拔348米的歌連臣山頂,旁邊有盛開的芒草群:




  東望藍塘海峽,南望龍脊:



  歌連臣山至雲枕山之間的竹林小徑:





  雲枕山(265米):


  接回港島徑H089標距柱:



  望向大浪灣至石澳一帶:





  大浪灣村與沙灘:



  大浪灣前方的海面:



  赤柱全貌:


  打爛埕頂山矮肥形的測量柱:


  龍脊主峰——打爛埕頂山:




  龍脊望向大浪灣、砵甸乍山:


  望向石澳:





  石澳村:


  遙望日出康城、釣魚翁:


  走在龍脊上:


  陽明山莊:


  南望鶴咀山:




  石澳高爾夫球場:


  大潭港與紅山半島:


  大潭篤水塘:


  水塘下的大潭篤村:


  赤柱半島:


  赤柱盡頭附近的斜炮頂:


  石澳與稍遠處的東龍洲:


  石澳村前方近岸的大頭洲、五分洲:


  非泳季的石澳泳灘仍充滿遊人:


  沿港島徑下走石澳道:




  路口的太陽能公廁,設計前衛:


  沙中線的工程辦事處,竟然位於遙遠的鶴咀道附近:


  沿鶴咀道南走:



  途經芽菜坑村及鶴咀村:




  鶴咀村士多:



  看到海蝕洞,代表快到目的地:



  電台屬禁區,遊人需在旁邊的斜坡繞過:




  垃圾灣:


  右轉下海岸保護區:


  狗髀洲:


  離盡頭只有幾分鐘步程:


  雷音洞:



  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




  研究所外的「打卡」熱點——長鬚鯨標本:





  長鬚鯨頭部較近海邊,「山竹」過後標本受摧殘:



  岸邊的船隻:


  像災區的感覺:






  鶴咀盡頭的岩岸:




  南望狗髀洲:




  鶴咀盡頭的建築物:


  海上充滿白頭浪:





  遠望橫瀾島、宋崗一帶:




  望向港島南極——黃麻角:



  候鳥無懼滔滔海浪:


  這裡也可看到將軍澳新市鎮:


  鶴咀地圖:


  離開港島的天涯海角:


  研究所宿舍範圍:




  於1875年建成的鶴咀燈塔:



  原路折返:


  天色漸暗,路邊有野豬覓食:


  黃昏的赤柱半島:


  乘巴士回筲箕灣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