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尖光峒、攀背頂



  日期:2018年 11月 18日(日)
  路線:鹿頸-谷埔-尖光峒坳-尖光峒-老虎石頂-攀背頂-荔枝窩-磨刀坑-了哥岩-三椏-烏蛟騰地圖
  天氣:雲

  尖光峒及攀背頂可謂船灣郊野公園裡相當冷門的遠足地點,雖然風光優美,不過近年植物茂密至難以通行,碰巧是日有遠足隊從谷埔上尖光峒及經攀背頂下荔枝窩,特此一走,相信路況在明年雨季前都沒問題。午後與大隊分道揚鑣,由荔枝窩漫步磨刀坑及了哥岩岸邊至牛屎湖灣,視察「山竹」過後環境是否有明顯不同。

  大隊由沙頭角公路起步,為了不想走沉悶的馬路及爭取休息機會,刻意延遲起床及出門時間。九點四十分到粉嶺站56K小巴總站,站頭大排長龍,想不到小巴公司似乎沒安排加班車,十點鐘才有正常班次的小巴到來。不過,平時獨自一人的坳仔就有意外之福,因為小巴只餘最後一位,而前面的人均屬結伴同行,所以可在無任何反對聲音下「打尖」。十點半起步,離小巴總站旁的雞谷樹下村,一如以往,假日早上屬業餘車手的聚腳點,然後就沿岸邊村徑,途經鳳坑往谷埔。

  是日乃一年一度的「長者日」,長者可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鹿頸至谷埔的村徑較平時假日熱鬧,除一些以長者為主的郊遊團,很多人都孝順起來,攜同家中的年邁長輩享受郊遊樂趣,彷彿另一個父親節、母親節。臨到鳳坑前加上一段小「插曲」,在小山崗的涼亭按大隊路標,穿過一片已成叢林的廢田下達岸邊石灘,其實路程還遠了,不過正是大隊的風格。風災至今已有兩個月,路況固然暢通無阻,倒下的大樹鋸了,垃圾都清理得七七八八,然而旁邊毀壞過的痕跡部分尚存,包括沖至岸上的防走私圍網及塌陷了的地面。

  抵達谷埔村盡頭的「松記士多」後,開始進入行程重點。先途經「谷鎖古道」(谷埔至鎖羅盆)首半段上尖光峒坳,入口頗為隱蔽,在灌木叢生的廢田中穿插,然而望向石芽頭及尖光峒上山就沒錯了。上一次走「谷鎖古道」是兩年前的九月,當時上山初段甚難穿過,很多樹枝和藤蔓攔路,現在若然沒有大隊努力,肯定走不了,在荔枝窩大休期間,聽到探路行友很晚才走完。過了重新打通的地帶,環境稍見明朗,古道痕跡略有保留,還記得叢林裡野豬痕跡甚多,是日同一位置卻布滿樹葉,可能風災時把樹葉都吹落了。沿途斜度頗大,且叢林完全不透風,難免感到有點悶熱,從谷埔快步上走近半小時,抵達尖光峒坳,原來漁護署多年前曾修箿過該段山徑,印象中經石芽頭下接谷埔至榕樹坳之間。

  朝南上尖光峒,斜度仍然頗大,不過山頂景觀稍見開揚,其中一處能鳥瞰谷埔及沙頭角海,兩年前訪臨時只看到樹冠,或許是風災的一點「好處」。連續的急登難免有點疲乏,難得的開揚處,正好機會讓自己回氣之餘順道「打卡」。朝南下行,過山坳後轉東北方向上老虎石頂,然後再往攀背頂,為超過兩公里的人工密林,而且也在海拔二百米高度左右上上落落,感覺其實很沉悶,但從環境可知,如果沒有隊開路,單憑一己之力是很難成功走畢的。

   攀背頂可算欣賞整個荔枝窩景色的最佳地方,而且印洲塘及沙頭角海風光亦沒甚阻隔,心想為何沒甚遊人願意上攀背頂?究竟植物太密導致人們不願上去,還是人們不願上去導致植物越來越密?跟隨大隊步伐,只在攀背頂「走馬看花」,幾分鐘後開始下荔枝窩,地上有些剛剪掉的落葉,又斜又滑,好不容易進入樹林,此時將近荔枝窩,可是路線實在太冷門,似乎開了新路,直搗荔枝窩村,過往幾次走攀背頂,出口在碼頭附近。

