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 1月 19日(日)
路線:虎地排公交站>沙魚涌海灘>官湖海灘>綠道至迭福路>觀音山公園(大窩口)>金沙大道>英管嶺>水頭沙>南澳灣>南澳富民路>鵝公古村>大鹿港觀景平台>風流坳>西貢村>南西路>鶴藪村>西涌旅遊度假區【地圖】
天氣:陽光普照
是日鯤鵬徑通走行程正式深入大鵬半島,連走第十六至十八段,每段各登上一座山崗,全天走了達42公里,沿途有大量沙灘及度假酒店。行程期間的其中一個特點在於第十七段路邊可近眺香港最東北角的東平洲,兩地相隔不足三公里,正因歷史緣故,遊人無法直接來往兩地之間,景觀上亦顯得有巨大差異。
由於路途遙遠,加上預測是日天晴,故清晨五點十五分就到皇崗口岸,過關後乘計程車往崗廈北地鐵站,再乘坐「晨曦特快」班次到大梅沙觀看日出。「晨曦特快」班次僅非工作日提供服務,於清晨五點半由蛇口半島的灣廈站始發,途經的卅五個地鐵站中只停靠十個,崗廈北乃其中一個停靠站。五點五十六分在崗廈北站上車,六點半到達大梅沙,步入海濱公園靜待日出到來。坳仔上一次到大梅沙看日出才是半年前的事,是次為第二次,基於季節關係,目前的日出方位偏南,較不受東北面的山嶺阻隔,故此七點零八分就見朝陽徐徐從大鵬半島的丘陵後冒出,只比日出時間遲三分鐘。值得一提,上一次日出時分的大梅沙海濱公園尚未開門,但或許目前非泳季,故此可直接走至沙灘,更不時有遊人在游早泳,反而公園旁的觀景台變得空空如也。
***起步及鯤鵬徑第十六段(觀音山公園)***
看完日出,立刻乘公交往大鵬葵涌的虎地排公交站,回走約一、兩分鐘轉入通往沙魚涌的路口,之後進入長約13公里的鯤鵬徑第十六段,首先按指示走近兩公里馬路至沙魚涌海灘,但途中沒有行人路,路邊全為工地,經過時需留意身邊車輛。
沙魚涌為一座小村落(稍後到訪的官湖都如此),穿過牌坊不久就見首支標距柱YK313,由於上回看到的最後一支標距柱為起點路口附近的YK310,換言之YK311與YK312柱不知所終。沙魚涌村的格局像旅遊區,民宿與小吃店林立,之後爬上小段樓梯,繞過山坡及閘口就下達沙魚涌海灘,而閘口前則見YK314柱。於沙灘盡頭處按指示牌上一些樓梯接官湖路往官湖海灘,然而樓梯出口仍被鐵網封住,當然辦法總比困難多,前人早就把鐵網扯開,花了幾分鐘運用自己方法就接入官湖路。
沿官湖路向東前進,在路口右轉穿停車場,下走一段樓梯就到達官湖海灘,期間會經YK315至YK317柱。官湖海灘旅遊區仍在施工,尤其近停車場一段地面仍破破爛爛的,至於YK318柱在海灘背後。穿過官湖村與YK319柱、葵鵬路上的烏泥沖小橋,按指示牌左轉往「金沙大道」方向,此時接入單車綠道,盤旋上行至山腰,至YK329柱後右落葵鵬路,然而綠道初段路況卻不清晰,感覺明顯未修好,至於葵鵬路邊則見YK330柱。
