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5年12月6日星期日

大菴山上大帽山



  日期:2015年 12月 6日(日)
  路線:大菴村~大菴山~走馬崗(588米)~四方山~大帽山~妙高台~川龍響石墳場~曹公潭~荃灣(新手不宜)地圖
  天氣:雲,氣溫10至17

  前一天還是陰雨綿綿兼北風呼嘯,是日天氣明顯好轉,雖然沒見陽光,但雲層不厚,能見度極佳,在非夏季實屬難得,絕對是走長線的「吉日」。然而,是日沒走大長線,依原訂行程從大菴村起步,經大菴山廢村上「走馬崗」(地圖無其名),再登麥徑高點大帽山,之後探索南面的妙高台,最後經川龍、曹公潭下荃灣作結。

  在錦上路站乘64k巴士往大菴下車,原來往大埔方向的巴士線是沒有「大菴」站(另一方向才有,同一地點往大埔方向的車站名字是「水窩」),看到右邊的村口名牌寫著「大菴」,立即按下落車鐘,幸好有人上車,沒有坐過了站。經過村屋群,因在四月初時才探過大菴山(當時想連走大、小菴山村,但找不到往小菴山村的路),仍有少量印象,故很快的穿過墳區上至大菴山廢村,雖然那裡全屬水泥徑,不過徑旁的泥土有極多野豬翻土的蹤跡。

  經過大菴山時要穿過一片荒田,這段路應很久無人走過,年初還是暢通無阻,但是日已被野草重重遮擋,還有塌下的野芋,路況難以通行,結果要把它強行壓在地上,才得以穿越。不過難走之處只是十幾米,再經過一些廢屋後就上石磴古道,然後就上至一個疑似四叉路,北路經245山頭落大菴村,東路落小菴山附近(但難以通行),南路上走馬崗。轉入南路,很快要上一段又滑又相當斜的山徑,踏腳位亦不多,要手腳並用之餘,有時更要扶著泥坡上攀,要命的是那裡沒甚轉角位,一失足很可能成千古恨--其實那段小徑相當危險。

  中段稍為離開樹林地帶,轉為極密林地帶,有很多塌下或橫生的枝葉,要不停扭曲身子,遷就環境而行,然後又是一段又滑兼急斜的山徑。接近走馬崗時,路況轉為密草林,上頂前的幾分鐘,又是一段急斜(但沒有剛才的滑)。沿途的上山路是超乎想像中的難走,花了不少力氣才抵達,由大菴村至走馬崗頂,用了接近兩小時。回望由大菴山而來的路口,非常隱蔽,不見引路帶,相信很少人會選用此山徑--遊人以東下蓮澳為主。

  小休十分鐘兼賞景,那裡也有為數不少芒草群生長,在此可遠觀大埔區全景、船灣淡水湖、馬鞍山、觀音山、大帽山頂以至北區、深圳的景色,而是日北面的天空亦持繽出現亮白色的條紋,相當奇特。休後就上四方山(途中有一道小徑,東往燕岩頂附近),路況明顯好走,期間忽然有另一獨行者在轉角處出現,他從四方山下蓮澳,坳仔的出現把他嚇了一跳,連忙摸著胸部「定驚」。最後沿石磴路及樓梯上至四方山,接回麥徑,從走馬崗至此,快步下用了半小時。

  接回麥徑的同時,亦到達當風位置,加上只有約十度氣溫,立即穿回外套保暖。經四方山坳,再沿馬路直上大帽山頂雷達站附近。山頂(957米)是軍事禁區,常人最高可達的高度約925米。離開大帽山頂,拐個彎,就是「之字路」,因為大帽山頂一帶的山體其實都頗為陡峭,車輛不能直上,所以要把馬路建成之字形。因是日能見度非常高,除了可觀賞荃灣、葵青、大嶼山東北、馬灣、青馬大橋一帶之外,更可賞覽港島商業區、九龍市區、沙田區,加上之前的走馬崗、四方山可賞大埔及馬鞍山區,而臨到大帽山頂的路段時也可欣賞元朗區鄉郊景色,走在其中,真有大地在我腳下的感覺。

  很開心的經過「之字路」後,過了M150標距柱後尋找左邊的路口,那裡可沿小徑南下至妙高台,妙高台亦是座山火瞭望站。然後就沿較斜的小徑,穿過響石墳場下城門引水道,本來想由芙蓉山村下荃灣,但原來落芙蓉山村路口早就過了,所以就經寶雲匯附近的小徑下山,再經過曹公潭的廢寮屋村回荃灣作結。

