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9年12月24日星期二

楓香洋溢大棠山 2019



  日期:2019年 12月 14日(六)
  路線:荃灣站—芙蓉山村—城門引水道—大橋村—上花山—蓮花山學校—上塘—元荃古道—麥徑十段—大棠山楓香林—吉慶橋—元荃古道—清快塘—深井地圖
  天氣:晴

  每年聖誕節前後大棠山楓香林葉片會轉紅,吸引大量遊人「打卡」,坳仔亦不例外。過往幾次到大棠楓香林,為使行程不致過於簡單,都順道走走鄰近的山徑,是日從荃灣出發,經芙蓉山和上花山接元荃古道,走了十多公里才抵達楓香林,最後沿最快捷的方法下深井離開。

  荃灣綠楊新邨與石圍角以北的山邊是寺廟和禪院林立之地,初段途經依山而建的芙蓉山村,在禪院外通道不停穿插,過了村裡最高處的避雨亭後才到城門引水道。在引水道朝西北方向漫步至荃錦公路,公路對面是大橋村,那裡真的有兩座大橋(公路與大橋村馬路)貫穿大曹石澗中下游。大橋村再上面是香港槍會,剛過兩點,沿上花山引水道向上花山方向步行之際,就聽到上面不斷傳來響亮的射擊聲,相信新一節射擊時間已開始。

  引水道旁邊尚有一些寮屋,過往荃錦公路西面的澗谷是寮屋密集之地,同時亦有不少村落,現時雖然有不少已清拆或荒廢,但耕作及居住痕跡仍隨處可見,澗谷最下游的明渠與曹公潭附近的污染亦頗為嚴重,坳仔有時路經曹公潭與照潭徑一帶,不時傳來陣陣異味,更目睹過其中一道支澗流水呈啡黃色,但確實污染源頭就無從考究。

  穿過引水道小橋,就登上往上花山的水泥徑。上花山是附近村民先人安居之地,所以入口就有涼亭和一些椅子讓掃墓者休息。水泥徑最終引到一片小廢田,旁邊樹林裡有座破屋,幾年前曾有露宿者藏匿,因上花山人跡罕至,失救後一段長時間才被發現。幾分鐘後再經另一片小廢田,那裡有很多支路,可通往石龍拱至大欖林道的不同地方,但部分小徑可能非常崎嶇甚至突然消失。沿最多引路帶的入口,很快回歸水泥徑,代表找對往蓮花山荒廢學校的路,因為昔日上、下花山一帶的村童也要讀書。

  過了廢田,十五分鐘左右到達已荒廢的蓮花山公立學校,可能是全境地勢最高的學校,設有獨特的水泥樓梯之餘,還有獨立的圖書館,相信早年政府興建學校時頗花心思。學校至今停辦多年,環境固然明顯回歸大自然,課室頂部已失,圖書館外牆被綠藤佔領,植物也在學校不同角落「插旗」。

  學校只離元荃古道約兩分鐘之遙,步經元荃古道經過上塘路口,看到有指示牌指向上塘,但入口又豎立了「路不通行」告示牌,情景很矛盾。好奇下步進上塘,原來通往上塘的水泥徑變成康莊大道,未知政府會否針對上塘一帶山徑進行任何改善工程了。已有超過一個月無明顯下雨,上塘廢田明顯乾涸,不過表面十分凹凸不平,因為牛群會多次踐踏仍是沼澤般的廢田,繼而形成大量深深的蹄印。在荒廢的上塘村裡,忽然看到簇新的海報,原來是測量師黎照昌先生建議以「船灣新市鎮」取代備受爭議的「明日大嶼」計劃,據知附近的下花山與清快塘村,甚至遠至西貢嶂上亦有同樣海報,當然懸掛海報前很明顯得到村民同意了,亦證明上塘村並非真的荒廢至連打理的村民都沒有。

