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 3月 31日(日)
路線:長沙灣—蘇屋邨—鷹巢山自然教育徑—九沙古道—乾隆古道—回歸亭—沙田坳—慈雲山—基維爾營—茅坪坳—大水井古道—西貢【地圖】
天氣:陰,間中有陣雨
想到黃牛山及鹿巢山已有最少一年沒走過,該要重遊一趟,雖然天文台預測是日的天氣仍不太理想,不過能否成功重遊也取決實際天氣及路況,說不定有意外收穫,能見度出奇的高。然而,山上非常濕滑及大霧,決定棄走,改經下方的麥徑作罷,可算行程較平凡的一天。
春季又是長沙灣元州邨杜鵑花盛開的檔期,為了增加長度,不如從長沙灣起步,先拍攝一下浪漫的杜鵑花隧道,惟杜鵑花不算太密集,而且只在其中一端看才覺美觀。穿過商場至蘇屋邨巴士總站,接著沿樓梯上大埔道,然後再轉右及上天橋,過了龍翔道橋底,就看到上鷹巢山的入口了,入口的大石上寫著「M140」四字。
上鷹巢山途中要經過一座廢棄寮屋區,現時已經回歸叢林,只有零星的民居遺跡,讓遊人憶起寮屋居民的生活往事,當年多是國內南下的難民,背景窮困,唯有憑自身技術,在山邊簡單建個可容身之所,建築物料甚至是就地取材形式。忽見一座疑似未被拆卸的寮屋,趁天氣尚未轉熱,坳仔固然不放棄尋寶機會,原來數量不只一座,屋舍大門都被野草樹木包圍了,然而在寮屋群中間,竟然發現兩三片小菜田,究竟屬晨運客的天地,還是寮屋居民的「遺物」呢?
探畢寮屋群,接返明顯山徑,此時天色忽然轉暗,原來有片面積不大的雨區從西南面移近,不久後開始下雨了,雨勢還有點大,不過持續幾分鐘就減弱,而且坳仔與最大雨的地方擦身而過,如在黃大仙或沙田一帶起步,準會成為「落湯雞」。看過雷達圖,西南面再沒有任何雨區了,於是放心繼續行程,走上小段自然教育徑,到達教育徑盡頭的涼亭,先坐下休息幾分鐘。
由於坳仔不想上筆架山,決定走「九沙古道」,古道入口有個警告牌,提醒前路難行及雜草叢生,事實上接近全段屬康莊大道兼位處山腰,只有最末段約五分鐘步程變成頗斜的下山路,不過路邊已有麻繩讓遊人借力,小心一點就可。在山腰古道爽快地前行,期間更乍現陽光,但陽光持續十分鐘左右就沒了。
古道出口會穿過一座含有十二道水管的堤壩,左轉是引水道,右轉就沿「乾隆古道」上回歸亭,與「九沙古道」相比,前者可屬名副其實的古道,因為古道石塊保存得相當完好。因那裡是剛才較大雨的區域,石面有點濕滑,間中取道旁邊泥徑,慎防滑倒。另一邊廂,漁護署看來已發現相關的安全問題,加了一些繩索作扶手,減低滑倒機會。雖然溫度適中及天文台已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但環境不透風及非常潮濕,抵達回歸亭時滿身大汗。
沿麥理浩徑第五段東行,稍為上行至雞胸山腰,然後下沙田坳,望向遠方的大老山一帶被雲霧籠罩,相信黃牛山上的景觀可謂凶多吉少。到達沙田坳,先停留幾分鐘,坳仔不想走沉悶的馬路,先沿樓梯上慈雲山,然後才重新接回麥理浩徑。樓梯幾乎沒有平緩的位置,坳仔沒有數過共有多少梯級,只知一上就上了十分鐘,十分鐘後是片很開揚的平台,最少近處的黃大仙區景色皆盡收眼底,平台後面是水務署的沙田坳食水缸,原來那段長長樓梯本來是方便水務署同事。
穿過沒有測量柱的慈雲山頂(488米),重新接回馬路,在馬路下行,很快接回麥理浩徑第五段,那裡也是觀坪路路口,名字叫吊草岩。此後就一直逆走麥理浩徑了,首先繼續沿馬路上行,之後左轉離開馬路,繼續上行,由於高度不斷上升,環境變得大霧非常。就在該段山徑的最高點,忽然看到有道樓梯及水泥路面,其實只是一座已拆卸的建築物,政府地圖上顯示那裡乃大老山警崗向西延伸的小馬路,現時建築物拆了,原有馬路當然早已回歸大自然。
接著就開始下行往基維爾營,路上泥濘數量較沙田坳前增加。在基維爾營不作停留,開始逆走麥理浩徑第四段,沿途泥濘數量繼續增加,部分位置還有積水,而且更不時夾雜微雨,環境明顯較初段為差,當然不上黃牛山了,事實上春季東部地區一般較西部地區潮濕及多雲,如是日走屯門、元朗一帶,還有機會看見藍天。穿過石芽背,沿「萬里長城」緩上打瀉油坳,之後下行至茅坪坳,最後就走大水井古道下西貢。因雙鞋已沾滿泥濘,於是先在大水井的公廁沖洗一下,然後才乘車返回市區,結束陣雨下的長沙灣至西貢之旅。
長沙灣元州邨在春季盛開的杜鵑花:
蘇屋邨:
在大埔道穿過廢棄寮屋區上山:
就地取材的垣牆:
未被拆卸的寮屋:
民居遺跡:
驚見菜田:
地上還遺下網吧會員卡一張:
遠足遊人用竹條製成的長椅:
東望大窩坪及筆架山,可見黃大仙及獅子山一帶正下大雨: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盡頭的涼亭,這裡有樓梯上筆架山:
從涼亭南望九龍市區:
九沙古道入口:
是日短暫的陽光:
九沙古道沿途路況:
末段斜度頗高:
穿過堤壩,才算走完九沙古道:
「乾隆古道」上回歸亭:
古道旁邊有新建繩索:
回歸亭:
從回歸亭鳥瞰九龍市區:
始建於七十年代初的「風雨亭」:
上獅子山頂路口:
山上頗大霧:
能見度頗低:
東面的飛鵝山、大老山被雲霧覆蓋:
沙田坳:
沙田坳獅子亭:
衛奕信徑「新鴻基地產段」路碑,究竟此段起訖點在哪?
長長樓梯上慈雲山:
鳥瞰房屋密集的黃大仙區:
樓梯盡處的水務署沙田坳食水缸:
慈雲山頂:
慈雲山無線電站:
發射站入口:
山谷中的觀音山村:
吊草岩附近的舊式別墅:
吊草岩:
扎山道與麥理浩徑交界的涼亭:
上走小段大老山道,然後左段續走麥理浩徑:
大霧非常:
發現一道樓梯:
原來樓梯只通往已拆卸的建築物:
濕滑的麥理浩徑第五段:
到達基維爾營附近:
基維爾營:
麥理浩徑第四段泥濘及積水頗多:
石芽背:
打瀉油坳:
茅坪坳:
大水井古道:
大水井古道出口,左邊是來路:
西貢墟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