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9年5月21日星期二

了哥路過橫排山



  日期:2019年 5月 12日(日,佛誕正日)
  路線:新娘潭—了哥脊—船灣淡水湖郊遊徑—烏蛟騰—亞媽笏(天后宮遺址)—荔谷古道問路石—分水坳—荔枝窩—三椏—橫排山—牛屎湖灣—牛屎湖—三椏—烏蛟騰(新手不宜)【地圖
  天氣:晴

  是日趁天氣未顯著轉熱,探索遠足隊近來在船灣郊野公園打通的三道小徑,依次為了哥脊、亞媽笏連接荔谷古道問路石之原古道和橫排山,當中橫排山屬重遊,在藍天下同時欣賞印洲塘及整個牛屎湖灣全景,十分難得。

  十點在新娘潭起步,穿過新娘潭橋上烏蛟騰途中會看到一支三叉路,叉路後面還有一個極其隱蔽的「了哥脊」路口(可不是通往座落牛屎湖灣的了哥岩),沒掛上路標的話一定會被忽略。在荒徑上走,初夏遇上蜘蛛網是意料中事,約十分鐘後看到座高度及人的崖壁,究竟是否形似了哥,故被遠足者稱之「了哥脊」?花上幾分鐘,無驚無險攀上小崖壁,附近還可欣賞近處的涌尾、水量豐沛的橫涌石澗與另一角度的八仙嶺。再過幾分鐘接回船灣淡水湖郊遊徑標距柱C2601附近,同樣只有特別留神才會看到了哥脊路口。

  沿斜度頗高的郊遊徑初段下烏蛟騰,中途還有些易令人絆腳的樹根,在烏蛟騰的茶水站先作補給,想不到豬肉飯和豬肉麵都暫停供應,可能因過去假日天氣不太理想,生意欠佳下提早踏入夏季模式。享用過餐蛋麵,就繞過小巴總站,開始沿烏蛟騰郊遊徑上亞媽笏,對坳仔而言是很普通不過的路段,然而中段要不斷「之字形」地上樓梯,那裡一向不太透風,或許有點難受,尤其是較炎熱的天氣。

  過了往降下坳及吊燈籠路口,悄悄進入亞媽笏。「亞媽」的書面語是母親,適逢母親節,到亞媽笏似乎很應節,不過亞媽笏的「亞媽」實指天后娘娘,可能早年村民多信奉天后,而且位處山窩,就在一片很隱蔽的樹林中,尋得已明顯破爛的天后宮,據聞外牆有罕見的魚形洩水裝飾,現在當然承受不住大自然的力量。在天后宮外圍探索一會,接著越走越低,很快要穿過一片泥濘積水地,再走不到十分鐘,回到明顯山徑。

  遠足者由亞媽笏下谷埔一般要穿過分水坳,不過實際可以繞開分水坳,路況必然較難走了。在亞媽笏的小水泥平地左拐,沿樓梯下走並深入樹林,樹林裡有無數泥沼地,要找一些好的「踏腳石」避開泥沼。十餘分鐘後,還境豁然開朗,盡覽山下的沙頭角,原來是靠山火換來的。名穴「南螺朝北斗穴」座落在火場前方的草坪,背山面海,可謂風水寶地,繼續下走,忽然變成一道野草叢生的古道,接著很快抵達荔谷古道,路口地上正有一座問路石,寫上「左往荔枝窩,右往烏蛟田(蛟騰)」,相信剛才走過的路是谷埔經亞媽笏至烏蛟騰的原有古道,然而亞媽笏荒廢良久,加上谷埔及烏蛟騰大部分村民再不在住在村裡,那段古道不是被大自然吞噬,就是被野生動物或其他因素破壞。

  看過問路石,又是例行公事式路段,正午時分在有點炎熱的古道上走,經過分水坳迎來陣陣涼風,寫意至極,憋不住休息幾分鐘。沿古道下走荔枝窩,又看到一座問路石,寫著「土名珠門田」,左邊和右邊分別往荔枝窩往梅子林。感覺上珠門田是個很抽象的地方,網上地圖標示珠門田位處稍偏離往荔枝窩古道主路,而指示牌卻指向往梅子林的古道,似乎確實位置早已被叢林湮沒,只知道位處分水坳至荔枝窩的中後段。

  途中穿過一些小溪,約半小時後到達荔枝窩,荔枝窩農田的稻苗逐漸生長,幾個月後就是收成期,人們又可以嘗到荔枝窩出產的稻米。雖然天氣良好,似乎踏入夏天關係,荔枝窩慶春約七村廣場卻人煙稀少,村民不斷等待遊人到來,儘量多掙一筆。穿過小灘上山尾坳再下三椏村,然後再在碼頭開始登上橫排山(非官方地名,牛屎湖山以南的山崗),其實以當時潮水高度,肯定不適合「綑邊」往西流江,尤其近三椏一段,不過靠近西流江,估計情況又會轉好一點。

