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1年9月5日星期日

鶴咀邊陲之短遊


  日期:2021年 8月 25日(三)
  路線:鶴咀道巴士站>鶴咀下村>鶴咀機鎗堡>鶴咀村更樓、北帝廟>鶴咀山(原路折返鶴咀村)>鶴咀道巴士站
  天氣:間中有陽光及驟雨

  由於鶴咀山過去從未走過,於是是日午後閒遊一趟,包括附近同樣沒走過的鶴咀機鎗堡以及鶴咀村更樓、北帝廟,遺憾因意料之外的大雨放棄探索連接石澳與鶴咀山頂之間的「波板脊」

  往來石澳筲箕灣的9號巴士為平日唯一途經鶴咀道之公共交通工具(周末部分時間另有X9巴士往來中環),路線幾乎完全重疊之紅色小巴約在外面約三百米之石澳道經過。乘車時突然下起大雨,才下車雨停了,太陽重現。沿鶴咀道南行,地勢雖然平坦,雨水因烈日照射迅速蒸發,感到十分悶熱。發現有小徑西下石礦場遺址,惟路況看似相當崎嶇,且遊記甚少,留待日後有緣再探。

  鶴咀村右轉接小徑直降機鎗堡遺址,葉片仍充滿雨水,下行不久就弄至全身濕透,期間又遇上另一場意料之外的大雨,只在十餘分鐘前發展,要在樹林暫避一會。最終穿越完全荒廢的鶴咀下村,隨即走至鶴咀半島西南岸、前臨大潭灣的機鎗堡(原稱鶴咀炮台)遺址,編號PB33a。鶴咀炮台始建於1939年,隸屬東海岸射擊指揮部,原設指揮塔、探射燈、火藥地庫、瞭望台、機鎗堡及兩口由皇家海軍提供之四吋口徑大炮,義勇軍團第一炮兵連駐守,兩年後日軍步步進迫,被守軍自行破壞,他們並撤往赤柱至投降止。現時僅存的炮台痕跡,大概只有機鎗堡下層,上層已明顯毀爛。

  剛才的積雨雲像只迎著坳仔而至,才抵達海岸、雨後不到十分鐘,上空的積雨雲就快速消散。在機鎗堡內外享受拍攝時光,順道讓身上的雨水隨陽光蒸發,然後原路折返鶴咀村。既然鶴咀路盡頭的大學海洋研究所之鯨魚骨標本、「雷音洞」等景點在三年前走過,考慮時間問題,是日棄走,先深入觀看村裡的更樓與北帝廟。鶴咀村屬歷史悠久的客家村落,百多年前為防範海盜修建更樓,以花崗岩構成,現屬二級歷史建築物;至於北帝廟則較隱蔽,歷史亦不詳。

  尚有時間就上鶴咀山,最高點達海拔327米,環境空曠及附近沒其他更高的山崗,所以設無線電發射站與山頂的衛星通訊站,但發現無線電發射站後之馬路已是禁區,相信上山頂就要選擇旁邊的繞道了。最後原路下鶴咀村,並沿鶴咀道步回巴士站結束午後之鶴咀邊陲之短遊。

  鶴咀道巴士站所在的迴旋處:


  鶴咀道俯瞰石礦場遺址與大潭灣:






  上鶴咀山之路口:


  鶴咀村口右轉小徑下機鎗堡遺址:






  已廢棄的鶴咀下村:



  位處鶴咀半島西南岸、前臨大潭灣的機鎗堡遺址:







  機鎗堡分兩層,上層幾乎全毀:


  機鎗堡外望大潭灣:





  部分遊人搬來石塊方便爬上上層:


  毀爛的上層,如今成天窗:



  從不同角度拍攝機鎗堡遺址:







  雨後的岸中湖:


  清澈的海水:


  鶴咀村:



  鶴咀更樓與北帝廟:





  沿馬路踏上鶴咀山:


  俯瞰螺洲、蒲台島:


  回望鶴咀村與更樓:


  鶴咀高頻無線電發射站:



  遠處驟雨中的彩虹:




  港島西南部的驟雨:


  鶴咀半島之黃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