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1年10月31日星期日

探索廢棄羗山徑


  日期:2021年 10月 30日(六)
  路線:羗山道與深屈道口>舊羗山郊遊徑>大浪灣引水道>分流>煎魚灣>二澳>大澳
  天氣:陰,間中有微雨

  羗山郊遊徑乃已改道的郊遊徑,以大浪灣引水道狗嶺涌營地附近為起點,途經靈會山南麓山腰,萬丈布、龍仔悟園、牛過田後抵達羗山道近觀音寺結束,但過往經羗山與觀音山東麓山腰,以深屈道口為止。改道原因為2008年6月的黑色暴雨,一個上午大嶼山下了超過四百毫米雨,造成多處山泥傾瀉,該段山徑永久封閉,是日天色陰沉,景觀不佳,決定探索廢棄十三年的羗山郊遊徑東段。

2021年10月30日星期六

鯉躍龍門走三門


  日期:2021年 10月 24日(日)
  路線:鯉魚門>藍田晨運徑>馬游塘>井欄樹>大藍湖>東洋山腰>沙田坳>獅子山頂>大圍>下城門水塘>城門水塘>龍門郊遊徑>川龍>白石橋>蓮花山廢校>田夫仔>麥徑十段>屯門龍門居
  天氣:晴,間中多雲

  「三門長走」連接鯉魚門、城門水塘與屯門,幾乎由新界東南走至新界西北面,長達六十公里,為遠足界非正式的典型長征路線。五月兩度由城門水塘出發,先後往鯉魚門及屯門,長度均稍超三十公里,隨十月踏入秋高氣爽的遠足季節,日照時間也未變得很短,就放膽挑戰「三門長走」,終點亦選擇在屯門龍門居,喻意「鯉躍龍門」,無論在人生還是遠足經歷上都逐步邁向另一階段。

2021年10月23日星期六

磨牛荒徑


  日期:2021年 10月 17日(日)
  路線:烏蛟騰>亞媽笏>分水坳>梅子林>蛤塘>荔枝窩觀景台>磨刀坑>牛屎湖>三椏>犁頭石>烏蛟騰
  天氣:晴

  連續兩個風暴過後,讓遠足界興奮的秋季正式降臨,想到近來重遊牛屎湖時,發現有小徑通往磨刀坑、荔枝窩方向,而且繫上新的路標,代表六年半前走過的「磨牛古道」重新打通,於是決定是日趁天氣轉涼時成行,亦順道走近年回復生機的梅子林與蛤塘村,兩村不少傳統村屋給塗上色彩繽紛的壁畫。「磨牛古道」說是古道,實為荒徑,連任何古道痕跡都看不到,而且路線亦有別於當年。

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

周末閒遊紅花嶺


  日期:2021年 10月 16日(六)
  路線:麻雀嶺>紅花寨>紅花嶺>軍車路>禾徑山路>沙頭角公路
  天氣:晴

  想起紅花嶺一帶快將成為郊野公園,是日決定上紅花嶺與紅花寨,視察一下工程進度,並取道多年沒到過的麻雀嶺村起步。

2021年10月17日星期日

登高萬丈看飛龍(附走東澳古道)


  日期:2021年 10月 14日(四,重陽假期)
  路線:東涌>馬灣涌村>逸東邨>東澳古道(䃟頭>沙螺灣>深石村>深屈)>大澳>龍仔悟園>萬丈布慈興寺(飛龍)>牙鷹山腰>牙鷹角>二澳>煎魚灣>二澳>大澳
  天氣:間中有陽光

  過去一星期風暴「獅子山」及「圓規」接連來襲並高掛八號風球,尤以前者帶來秋季極誇張的降雨,天文台累計雨量達549毫米,當中前周五(10月 8日)錄得329.7毫米,屬1884年紀錄以來雨量第八高、十月最高與廿一世紀最多雨的一天;後者相對溫和,但仍令不少地區錄得約一百毫米雨量。「圓規」八號風球翌日為重陽節假期,天文台預測天氣好轉,原本計劃只走東澳古道及煎魚灣、分流一帶,實際陽光更多,結果就應節登高,上萬丈布慈興寺觀看飛龍塑像,目睹郊野水量極多,加上風暴後殘存的暖濕氣團,也分不清究竟是端午節還是重陽節了。

2021年10月6日星期三

西貢西最高三峰


  日期:2021年 10月 3日(日)
  路線:高塘>海下路>老虎騎石(海下山火瞭望台)>石屋山(481米)>坳門>嶂上>岩頭山(452米)>牛耳石山(425米)>北潭坳
  天氣:雲,間中有陽光,中午有短暫微雨

  石屋山、岩頭山與牛耳石山皆超過海拔四百米且鄰近嶂上,屬西貢西郊野公園最高的三座山峰,是日趁難得的免費乘車日走趟——其實原因有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