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2年11月14日星期一

鐵矢南脊鰲魚頭


  日期:2022年 11月 13日(日)
  路線:亞公灣巴士站>早禾路>鐵矢山(240米)>黃毛應>石坑圍>石坑坳>榕樹澳>鰲魚頭(廢屋群)>榕樹澳>嶂上>逆走麥理浩徑第三段>北潭坳地圖
  天氣:陽光普照

  鐵矢山位處西貢大網仔以西,乃長山、太墩外另一座可近觀西貢海的山崗,過往幾次到訪都只在北脊原路上落,是日就試由早禾路取南脊上山頂。走完鐵矢山,就轉往榕樹澳西北面的鰲魚頭,嘗試探索海拔七十餘米的小山咀,官方地圖顯示該處有測量柱,並參觀入口的一些廢屋。另外,因防疫措施暫停近三年半的西貢龍舟競渡,是日成功復辦,站在兩公里半外的鐵矢山頂,除聽到陣陣鼓聲,更攝到龍舟衝線一刻,實屬行程的一大特別之處。

  九點左右到達西貢碼頭旁的巴士總站,感覺到陣陣熱鬧,因為龍舟比賽在進行中。扒龍舟為大中華沿海地區流行數千年的習俗,與端午節密不可分,據聞出於崇拜龍圖騰的百越族,而端午節扒船可驅走瘟疫與災害,兩者結合就成龍舟了。龍舟一般分巡遊或競渡形式,於本地除大澳以「遊涌」作巡遊外,大部分都屬競渡,以最快者勝出,珠三角地區的龍舟巡遊形式亦各有不同,例如會燃放鞭炮或與對方互相潑水等。本地多個沿海地方都有龍舟活動,集中在端午節正日,尤以漁民社區如香港仔、赤柱、大澳、屯門青山灣、西貢、大埔等,反而維港範圍(即港島北、九龍及荃灣新市鎮一帶水域)甚少,可能因市區發展,環境不適合而逐漸消失了。有趣的是,沙田雖然非大型漁民社區,卻成本地最具代表性賽場,大致因交通便捷且有廣闊的城門河。

  西貢區擁有大量水域,無疑是漁民聚居的地方,每年端午節龍舟競渡當然少不了,細心留意西貢鄉委會的標誌更有個龍舟圖案,足以說明龍舟於西貢的影響力。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避免病毒傳播,龍舟賽連續暫停兩年。是年年初大規模爆發的第五波疫情,賽事當然繼續無法如期於端午節舉行,隨後因反覆鬆綁的防疫措施,據知已兩度延期,最終於立冬後的星期日復辦,連主辦機構都換了。「冬天」的龍舟賽,感覺絕不合時,但碰上「冬老虎」發威,突然變得潮濕炎熱的一天,似乎是冥冥中的好天氣。事隔近三年半,龍舟賽重現西貢海面,健兒表情甚雀躍興奮,表現依然發揮得很好,加上現場觀眾的反應,疫情至今的不安鬱悶感一掃而空,2022年11月絕對是本地的「復常月」,再過幾天連關閉兩年多的官方露營地點也重開了,除出入境、居住大廈強制檢測或成為確診者外,基本上感受不到防疫措施帶來的影響了,哪怕確診數字仍徘徊在每日五、六千,最多口罩依然維持像褲子的角色,在公眾地方仍要戴上。

  觀賽約一小時,至十點離開,乘94號巴士至亞公灣起步。先沿仁義路(大網仔谷群村主要道路)上行小段,再左轉進入早禾路,至接近早禾居時會見鐵矢山南脊之入口,有少量樓梯記認。入口樓梯有處受塌樹阻塞,需低身面過;中段景觀轉為開揚但坡度頗大,能俯瞰大網仔以西半山林立的洋房、別墅及獨立屋,並以早禾居規模為甚,合共78座獨立屋。末段路況恰巧與中段相反,平緩但景觀欠奉、歧路稍多、植物頗密,然而向山頂進發就沒問題。最終在踏進十一點前幾分鐘到達鐵矢山頂測量柱,不過可能風力微弱加上溫度突然上升,烈日曝曬下頗為炎熱,感覺近期有個規律,就是冷空氣來得特別準時,幾乎每次逢星期一早上報到,周初秋高氣爽,周末又回復夏日天氣,對遠足者似乎並不理想,不過玩水上活動的倒可多乘幾次「尾班車」。

  從鐵矢山頂觀看西貢海近西貢墟的群島風光,以羊洲最接近西貢墟,黃竹灣海面亦有多個無名小島,在潮退下更形成沙堤互相連接。聽著龍舟賽鼓聲大休,可惜空氣質素頗差,比賽場面看不清楚,似乎端午節通常擁有高能見度的天氣下才較佳。半小時後才經北脊下行,路況較兩年前明顯得多,不過植物卻有少許水珠,小徑亦有少許滑,似乎前一晚非常潮濕,加上Dew Point上升,樹林裡的水份還沒及蒸發。穿過山坳,走一段古道抵達黃毛應村,現時規模細小,貌似很平凡的山村,不過二戰時卻是軍事據點,當時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抗日游擊隊)在村裡的天主教玫瑰小堂設立。

