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2年5月10日星期二

禾徑黃茅迎虎年


  日期:2022年 1月 30日(日)
  路線:沙頭角公路>禾徑山路>西南脊上禾徑山(297米)>禾徑山坳>石寨下路>塘肚古道>塘肚山村廢屋>塘肚古道>黃茅坑山(243米)>香園圍>白虎山麥景陶碉堡>松園下巴士站地圖
  天氣:晴
  
  近日肺炎疫情再度社區爆發,幾天前單日確診數字更超過160,創紀錄新高,趁牛年最後一個遠足日,決定走新界北邊境相當冷門的黃茅坑山,並首度踏足禾徑山頂,同時重探蓮麻坑附近獨處一隅的塘肚山村廢屋,後段加遊白虎山麥景陶碉堡,迎接虎年的來臨。

  在沙頭角公路萊洞巴士站起步,一直沿禾徑山路前行,由於是往來新界東北堆填區的唯一道路,會有很多重型車輛迎面高速駛過,縱使隔個草叢也感受到嚇人的聲浪,重型車輛帶來的塵埃更把草叢染成灰白色,顯示污染十分厲害,當然不能久留。路邊見長山古寺,古寺原稱長生庵,供奉佛祖、觀音、地藏王,始建於1789年,並於1868年重建,現為法定古蹟。

  經過香園圍公路橋底,右邊有一座寮屋,而禾徑山西南脊上山口就在排洪閘樓梯,上完樓梯右轉經過圍網旁的維修通道,不久後就沿山脊密林小徑上禾徑山。西南脊似乎十分冷門,雖然坡度不太大,卻充滿浮沙碎石,難免前輩繫上不少麻繩。當前天色及空氣非常良好,遠方的大帽山輪廓皆很清晰,冬季實屬難得,而背面則是充滿鄉郊風味的坪輋與打鼓嶺,南部較多「棕地」例如回收場、露天貨倉等,北部則較多農業發展,那裡地形常常成為全境氣溫最低的地方,在寒冷及相當乾燥天氣,不時有結霜情形,令農民帶來損失。

  上了四十分鐘左右到達海拔297米的禾徑山頂,有堆大石記認,可俯瞰沙頭角公路萬屋邊與另一面的新界東北堆填區,亦可仰望紅花嶺。此時就向地禾徑山坳下行,由於禾徑山附近為越野車熱點之一,路況當然寬敞,惟泥土亦顯得鬆散滑腳,所以要較小心。山坳有個圍欄,表示後面為堆填區範圍,地圖顯示離石寨下路相當近,直線距離僅二百米,不過已預感充滿挑戰性,尤其入口沒任何路標。首先在非常茂密的灌木叢間下行,路胚很模糊,很快就要橫過明渠,之後就見真章,原有路胚因塌樹枝或植物生長而若隱若現,正是出動樹剪的時候,順道把塌枝木儘量移走。在滿布落葉與雜草斜坡逐層下降,再小心爬下石坡,就抵達石寨下路盡頭的儲泥區,停著一些挖土機與多輛運泥車,平日會有不少工人作業,把泥土輸送至堆填區填埋,而假日固然一片寧靜。

  從路況推斷,禾徑山坳往石寨下路相信長時間沒有人走過,然而卻是通往黃茅坑山或塘肚古道較便捷的方法之一,一來蓮麻坑村在疫情期間不便外人進入,二來不用直接從正門進入堆填區(日前坳仔想從堆填區正門走至塘肚古道,但被保安發現,之後想在堆填區旁繞過,但要爬上多層護土牆,感覺頗危險)。要注意的是新界東北堆填區的擴建計劃,目前已處招標程序,日後將覆蓋儲泥區、石水古道及部分塘肚古道,屆時未必可通行。沿石寨下路一直下行,右轉進入塘肚古道,受近年颱風及暴雨影響,原有古道部分已湮沒,被密林覆蓋,而中段過了「竹山坳」後逐漸下行,石板保存完整但偶有攔路塌樹,之後就見已廢棄的禁區警告板。板後可直通蓮麻坑村葉定仕故居,但未必通行,在此右轉往塘肚山村廢屋,路況仍受少量塌樹破壞,最終右轉上行,小丘處就是廢屋所在。

  該屋兩層高,位置偏僻,自成一角,離蓮麻坑村超過半公里,但格局豪華,荒廢超過廿年結構仍非常穩固,屋內有大量與政治相關的書籍,加上大廳的日曆停在回歸年回歸月,惹人遐想。疫情嚴重,儘量避免餐廳堂食,就坐在廢屋內的藤椅,側望屋外盛開的芒草「堂食」,飯後走上天台,吸著清新空氣,眺望蓮麻坑村與背面的田園,像體驗嚮往的鄉村生活。