於葵鵬路旁的樹林步道前行至迭福路,隨後橫過迭福路至燃氣廠,在燃氣廠旁的山徑上觀音山公園,入口有點隱蔽難辨,而觀音山公園亦為第十六段唯一的山徑路段,但留意沿途支路頗多,且指示未算充足,需仔細辨認方向。步經觀音山公園「大窩口山」(海拔約175米)下的窩谷,一直可見耕作痕跡,蕉樹散落其中,腳下有小渠貫穿而過,不時要小心穿越有點搖搖欲墜的木製小橋。鯤鵬徑不經大窩口山頂(山頂有座發射站),隨而走森林防火步道,穿「斗米田山塘」落金沙大道,斗米田山塘早於1973年建成,但相信近期翻新過,環境新得有點不可思議。
斗米田山塘往金沙大道有兩道路線,可續走森林防火步道或沿馬路直降而下,翻看網上的鯤鵬徑第十六段軌跡圖,兩路近期均有人走過,難免讓人迷惑,但據知後者出口處會有閘攔阻,於是坳仔走前者,下山梯級的坡度亦非常急,至於標距柱方面,自斗米田山塘前的YK334後,直至金沙大道都沒發現任何標距柱了,儘管出口處標示鯤鵬徑從森林防火步道走來,真的不知在另一邊的馬路還是根本沒有。
鯤鵬徑第十六段最後一小段要先沿金沙大道東北走,然後在「國家基因庫」公交站前U-Turn,穿過金沙大道才到第十六與十七之間的交接點,之後第十七段就沿金沙大道向南直走,真的不明白設計為何如此迂迴曲折。
***鯤鵬徑第十七段(英管嶺與南澳灣)***
鯤鵬徑第十七段長超過17公里,除上落海拔234米的英管嶺外,其餘全為馬路。沿金沙大道一直朝西南走,進入「中信城開金沙灣國際樂園」範圍,路邊亦有座天后宮媽祖廟,隨後於路口左轉,行人路亦開始消失,雖然沿途車流稀少,始終感覺不安全。至YK347標距柱時,行人路重新出現,此時可見多家沿海而建的度假酒店。站在其中一家度假酒店外圍的觀景台,就發現香港最東北角的東平洲近在咫尺,其實在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時,條約把整個大鵬灣(包括東平洲)列入租借範圍,故此出現如此有趣的情景。倘若不是當年的條約,相信東平洲現時將不是奇岩遍布的郊野及歷盡滄桑的村景,而是度假酒店林立的小島,更有天橋連接身處的金沙灣或南澳鎮。
沿金沙路步至盡頭的「雲海山莊」酒店,並於山莊裡覓路上英管嶺,此時先上走一段登山步道,然後接山徑一直爬上英管嶺最高點,路況有點崎嶇且接近山頂時浮沙碎石頗多,與此同時則可背看大鵬半島東部群山(如排牙山)、較場尾等地與大亞灣景色,日後有機會可遊覽一趟。在英管嶺高點短暫停留,就接樓梯直落水頭沙,隨而接入馬路,鯤鵬徑第十七段餘下路段均全為馬路。值得一提,英管嶺山徑沿途均沒發現任何標距柱及相關指示牌,未知是否該段本身不經此地,只是大家「人云亦云」,集體走錯。
接入馬路後,走一段才見YK355標距柱,即有六支標距柱被跳過,隨後沿海濱北路、海濱南路至南澳灣畔的海鮮酒家午飯,享用盛惠九十元的海膽炒飯,在香港同一菜式需二、三百元起跳。飯後先拍攝停滿漁船的南澳灣,隨後按「鵝公村」指示牌,接南澳富民路一直南行,過了「洋疇灣花園」感覺像進入深山,地勢逐漸上行至海拔約150米、鯤鵬徑第十七段終點的鵝公村,行人路也在半途消失。第十七段最後一支標距柱為YK374,所有標距柱均豎刻在路牌、燈柱、欄杆等物件,易被錯過。從接入馬路後至終點,坳仔沒能看到YK371與YK373兩支柱。