  一點十分到荔枝窩,也是大隊大休之地,可能天氣預報說有陣雨,荔枝窩遊人不算很多,而村裡公廁正在翻新。坳仔是日要試試村裡某士多的豬肉飯,未知身體缺水還是怎樣,豬肉質素似乎稍遜在烏蛟騰茶水站的。大隊大休後上吊燈籠,而坳仔就轉往小灘,早前風災破壞過的地方已基本修復,從略。走至小灘堤壩盡頭,開始「綑岸」部分,初段岩岸色彩繽紛,故名「黃金海岸」,前走約十分鐘到磨刀坑,原有一村但已廢極久,那裡亦有小徑,翻山坳至牛屎湖村,稱「磨牛古道」,惟最近全無遊人,相信不能走訪。過了磨刀坑,轉以石灘為主,開始從西至東穿過涌灣咀、了哥岩兩座岬角,想不到水位開始上漲,臨到涌灣咀時剛好要涉水通過。在了哥岩拐進牛屎湖灣,再走約廿分鐘到牛屎湖碼頭附近,此時「綑岸」結束,整體上除垃圾數量略多之外,環境沒大變化,然而灘上到處都有野豬遺下的足印。

  沿塌樹處處的村徑上山,經過暫時不太陰森的牛屎湖村往三椏,山上其中一處泥土似乎剛被野豬群破壞得很厲害,連地下水都露出來,上月不是那樣。到達三椏村後,就經三椏涌、下苗田返回烏蛟騰,又是在天色全黑之際結束行程。

  粉嶺站乘小巴往鹿頸:



  雞谷樹下村:


  雞谷樹下附近望向沙頭角海:


  旅行團正遊覽鹿頸一帶紅樹林:


  連根拔起的大樹尚未清理:


  被吹毀的涼亭:


  下望水浸咀排:


  鳳坑村附近石灘:


  鳳坑望向沙頭角:




  被沖至岸上的防走私圍網:



  還有退役的電視機:


  鳳坑村:



  谷埔背靠石芽頭:


  風災期間沖毀的路面:



  谷埔士多的指示牌:


  谷埔離沙頭角很近:


  在松記士多拐進去:



  谷埔村蘆葦田:



  已停辦的谷埔村學校——啟才學校:


  開始拐進「谷鎖古道」:



  在廢田上朝石芽頭、尖光峒之間的尖光峒坳上山:


  地上有塌樹:



  「路不通行」牌後正式上山:


  初段有很多剛清理過的樹枝與藤蔓:




  中段在叢林裡,路況稍見明朗:



  還有一些梯級:


  經尖光峒坳上尖光峒:




  鳥瞰鎖羅盆:



  上山斜度頗高:


  後望石芽頭:


  尖光峒頂附近密林:




  在尖光峒鳥瞰谷埔、沙頭角海:




  前面是稍後要上的老虎石頂山脊:


  尖光峒與老虎石頂間的山坳,這裡有隱徑經澗旁下鎖羅盆,相信變得很難走:


  密林間穿插上老虎石頂:




  遊人自製的指示牌尚在:


  可用較快速度前行:


  吊燈籠與半山中的蛤塘村:



  前望攀背頂、沙頭角一帶海域:


  究竟何時可再次著足鴨洲島?


  在攀背頂鳥瞰整個荔枝窩、小灘及牛屎湖山:





  荔枝窩村:




  荔枝窩內灣前臨印洲塘:


  攀背頂有支小鐵桿:


  盡賞印洲塘風光:





  鎖羅盆一帶與沙頭角:



  從攀背頂下荔枝窩途中:


  穿過墳區水泥徑,直達荔枝窩村:






  荔枝窩慶春約七村廣場坐滿大隊的行友:



  協天宮與小瀛學校:



  士多供應的食物:


  荔枝窩村屬圍村式設計:


  在村裡享用客家豬肉飯:


  離開荔枝窩時稍見藍天:


  小灘堤壩:


  走至堤壩盡頭:


  漫步「黃金海岸」往磨刀坑,岩岸石頭色彩繽紛,還有穿了洞的石頭:





  磨刀坑:



  涌灣附近的紅樹林:


  臨到涌灣咀難度較高:


  這裡剛好要涉水:


  身處涌灣咀,已難以回望荔枝窩:


  涌灣咀:


  牌面文字已脫落多時:


  了哥岩:



  拐進牛屎湖灣:



  牛屎湖村碼頭附近:



  牛屎湖村:



  山上其中一處剛被野豬群嚴重破壞過:


    又準備甚麼工程:


  三椏村:


  漲潮下的三椏灣:


  烏蛟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