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 1月 25日(六)
路線: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觀景台>觀洞坳>白臘仔>白臘>糧船灣天后宮>西貢萬宜路>大蛇頂(278米)>萬宜水庫西壩>北潭涌【地圖】
天氣:晴
2025年第25天才開始年內首次本地遠足行程,想起漁護署近月在東壩旁建了座新觀景台,讓遊人近眺破邊洲的地質奇觀,然而平時周末到訪東壩一帶的內地遊客實在太多,故此趁農曆新年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遊覽一趟,因相信不少內地人均已回鄉過節,環境較為清靜,亦順道登上西壩旁、糧船灣洲最高的大蛇頂,迎接數日後到來的蛇年。
於西貢市中心乘94號巴士往北潭涌,下年兩點半的班次人流稀少,情況跟兩個月前到訪高流灣乘坐的同一班次情況大相逕庭。到達北潭涌,不需等候就換乘到9A小巴至萬宜水庫東壩,路上路況狹窄,西壩後全為單程路,不時有車輛突然迎頭駛至,司機需要及時把小巴煞停才避免碰撞,相當考驗駕駛技術。下車後循例拍攝東壩與下方的防波堤,中間的池水顯得格外蔚藍清澈,十分迷人,隨而沿小巴總站對面的新建山徑前往破邊洲觀景台,該觀景台啟用不足一個月,需走約一公里步程,先上後落再稍為上行至「靈豬戲水」的岬角,而途中一直有指示牌。
當接近破邊洲觀景台之際,原來指示牌出現「撿豬灣」的地名,所指向的位置為破邊洲觀景台西南面的小石灘,灘背見一片巨大的心形直壁「香港之心」,位置跟遠足界稱謂吻合,雖然地政總署網頁仍未能搜尋到「撿豬灣」的地方,不過也逐漸得到其他政府部門承認。沿山徑前走,可見有兩個以撿豬灣命名的觀景點,當中一號觀景台(較近東壩)的景觀輪廓較清晰。
破邊洲觀景台即在「靈豬戲水」岬角上,從岬角前望高逾40米、從山頂直瀉大海的破邊洲「風琴壁」,該壁由一系列六角柱石組成,兩地之間前身估計為巨型海蝕洞,後來上方岩層重量抵受不住就完全斷開,如今實為自然界地質傑作,估計觀景台亦建在直崖上。現場人流不多,本地人與內地人比例約一半,顯然臨近農曆新年,內地人無暇南下遠足了。
***破邊洲觀景台經白臘、糧船灣天后宮上西貢萬宜路***
原路步回撿豬灣附近路口,再接小路先急上小段至海拔約120米的「觀洞坳」,再於山腰緩降往白臘仔「七重石灘」,接近白臘仔時斜度轉急,而山腰支路非常多,個別支路雖然可通行但植被非常茂密,需要特別留意。白臘仔七重石灘經歷過長年海浪潮汐及颱風風暴潮影響,原有層次感變得不明顯,於灘背小徑夾離破水泥徑往白臘村。
對上一次到訪白臘為前年十月,環境呈度假村模樣,甚至有「教學校」、「圖書館」標示,原來早於2010年,廣州譽德萊教育機構就計劃把白臘改造成國際學校兼提供住宿設施,而教育機構的董事正是白臘的大地主張崇霖,張氏亦持有另一公司「中國新視野」,難怪早前在白臘可見相關標示。由於白臘相當接近郊野公園且擁有豐富生態資源,多年前更見牛群在村內荒廢田野棲息,發展計劃大受環保團體及市民反對,初期亦不獲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批准,近年或受政治氣圍改變影響,發展得以暢順,僅餘另一邊幾幢新建丁屋尚未建好,估計作為度假酒店。
從白臘走村徑,穿過白虎山與平排之間的小坳往糧船灣天后宮,因應剛舉辦過的「西貢海藝術節」,天后宮周邊景觀均已翻新,展示不同藝術品,亦有一些許願牌掛在牆上,該處似乎為西貢東的清泉,許願牌幾無內地遊人相關字跡。隨後穿山腰的糧船灣公立學校,再沿樓梯步上西貢萬宜路,北走萬宜路一段,左接小徑上大蛇頂。
***遊覽大蛇頂及回程***
上大蛇頂初段小徑尚算明顯,但隨高度上升,當到達往北丫頂的支路時路邊植物變得十分茂密,尤其接近大蛇頂山頂測量柱時,路胚近乎完全消失,明顯較過往幾次難走,相信大蛇頂都有好一段日子無人走過,沿途路標也是破舊的,唯一看點在於有零星吊鐘花綻放,與即將到來的蛇年呼應。
大蛇頂測量柱一帶景觀以糧船灣海、深篤門、萬宜水庫東部、大枕蓋、蚺蛇尖為主,然而西南面則被樹叢遮擋。由於時間不早,應付密林時間較預期長,在測量柱停留不到五分鐘就起步向北下山,下山初段路胚不清,甚多似是而非的支路,隨後可清晰看見萬宜水庫西壩、創興水上活動中心至馬鞍山頂之風光。下山後段接入叢林,雖然路況顯得清晰,卻受不少橫生枝葉阻路,感受大蛇頂明顯較過往幾次難走——或許蛇年到來後走訪人數會回升。接入西貢萬宜路時,尚餘一絲暮光,再快步穿西壩往北潭涌,乘巴士結束歲晚大蛇頂迎蛇年之行程,謹祝大家新一年身體健康、出入平安、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蛇運亨通。
西貢天后廟廣場:
天后廟廣場旁還有款舊式路牌:
東壩與下方的防波堤:
南面已是浩瀚的太平洋:
回抵撿豬灣觀景台:
從山腰回眺白臘:
「幻鏡千眼魚」藝術品:
天后廟廣場:
「金龍號」與「銀龍號」龍舟:
銅鐘:
對望北丫村:
萬宜水庫東部景色:
東南眺糧船灣海至太平洋:
西眺馬鞍山郊野公園群山:
日落時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