  折返元荃古道,沿樓梯下達大欖林道,再經一段明顯捷徑往田夫仔。時候不早,到達田夫仔附近的麥徑十段馬路時,半跑往地勢較低的「吉慶橋」。吉慶橋位處大欖涌水塘盡頭,十餘分鐘步程外是大棠山楓香林,看到所在的郊遊場地遊人眾多,稍後會參觀的楓香林肯定熱鬧非常,尤其當前為周末下午。

  楓香林葉片整體還未到艷紅地步,但相信時間將近了,再配合相機的模式設定,也可使葉片達成艷虹效果。似乎是去年「山竹」的後遺症,葉片有點疏落,不過近期天氣普遍晴朗乾燥,帶來有利的葉片轉紅條件,部分楓香樹紅葉已是可觀性十足,大量遊人聚首留影。身在楓香林,遠足者變成少數族群,情侶和合家歡遊人才佔多數,亦有一些遊人騎車或攜同愛犬「打卡」,甚至以楓香林背景拍攝畢業照。大棠山楓香林的熱鬧,不如大東山般有明星效應加持,本身源於市民普遍愛好日韓文化。紅葉規模在日本和韓國明顯大得多,但大家既然知道可以不用付出太多錢和時間就看到在日韓幾分相似的景觀,當然吸引不少市民前往大棠山欣賞紅葉了。

  在楓香林漫步,逗留大半小時後,步回「吉慶橋」,沿捷徑先走小段圓墩郊遊徑,再接一段元荃古道,再一次踏足大欖林道馬路。天色漸暗,按照指示牌經清快塘下山,在清快塘村附近亦看到葉片已轉紅的楓香樹,但時間不能讓坳仔清晰拍到紅葉。穿過清快塘村,在餘暉中沿村徑下行,半小時左右抵達深井,結束是日的芙蓉山、上花山與大棠山楓香林之旅,不知不覺間走了超過廿公里。

  荃灣站起步,穿過禪院林立的芙蓉山村登上城門引水道:







  從半山中的芙蓉山村回望高樓林立的荃灣:


  芙蓉山村最高處,有座名為避雨亭的避雨亭,連改名都省了:



  到達城門引水道:


  荃灣西超高食水配水庫:


  穿過荃錦公路往大橋村:


  大橋村口有兩座大橋:




  步經上花山引水道:


  望向大帽山和引水道旁的寮屋:


  「槍會脊」入口:


  在此右轉上上花山:


  入口有座「報德亭」,上面另有「福德古廟」和「樂心園」:





  從上花山附近回望荃灣,可見這裡已是深山:


  上花山廢田:



  林中的上花山廢屋:





  在第二片廢田選對支路上蓮花山公立學校:



  小心空隙!



  上蓮花山公立學校的村徑尚算明顯:


  蓮花山公立學校獨特的水泥滑梯:


  蓮花山公立學校課室:





  課室旁的圖書館:



  廁所:


  通往上塘的路口,但入口又有「路不通行」的告示牌:



  往上塘的村徑已變成康莊大道:


  乾涸的上塘廢田:




  測量師黎照昌先生在沒有人居住的上塘村掛了建議發展船灣新市鎮的海報:


  已荒廢的「文苑」大宅,旁邊尚有舂米器:





  折返元荃古道,沿樓梯下行大欖林道,再取道捷徑往麥徑十段近田夫仔:






  過了吉慶橋,就是紅葉壯觀的楓香林:





  到達楓香樹最密集之地,慢慢欣賞盛開的紅葉:































































  紅葉特寫:



  日落將近,懷著依依不捨心情離開楓香林:



  再次步經「吉慶橋」,這裡是大欖涌水塘盡頭:


  走小段圓墩郊遊徑後接元荃古道:




  沿清快塘村下山:


  清快塘村附近的紅葉:



  睡蓮:


  清快塘村同樣有黎照昌先生的海報:


  清快塘村環境:




  在餘暉中下山:



  深井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