  在大菴村起步,路經村裡的一座引水道:



  穿過大菴村沿水泥徑上大菴山,路邊滿是野豬出沒的痕跡:





  大菴與大菴山村之間的廢田:


  已荒廢的大菴山村:






  水泥徑的另一邊是上走馬崗的路,先經一片廢田,但田上的水泥徑已被野草及大野芋封閉,要強行穿越:



  回望強闖過的路:


  廢村的另一邊:



  沿古道上山坳:



  抵達山坳,朝南面走:


  上走馬崗初段是道非常斜的泥徑:




  到達海拔三、四百米的密林地帶:


  顛茄?


  穿過一片極密林地帶,必需低頭而過:




  回望大埔新市鎮:


   上第二段急斜(實際遠較圖中為斜):


   林村谷與南、北大刀屻:



  續沿密草林上走馬崗,這裡也可見芒草群蹤影:










  走馬崗,到了:



  大埔新市鎮、船灣淡水湖全觀:






  山頂的芒草群,上來的路口就藏在芒草中,非常隱蔽:







  北區的新市鎮與遠望深圳,另外天空泛著一層亮白色的水平線:


  洞梓慈山寺:


  船灣「比華利山別墅」與大尾篤:



  船灣淡水湖主壩與洋洲:


  新界北群山:


  是日天色不俗:


  可見大帽山頂:


  往來四方山、燕岩頂與走馬崗的三叉路口:


  上四方山沿途都有為數不少芒草生長,但規模遠遜大東山:



  近四方山處的疑似樓梯:


  接回麥徑:


  大埔區:



  城門水塘與葵涌區、港島北商業區:



  漫步在四方山的石群中:








  到四方山坳:



  沿馬路上至大帽山頂的軍事禁區前,天空仍有亮白色的條紋:






  路邊有座不明荒廢軍事設施,有外籍人士在裡面留影:


  大帽山頂一帶的馬路,與山坡上的貌似「試劍石」:



  廣闊的元朗平原,錦田、八鄉、石崗各村就散在平原中:



  山頂就在不遠處:


  大地在我腳下:



  雲海?




  船灣淡水湖:


  三點鐘,抵達麥理浩徑最高點及禁區外圍:




沙田區:


  架上的雷達站:


  香城的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下圖:




  山頂附近的古建築物:


  拐個彎,眼前就是荃葵青區的景色:




  香城的物流樞鈕:


  之字路:



  九龍東、金山與沙田區:


  青衣島:


  青馬大橋與汀九橋:



  沿之字路下走:





  回望大帽山頂:



  在山上吃草的牛群,耳上都繫上黃色編號,相信是政府用作紀錄用途:




  轉入往妙高台的小徑:




  路邊遺下的波鞋:


  妙高台與山火瞭望台,這裡仍可望大帽山:




  眼前都是荃葵青區的風光:




  荃灣老圍谷與大欖蓮花山脊線:


  沿妙高台的石堆間小徑下降:





  回首妙高台:




  另有幾頭黃牛在吃草:


  回望「路不通行」牌後上妙高台的小徑:


  相思林徑上的「小丑石」:


  經川龍響石墳場下車路:




  芒草痕跡幾近隨處可見:


  龍門郊遊徑川龍入口:


  經郊遊地點,沿約719級的樓梯落城門引水道:






  城門引水道:


  下望荃灣市區:


  沿樓梯下荃錦公路近寶雲匯:




  轉入可觀中心的小馬路:


  馬路盡頭的抽水站,沿小樓梯下降至曹公潭村:




  村裡某所完整的荒廢寮屋,重門深鎖,位置相當隱蔽:





  昔日居民遺下的輪胎:


  寮屋村內也有石砌小徑:


  另一所廢屋:



  遺下的門框:


  草叢裡的單車,前次到來時沒看見:


  荒廢廁所:


  愉景新城作結:

3 則留言:

  1. 我果日都行左大帽山阿!能見度真係極佳。山上遠望深圳的那白線其實是逆溫層的現象。

    回覆刪除
  2. 板主你好, 15年12月6日在四方山落走馬崗的獨行者是我

    回覆刪除
  3. 師兄,大菴山呢段有冇絲帶領路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