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
十月的最後一天,原本計劃重遊梧桐寨瀑布群,不過晚了起步,最終又是一個平凡的旅程,但中段走了「肥佬麥」上四方山坳的捷徑,印象中超過五年沒走過。
從荃灣站往愉景新城的天橋中段右轉,穿過路軌上的密封天橋,橫過荃錦公路就是上城門引水道的樓梯,樓梯斜度本來均等不高,然而要一口氣爬上866級至海拔約二百米的引水道,環境亦難以透風,每次上行時都感到有點吃力,當然夏天會更難受。抵達引水道的地上刻著很大的866數字,如此大字像表示那人的興奮及雀躍,但在引水道望下去,會變成有「998」級樓梯,原來數字其實很有趣(更有趣的是有些數字旋轉180度看依然一樣,例如689)。
東走小段引水道,之後又沿719級樓梯上芙蓉山頂附近的郊遊場地,不過環境變得透風,相對不太難受,由荃灣站起計已上了約1600級樓梯。此後上山路不多,十分鐘後抵達龍門郊遊徑入口,郊遊徑長約五公里半,終點在城門水塘,除近城門水塘約一公里屬下山樓梯外,其餘都在大帽山南面海拔320至410米的山腰上上落落。因路況大致良好,只在在溪澗位置較為崎嶇,一直用頗高的速度前進,走了四分三到達郊遊徑最高點,在此鑽進小徑繼續上山,但幾分鐘後又回復寬敞,因為是往「大城石澗徑」的捷徑。
「大城石澗徑」並非正式的遠足徑,那段從龍門郊遊徑經禾秧山東面山腰往「肥佬麥」,再經四方山東南面山腰往鉛礦坳,雖然漁護署在少量位置放置指示牌及路況明顯,不過從未為該山徑冠名。中段橫過大城石澗的「肥佬麥」時,踏腳位置並不平坦,所以要加倍小心,至於澗道巨石上刻著的「肥佬麥」三字,亦因時間演變逐漸褪色(據說那地稱為「肥佬麥」,就因巨石上的三字)。順利穿越澗道,在廢棄的古道繼續上行,古道經過的地方是百年前「南房肚村」範圍,乃當年「城門八村」之一,但地勢非常偏僻,高達海拔480米,相信村民生活異常艱苦,現時廢屋殘片全失,據坳仔所知全港只有「四方山村」地勢更高(海拔約520米,遊人探畢梧桐寨瀑布群上大帽山或環繞一圈時,必會經過其廢屋)。
在南房肚村遺址步上四方山坳,前段會經過一些田乪,亦有小段疑似旱澗,甚至發現有古道遺跡,從走過的路線推斷,估計城門水塘有古道經芙蓉山村(龍泉谷附近)、虎蹤徑、南房肚村上四方山坳,最終通往地勢稍低的四方山村,當中南房肚上四方山坳段因失修和遊人稀少,古道破落兼變成一片密林,至於後段密林與五年前相比,路胚變得頗為明顯,記得當時野草長得很高,也極難看到前路。
離入黑只有半小時,身在四方山,最快捷的方法是下梧桐寨村,但不適宜繼續遊覽瀑布群,於是在竹林後面的明顯路口處時,選擇左方山徑急降萬德苑,該段山徑樓梯高度極高,像大嶼山黃龍坑郊遊徑般,下了大半雙腿感覺疲乏和抽動。抵達萬德苑,最後沿村徑穿過梧桐寨村,步回林錦公路梧桐寨巴士站結束半天兼十月的行程。因十月節日甚多,而且分別落在星期一、四和五,加上周末與假期天氣良好,遠足日數達十二天,屬單月之最。
從荃灣站往愉景新城的天橋中段右轉,穿過路軌上的密封天橋,再上866級樓梯至引水道:
大城石澗中段的「肥佬麥」:
竹林地帶:
日落前半小時的大帽山頂:
古道狀路況:
走完樓梯,已近郊野公園出口:
梧桐寨村其實在林村谷地勢較高之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