***鯤鵬徑第十八段及完程***
鵝公村為鯤鵬徑第十七與十八段之交接點,該村若有若無,路邊只看到一座被關著的兩層高屋宅,以及前方像城牆的堤垣,真的不知村裡其他屋宅在哪。留意到鵝公村後的馬路已屬「掘頭路」,撤退不易,趁有時間就續走長約10公里的第十八段,沒想到路口有座更亭,進場時需登記姓名、電話等資料,坳仔還被保安說太晚出發(當時為三點廿五分,保安不知說三點還是三點半就「封山」)。
過了YK375柱及兩層高屋宅,就沿「大鹿港觀景平台」先上後落,沿途均為寬敞泥徑。大鹿港觀景平台在YK380柱後、YK381柱旁,但貌似無特別景觀可賞,眼前只見一片浩瀚大海,未能眺望香港西貢的陸地。隨後接入山徑,登上「紅花嶺」與「頭崖頂」之間的「風流坳」,部分位置腳下石板充足,像昔日古道樣子。風流坳所在地有支YK383標距柱,隨而向東急降西貢村,路況甚為崎嶇,個別位置需在石崖上經過,但全有欄杆保護。
當到達YK385柱,再前走幾步就進入西貢村。「西貢」的地方名字,除香港、越南之外原來深圳都有,據聞該村常見彩虹,形似天虹在河涌吸水而得名。穿過西貢村,感覺像偏遠農村,人煙稀少,不見村民蹤跡,亦沒發現任何餐廳或商店,深處部分屋宅更已荒廢,而離開時則見座「譚仙古廟」( 供奉海神譚公)。
鯤鵬徑餘下路段均為馬路,沿南西路向東北走,經過南社、格田、沙崗村外圍,就繞經鶴藪村往西涌旅遊度假區。大鵬半島一帶實在有太多地方名字與香港「同名同姓」,先是第十六段的「大窩口」,然後第十八段的「紅花嶺」、山下的「西貢」與半小時步程外的「鶴藪」均是香港著名的郊遊地點,還有下回將經過的「東涌」。經過鶴藪村外圍,驚見入口牌匾與某家酒店所在的「鶴藪中心」的英文譯音變成「Hoktau」,加上旁邊帶肥料氣味的菜田,頓時有種很奇特的親切感。再走近半小時,即到達西涌旅遊度假區,亦為鯤鵬徑第十八與十九段之間的交接點,第十八段最後一支標距柱為YK394,至於交接點的YK395柱已屬第十九段。由於當時的西涌旅遊度假區已無公交車離開(要步回鶴藪村),故此直接Call車至錦龍站,再乘地鐵14號線歸途,計及路上的擠塞,車程需要近一個半小時,車資更高達130元。按照進度,相信只餘一次就完成長達二百公里、合共廿段的鯤鵬徑了。
清晨五點多乘「皇巴」往皇崗口岸:
崗廈北站乘「晨犧特快」班次直往大梅沙:
從大梅沙沙灘隱約可見梅沙尖:
日出將至,灘上有不少遊人在等候:
七點零八分,太陽徐徐從東南面升起:
願望塔旁的旭日初升:
沙魚涌牌坊:
客棧及小吃店林立的沙魚涌:
早上八點半幾乎無人的沙魚涌海灘:
官湖海灘與灘後的YK318標距柱:
葵鵬路旁的樹林步道前行至迭福路:
森林防火步道:
接入金沙大道:
左轉,穿「中信城開金沙灣伴山壹號公寓」:
近眺東平洲:
石堆繞過:
英管嶺山頂有座「水頭煙墩」:
從水頭沙直往南澳灣午飯,沿途經過YK355至YK358柱:
YK359柱就在南澳灣海鮮酒家外:
南澳灣外停放的漁船:
沿「鵝公村」指示一直走南澳富民路上山:
風流坳:
沿西貢村方向下山,部分位置需在石崖上經過,路況頗崎嶇:
YK386柱在西貢村裡:
譚仙古廟:
菜田:
鶴藪五路、鶴藪一橋:
14號線錦龍地鐵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