  步回塘肚古道「竹山坳」,右轉上黃茅坑山,多年前試走但路不通行,是日小徑變得相對清晰,但因人跡罕至,所以路標亦幾乎全無,亦有不少橫生樹枝攔路。走至黃茅坑山頂,左邊鐵網後屬堆填區範圍,山坡被削成護土牆,下面乃垃圾最後歸宿地,它們被挖土機等重型機械壓扁,上面有群麻鷹飛翔,尋找未被壓扁的食物。山頂北面海拔233米處有支測量柱,視野開揚,除俯瞰近處的打鼓嶺與蓮麻坑村外,還有一河之隔的深圳羅湖、黃貝嶺、蓮塘一帶無盡高樓,見證兩地發展模式之變遷。

  朝香園圍下山,小徑路況明顯,惟碎石頗多,但接近香園圍時路胚非常模糊,花了一段時間才走對路,再穿墳區直達六年前解禁、仍維持純樸的香園圍村,最耀眼的建築物就是近村口歷史近百年的更樓與一排青磚屋,當中青磚屋仍有人居住,但經過附近應留意村狗。抵達村口,回頭一看,原來香園圍與蓮麻坑村一樣,疫情期間也不便外人進入,打擾了。

  過了六點,天色逐漸轉暗,但再過兩天就是虎年,順便走上附近的白虎山麥景陶碉堡「打卡」預祝。原路折返香園圍村口,再走幾分鐘到達松園下巴士總站,因應口岸落成由打鼓嶺警署延長至此,雖然口岸早在前年八月啟用,但因本地疫情持續不穩,客運設施仍是毫無用武之地。等了一會,乘巴士回粉嶺站,結束大半天禾徑山與黃茅坑山探奇之旅。值得一提,禾徑山、黃茅坑山及香園圍後山也有不少芒草群,尤在夕陽映照下更為美觀。

  沙頭角公路萊洞巴士站起步:





  龍山隧道及長山隧道行政大樓:


  禾徑山路路邊草叢染成灰白色:


  長山古寺:



  香園圍公路橋底寮屋旁排洪閘樓梯上山:





  見上禾徑山之小徑:


  由於地面多浮沙碎石,初段有麻繩作扶手:



  回望坪輋、打鼓嶺鄉郊:






  路邊芒草:


  長山隧道:



  香園圍公路貫穿坪輋及打鼓嶺鄉郊東部:


  新建的皇后山邨,並遙望大帽山:


  粉嶺聯和墟與北面的新發展區:


  遺下的禁區網柱:


  新界東北堆填區:


  路邊植物以崗松與芒萁為主:


  禾徑山頂:



  仰望紅花嶺:



  俯望萬屋邊、萊洞一帶,以及背面八仙嶺郊野公園群峰:



  黃茅坑山及西面山坡的堆填區:


  先下禾徑山坳,再走至石寨下路盡頭的儲泥區:



  北眺深圳梧桐山:


  蓮麻坑村與深處的塘肚山村廢屋:



  這裡是越野車熱點:


  從禾徑山坳下儲泥區,初段植物相當茂密(順道出動樹剪):





  橫過明渠,再走下有大量塌樹斷枝、落葉及雜草的山坡:





  爬下石坡至儲泥區:









  儲泥區停著大量運泥車:


  石寨下路:



  中段右轉往塘肚古道:





  古道部分位置有大塌樹攔路:



  殘留的禁區警告板:


  路邊廢田:


  蓮麻坑河:


  兩層高的塘肚山村石屋,旁邊另有小屋作浴室、廚房:




  客廳環境昏暗:


  二樓的偏廳與三個睡房,但偏廳幾年前掛著的溫度計拆走了:


  大睡房裡有不少與政治有關的書籍:




  看著窗外芒草吃飯,夠享受吧:




  房內遺下的檯燈、牙膏與電話:




  從天台俯瞰蓮麻坑:





  從黃茅坑山下望蓮麻坑村至石寨下路儲泥區:




  黃茅坑山北眺深圳:




  俯視蓮麻坑村:


  蓮麻坑以北、深圳長嶺村邊境耕地:


  南眺紅花嶺與新界東北堆填區護土牆:



  西望打鼓嶺與深圳蓮塘:



  日落照芒草,並側望堆填區:









  垃圾填埋的地方,上有一群麻鷹飛翔:








  日落時分下行至香園圍,接近香園圍時有大量芒草:










  香園圍村水井:


  香園圍村:





  原來疫情下香園圍村不便外人進入:


  白虎山下的深圳蓮塘與香園圍口岸:




  白虎山麥景陶碉堡:





  暮中蓮麻坑路:



  昔日服務口岸地盤工人而建的小吃店與餐廳,現已結業:


  松園下村涼亭與巴士總站,乘車回粉嶺站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