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6年10月28日星期五

園來園去迎新桂



  日期:2016年 10月23日(日)
  路線:擔水坑-墳區上伯公坳警崗-水管路落圍網邊-新桂田-下橫山路往蓮麻坑村-香園圍-坪洋-坪輋(新手不宜)地圖
  天氣:雲,後轉有陣雨

  是日跟隨遠足隊的路標,再遊紅花嶺北麓的新桂田邊陲迷蹤地帶,但不是去甚麼的機鎗堡、英軍瞭望台、營房、蓮麻坑礦場及礦洞等「著名」景點,而是經一些相當稀奇古怪的路線探索礦山一帶的另類建築物,沿途超過八成位置在過往旅程中從未到過,所以別有新鮮感,大致是只要有路的地方,都要盡量「親近」禁區圍網邊。幾天前先後經歷過N年一遇的十月黑雨兼八號風球,累積雨量達五百毫米,使山頭充滿著濕泥,難度無疑更為增加。

  請注意:紅花嶺、新桂田及蓮麻坑一帶的山徑支路很多且相當崎嶇,遊人應加倍謹慎,體力及準備不足者不宜,並強烈建議把手機中的GPS訊號保持開啟。

  坳仔新開的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ktamauhiking

  十一點半在擔水坑起步,在村裡轉左,一邊上山一邊穿過群村後的墳區,那裡本來是一大片梯田,不過因梯田荒廢,且背山(紅花嶺山脊線)面水(沙頭角海),無疑變成原居民先人的葬身之地了。山徑轉為崎嶇及斜度增加,半小時後到電塔底,是日濕度高,所以要在電塔底稍休,並回望沙頭角一帶的風光。電塔底正進行工程,工人甚至走上二百餘米崎嶇山路,放下多支大蒸餾水讓他們補充水份,真是辛苦了。休後轉入林中,之後是一段窄如棧道的橫山路,下面已是直直泥坡,且腳下的泥土仍是濕滑,行進時要非常謹慎。

  穿過上瞭望台的明顯小徑,之後經一段橫山徑微上往伯公坳麥景陶碉堡,這已是全日較好走的一段。對上一次到伯公坳碉堡時正是年初近六十年來最寒冷的一天,事隔九個月,碉堡左邊已有很多引路帶,真是意想不到,相信蓮麻坑村的解禁吸引大量遠足隊到礦洞附近尋幽。引路帶引至一片水管斜坡,斜度較高且雨後泥濘相當滑腳,連站都站不穩,有樹扶樹,細步找安全落腳點而下,盡量不要玩滑梯,途經一個泵房,半小時後直落至圍網邊,那裡已有一些人工設施,我們正從護土牆上的通道而過。

  步經護土牆,很快繞入伯公坳的內彎澗道,連場大雨後水量充盈,附近岩面還有濕滑青苔,更要下降一座小岩壁,必須加倍小心。過了內彎就經網邊直往新桂田左坑附近的「左昭右穆」大墳,四年前因山上忽然大霧,結果誤闖新桂田,再摸黑經圍網邊往沙頭角,那段圍網邊其實只是當日的三分一路程。

  「左昭右穆」附近的雜草林已被清除過,去年那裡的水泥路還是一道不明顯的路胚,那時更是全年雜草藤蔓最少的二月,現時植物生長旺季剛過,卻變成了康莊大道,如果他們也肯到其他地區幫忙,把幾近湮沒的古道(如谷埔至尖光峒坳)重新打通就好了。探過「左昭右穆」大墳,就穿新桂田左坑之上往荒廢的新桂田村,為避開左坑的沼澤及水漥,大隊「建議」的穿越方法是踩著水管,抓著圍網而行。

  到新桂田村,村裡的面貌與前幾次走過的截然不同,眼前所見有最少三所廢鐵皮屋及一些豬圈,其中唯一完整的鐵皮屋,最少屬兩房一廳間隔,二樓應已塌下了,更有一台冷氣機,而裡面的日曆停留在2002年,換言之只荒廢了14年,相信當時該村還是在邊界內圍的,如果14年間那裡的圍網界線沒變,那麼該村當時已是「孤島」,肯定住不了人,現時主人想回來住也住不了,任由屋子及內部擺設被大自然吞噬,屋內地面亦變成一片泥濘。

  又回到鐵網邊,穿過一片廢田沼澤地往Tower 10荒廢警崗,警崗處即係蓮麻坑礦場底附近,接著經礦場樓梯而上。轉往右邊小徑,又是一道很舒服的平路,旁邊不時有些破爛的礦務設施,忽然傳來一陣涼風,原來蓮麻坑二號礦洞就在身邊,礦洞內冬暖夏涼,如不是有不明豎井及其他危險,環境上確是個理想的避難所。廿分鐘後,接樓梯落蓮麻坑村,還保持著一份樸靜。

  蓮麻坑村年初起雖然不屬禁區,不過村前蓮麻坑路倒是有個小型口岸「國際橋」(對面為深圳長嶺村,長嶺村村民在蓮麻坑或有祖地,所以村民朝八晚六期間可過境耕種),為防非法出入境,所以那段蓮麻坑路還屬禁區,在可見將來亦難以「解禁」,只能朝邊界圍網外圍崎嶇山路出十二號警崗,即白虎山附近、蓮麻坑路東端禁區口前面。二月尾此段路走過一次,當時為盡量貼近圍網,是日則穿過橫瀝廢田區後上「嚤囉樓山」(157米)山坳,再接樹林地帶落警崗旁,或許泥土已被踏得平整緣故,浮沙碎石明顯較少。