  上橫排山初段是方便村民祭祖的樓梯,斜度很高,過了山墳路況有點撲朔迷離,然而憑較清晰的路胚,很快就進入橫排山山脊,由於下面是三椏灣,自然可以無阻隔地欣賞三椏村及三椏灣風光,風光更優於牛屎湖山附近。橫排山是人跡罕至的山崗,兩年前首度訪遊,當時從牛屎湖山進入,現時連入口都沒了。在十分茂密的崗松及鐵芒萁林東行,差不多半小時步程到達另一片景觀開揚的位置,原來已是橫排山東端,那裡就是欣賞印洲塘與整個牛屎湖灣之最佳地方,還能側看三椏灣及深圳鹽田一帶。前次缺乏藍天,是次變成陽光普照的好天氣,來得不易的地方,必定把握時間盡情留影,炎熱兼烈日當空的難熬感覺頓時拋諸腦後了。

  牛屎湖灣中央有座小島,兩邊均有小堤壩,隔開湖水與海水,最特別之處是小島形狀又扁又圓,乍看像一坨牛屎,相信牛屎湖名字取自那座小島了。繼續朝遠足隊路標東行,往拗魚咀山脊已不能通行,接著突然朝北下行,然後急登一座小山丘,最後直降海邊的「龍井仔」。龍井仔也並非官方地名,為西流江西南面頗深的內灣,前臨印洲塘,此時水位非常高,要繼續前往西流江就得涉水了,所以就決定走捷徑,翻過小坳往牛屎湖灣,少不了遇上塌樹群及泥沼,但仍能按實際環境在旁邊繞過。

  過了小坳,很快到達牛屎湖碼頭,然後就經樓梯登上牛屎湖村。原有的樓梯部分位置被塌樹封閉,不過現在塌樹都被移除了,旁邊繞徑還有遠足隊的標記,看樣子才移除了一、兩星期。在牛屎湖村攝點相片,取山徑往三椏村,想不到上、下山路段已加設樓梯之餘,連早前遺下的灌木叢殘骸都給清理,難以想像半年前還是一片部分位置寸步難行的密林,春夏季更是「上網熱點」。不到廿分鐘就到三椏村,目前只有近三椏村約兩分鐘步程仍未有施工跡象。沒作停留,最後走苗三古道返回烏蛟騰,結束探索了哥脊、亞媽笏往荔谷古道問路石與橫排山之旅。

  新娘潭起步:



  往烏蛟騰的樓梯沿途有多塊木板,用途不明:


  往新娘潭、涌尾及烏蛟騰的三叉口,後方還有了哥脊的隱蔽入口:



  了哥脊路況:



  形狀疑似了哥的小崖壁:


  攀上高度及人的小崖壁:



  遠足者留下的麻繩:


  涌尾與八仙嶺的背影:





  望向橫山腳一帶高地:


  八仙嶺下的橫涌石澗:



  走小段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烏蛟騰:




  轉往荔枝窩方向:


  叢林小徑下亞媽笏天后宮:




  亞媽笏天后宮遺址:










  天后宮前方地上有遺下的酒瓶:


  下方是一片泥沼積水地:



  村民使用過的大水桶:


  亞媽笏:


  沿隱蔽樓梯及小徑下「南螺朝北斗穴」,部分位置需穿越泥濘:






  廢田痕跡:


  小溪處處:


  被山火燒過的地方:




  在一片開揚的草坪鳥瞰沙頭角:







  谷埔村:


  「南螺朝北斗穴」座落在草坪上,背山面海:





  沿舊古道下荔谷古道:





  接回荔谷古道,路口有座問路石,標示左路往荔枝窩,右路往烏蛟騰:




  分水坳:



  珠門田附近:



  往荔枝窩途中需穿過小溪:


  經「長秀門」進入荔枝窩村:


  荔枝窩村稻田:





  一片寧靜的荔枝窩慶春約七村廣場:




  荔枝窩內灣:


  經小灘、山尾坳至三椏村:




  潮漲中的三椏碼頭:



  右路可「綑邊」往西流江,但是日要走左路,隨即沿樓梯上橫排山:




  上橫排山初段盡覽三椏灣與三椏村:








  在橫排山的密林不停穿梭:






  到達鳥瞰印洲塘及牛屎湖灣之最佳位置了:










  牛屎湖灣與印洲塘:






  為甚麼牛屎湖叫牛屎湖?



  三椏全貌與吊燈籠的側面:


  往拗魚咀之山脊已不能通行:




  北望深圳鹽田貨運港:




  牛屎湖的小島兩端均有小堤壩:




  三椏灣以東的迂迴曲折海岸線:


  牛屎湖灣與印洲塘之全景:


  望向海中的吉澳島:



  三椏與吊燈籠:


  三椏灣全貌:


  牛屎湖灣與青洲瀝:




  崎嶇小徑下「龍井仔」:



  回望橫排山:


  抵達龍井仔,往西流江的路已被水淹:





  穿小坳往牛屎湖灣:









  通往牛屎湖村的樓梯,沿途塌樹都被完全清理:




  牛屎湖村:








  往三椏村的上、下山路段已加設樓梯,還見一些工程痕跡:







  下望三椏灣:



  新建樓梯:



  返回三椏村:



  三椏灣:


  苗三古道近下苗田:


  黃昏中的烏蛟騰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