  離開黃毛應,下行武英路,再經仁義路深入石坑圍村。石坑圍規模極小,僅一、兩座村屋,之後朝澗畔山徑緩上石坑坳(麥徑三段雞公山與雷打石山之間的山坳),感覺路況不宜於盛夏雨水頻繁的日子走訪。於石坑坳向雷打石方向僅一分鐘步程處轉下榕樹澳,有趣的是下面卻沒指示牌(石坑圍亦一樣),似乎純粹作為麥徑三段的退出點。穿過榕樹澳村向深涌方向前進,距離約十分鐘步程的海角有地名為鰲魚頭,該處原有小村,少量寮屋散落海角或稍深處的淺谷,除海角的「來記士多」於周末及假期服務遠足者外,其他寮屋均已完全荒廢且破爛,行政上已歸榕樹澳村。在鰲魚頭村東北面山咀海拔七十餘米的山咀有測量柱(編號4006.03),八月曾試探一趟,官方地圖顯示有兩路上山頂,西路入口已湮沒,東路入口於廢屋旁且略為明顯。當時上了超過三分二,前路不明而撤退。是日依然失敗,而且「成績」更差,主要是上山口佈滿盛放的淡竹葉種子,密度極其誇張,坳仔更沒看過如此粗大的莖幹,可能因該處依然潮濕溫暖,延長了播種時期,反而在石坑圍至石坑坳的淡竹葉均已大致凋謝。只上了幾步,褲上就黏著大量淡竹葉種子,既然如此再找天探索吧,順道看看村裡一些荒廢寮屋內部,部分寮屋往日應用作存放農具甚至養豬、養雞,某屋仍擺著大量未燃燒的木柴。

  鰲魚頭村士多亦是坳仔的補給熱點,食物種類較多元化之餘,環境亦寬敞舒適,縱使價位稍高,相對上「值回票價」。感覺上西貢郊區的士多沒如「大東北」的三椏、荔枝窩等地方充滿壓迫感,假日中午繁忙時段大東北郊區每家士多都近乎人貼人,未知是否地方所限,還是村民文化上的區別,觀感上更熱鬧一點?吃過午飯後,折返榕樹澳村,就直接經「天梯」急登嶂上,天梯全屬水泥徑直至嶂上西端的坳門為止,早年乃嶂上村民出入要道。假日黃昏的嶂上村士多已關門,旁為已停辦的「博愛公立學校」,校舍已歸漁護署設施,裡面放著年度嶂上登山節的物資。登山節在每年首個星期日上午以嘉年華形式舉行,各支老牌遠足隊及贊助機構、相關政府部門齊集士多前草坪,那是嶂上全年最熱鬧的一天。然而,由於防疫措施關係,去年及是年登山節只能象徵式舉行,但估計翌年登山節可復常,校舍大門亦貼上相關通告。夜幕低垂,逆走麥徑三段,至牛耳石山旁天色幾近全黑,然而暮色仍頗具美感,最終急降北潭坳,結束「冬老虎」下豐富行程。

  西貢墟龍舟競渡禮台與成績公佈板:



  龍舟賽下的西貢海濱長廊:




  龍舟賽:













  放著浮泡之處乃終點:


  亞公灣巴士站起步,先沿仁義路步行小段,此處已可仰望鐵矢山:



  左轉至接近早禾居時,經樓梯及陡斜小徑上鐵矢山:





  中段近觀大網仔以西半山的洋化及別墅:




  早禾居:



  早禾居前臨西貢海,海上遊艇處處:



  眺望西貢墟、龍舟衝線及完成一刻:




  鐵矢山測量柱:




  西貢海至西貢墟:



  海上的小島退潮下露出泥灘甚至互相連接:




  龍舟賽下的西貢碼頭:





  西貢墟以北的沙下沙灘:


  海上面績細小的垃圾洲與稍近的大洲(羊洲在圖左,沒攝得全島):


  黃竹灣村:


  雷打石山與半山中的坪墩村:



  側望太墩:


  鐵矢山北脊小徑及已失去位置座標的木牌:



  昂窩往來黃毛應的古道:


  黃毛應村:






  武英路:


  左轉接仁義路,穿石坑圍村上石坑坳:






  石坑坳的M062標距柱:


  石坑坳旁有山徑下榕樹澳:





  榕樹澳村屬大埔區,卻擺了西貢民政事務處的廣告:


  榕樹澳紅樹林海岸:



  破落村徑往鰲魚頭村東部廢屋:




  雖然有舊路標,惟淡竹葉種子極多:




  鰲魚頭村東部「華廈」廢屋內部及前面的疑似豬場痕跡,亦有大量未燃燒的木柴:

















  褲上黏著不少淡竹葉種子(已清除不少):


  鰲魚頭村西部廢屋,過往已探過幾次:



  連接榕樹澳與嶂上的天梯:


  坳門:


  嶂上士多前的草坪牛常在:


  嶂上博愛公立學校校舍:





  嶂上士多前的路口:


  牛耳石山見深暮下的馬鞍山:





  近處稍突出的牛耳石山:


  夜中黃石碼頭附近:


  北潭坳路牌:


  北潭坳村口新垃圾站:


  荃灣線油麻地站列車發生嚴重事故,大半段服務需暫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