  到警崗後山路在此完畢,接著沿馬路略探香園圍村的碉樓,再接九曲十三彎村徑經松園下、東風坳、龍尾頂、坪洋出坪輋完成,中途村屋眾多,所以要慎防惡犬。穿過坪洋期間順道經一片白茅田,初夏時,吸引大量市民到此留影,現在雖然不是賞茅季節,但有對新人在此攝婚紗相,正值日落時分,十分浪漫,惟附近原居民的墳頭頗多,看來有點煞風景了。

  是日亦為觀塘線延線的通車日,故在行程結束後順道探遊何文田及黃埔兩個新站,其中何文田站深達八層,從最低層的觀塘線月台至A3出口更超過五百級樓梯,幾年後將成沙中線的轉車站;黃埔站則變成觀塘線的西面終點站,受地下空間所限,只設一個月台,在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及星期六、假日日間,另有一半班次以何文田站為尾站,到站時所有乘客都需下車。

  擔水坑下車:



  左轉穿墳區:




  沙頭角群村的梯田:






  梧桐山藏在雲霧中:


  沙頭角區:


  沙頭角邨與碼頭:



  下望境內沙頭角最東北面的三角網測站:


  潮退:


  電塔下的工地,有水補給:







  還以為下面有人,原來只是桶子而已:


  崎嶇橫山路接主要小徑:





  望向伯公坳麥景陶碉堡:


  橫山路往伯公坳碉堡:




  草叢處轉右(左轉經橫山徑直過新桂田):



  廢置的邊界射燈:


  伯公坳麥景陶碉堡:



  上望440山頭:


  警崗左面的新闢小徑直落圍網邊,這裡歧路相當多,路標亦甚零散,很易迷途,中途經過一座泵房:












  還有蛇的蠕動痕跡:


  到達圍網邊,柱子為85號,還有53支柱才到新桂田右坑礦場底:




  大雨過後路面濕滑:



  在護土牆上通過:







  流經伯公坳的澗道:





  這處要很小心的下降:



  闖過一小段荊棘林:


  泥沼:


  沿網邊直往新桂田左坑附近的「左昭右穆」大墳:









  新桂田左坑附近的明顯水泥徑:


  廢屋:



  廢田:




  背靠梧桐山的「左昭右穆」大墳:





  橫越新桂田左坑:





  馬路有塌方:



  左坑附近的125號柱:



  新桂田的荒廢鐵皮屋,屋前有爐灶、豬圈:







  內進參觀:







  左右兩所睡房:



  風扇:




  老式電話:


  屋內的時光停留在2002年:


  時光停留在六點四十五分:


  寮屋標記:


  房間擺設:




  電箱:



  冷氣機:



  棄在屋外的棉被:


  旁邊另有兩所已塌下的鐵皮屋,旁邊乃133號柱:





  新桂田的廢田,上望礦山麥景陶碉堡:







  到新桂田右坑旁的廢置Tower 10警崗:




   樓梯經礦場附近:



  回望新桂田:



  朝右轉走橫山徑,途經一些已廢棄的礦場辦公設施:








  微雨下的梧桐山:


  隱秘的蓮麻坑礦場二號洞:



  這處的樹幹都是扭曲的,感覺有趣但亦有點可怕:


  荒廢圍欄:




  前望黃茅坑山、嚤囉樓山(157米):


  三點鐘下達蓮麻坑村:









  蓮麻坑村廢田:


  邊界網前左轉山路而上:



  廢屋:



  橫瀝廢田區:


  高度比人還高的茅草:



  上嚤囉樓山坳途中回望新桂田、蓮麻坑及深圳長嶺:






  蓮麻坑村的梯田:


  在小雨中上山:



  嚤囉樓山坳:


  望向深圳蓮塘:


  轉落十二號警崗附近:






  漁護署認可農場:



  香園圍涼亭:


  前望黃茅坑山及堆填區:


  雨後魚鱗天:


  香園圍碉樓:



  松園下村:




  「筷子路」往東風坳附近:


  黃茅坑山與梧桐山:



  打鼓嶺區:


  廢棄雞場:



  經香園圍至坪輋的村徑時要小心惡狗:






  東風坳附近:


  旁邊山崗乃龍尾頂:




  魚鱗天:


  坪洋白茅林與日落:











  坪洋公立學校:


  坪輋九記士多:


  觀塘線西行方向隔班以何文田作尾站:




  何文田站月台:



  以何文田為尾站的列車,到站時將不載客:


  車站街道圖與樓層圖:





  沙中線的預留月台:


  何文田站大堂:



  往來大堂至月台的樓梯達五層,共163級:



  啟用首天,其中一道幕門就壞了:


   另一列車正在站後等候調頭:


  黃埔站月台:





  黃埔站C/D出口所在的大堂:



  黃埔站街道圖:



  月台大部分位置都有壁畫,顯出紅磡、何文田區的歷史與文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