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1年9月21日星期二

慈雲大佬觀飛鵝


  日期:2021年 9月 18日(六)
  路線:黃大仙站>沙田坳道>慈正邨>慈觀古道>吊草岩>繞道上大老山頂>飛鵝山道觀景台>象山>飛鵝山>百花林>大藍湖>蠔涌
  天氣:晴,間中多雲

  是日下午隨意走走九龍東與飛鵝山一帶,包括連接慈正邨與吊草岩的「慈觀古道」、完全被忽略的大老山頂,以及年內首度登上的飛鵝山頂。臨近秋分,日照時間明顯縮短,雖然山下仍如盛夏潮濕悶熱,山上當風處卻有陣陣涼風吹拂,逐漸感受到秋意。

  黃大仙站外正是著名的黃大仙祠,由於今年適逢嗇色園成立一百周年,並慶祝中秋節及農曆八月廿三的黃大仙師寶誕,會舉辦為期一星期的花燈廟會,是日為會期首天,包拮大量表演節目與攤位遊戲,當然少不了五彩繽紛的花燈。在園內略作參觀就離開,隨即經沙田坳道上慈正邨,慈觀古道(連接慈正邨與觀坪路近觀音山村)入口藏在慈正邨背後山坡,但沒明顯標示,路況凌亂,只見山邊「太陰娘娘廟」和周邊已拆卸的寮屋區通道。古道下段貌似已改道,只見大量由附近居民自行修建之樓梯,而上段石塊保存得相當完好,整體斜度尚算均等,不算很高,大半小時走至慈雲山與大老山之間的山坳「吊草岩」,有多道分支馬路通往慈雲山頂的發射站、觀音山村及附近多座寮屋。

  從黃大仙上慈正邨時陽光普照,儼如六、七月盛夏,不過上行至慈觀古道高處開始感到不太熱。不想走馬路,朝東北捷徑直往麥徑五段,名曰「大老山古道」,會步經馬路盡頭的寮屋,更聽到收音機聲,顯示有人居住,不過屋外沒有車,究竟屋主如何外出購物又是個好問題。

  接回麥徑五段後立即向大老山方向上行,接近飛鵝山道時會見大老山警崗以西的破舊馬路與不明廢棄圍牆,發現左方有繫上路標之小徑,想著是否可上大老山頂一帶,先探索一下。附近植物仍有少量日內下過雨的水滴,小徑路胚雖明顯,環境卻頗惡劣,多種枝葉帶刺的植物混在一起、不起眼的蜘蛛網攔在植物間、蚊子及小蜂在身邊上演大合奏、還有惱人的淡竹葉已經粉墨登場(一般十月下半月為高峰,可能那裡海拔高,提早轉涼下率先出場)。查看GPS地圖,貌似純粹一道荒僻的繞道下較低處的麥徑五段,如果確實為繞道,為何開設實在耐人尋味,可能純粹好玩一點罷了,不過折返廢棄圍牆時,褲上已黏了一些淡竹葉種子,還感到陣陣痕癢,可能被蚊叮過。

  稍為下行至飛鵝山道,之後就沿馬路上山,取捷徑直上大老山頂(海拔579米)雷達站外圍。雷達站以東有道小崖,記得九年前參加學校歷奇活動時爬下去。站在外圍平台,吹著陣陣清爽的東風,觀看東洋山、黃牛山、飛鵝山等馬鞍山郊野公園南部山嶺,以及深藏高地窩谷的基維爾營地與茂草岩村。順帶走至雷達站稍西面的警崗,當然不讓外人進入,旁邊也沒有小徑直往麥徑五段。

  於飛鵝山道觀景台旁上象山、飛鵝山兩峰,象山高585米而飛鵝山高603米,後者更屬九龍一帶最高山峰,環境空曠,多處可目睹其充滿氣勢的山體,山頂附近相對平坦的地勢亦有多座發射站與無線電站進駐。上象山的斜度頗高,加上象山由多達五座山崗構成,且地面亂石甚多及當前植物茂密,感覺很漫長。靠近飛鵝山頂路況轉佳,亂石數量減少,才一公里半距離也要花近一小時走完。五點半,隨山上氣溫稍降,飛鵝山頂雲霧稍多,視野大打折扣,循例攝過姆張相片,朝東面長樓梯急降飛鵝山道近百花林。值得一提,是日選用的東路與北路已是上落飛鵝山頂相對最安全的方法,西路(倚天脊)往扎山道、南路(自殺崖一帶)往茶寮坳難度更大,兩者之間險地稱之「鵝肚」,方位正好覆蓋大半九龍市區,離市區最短的路線卻成最險要的地方,難怪過往多次有遊人發生過嚴重意外,或許因判斷錯誤或貪圖快捷之故。

  從飛鵝山道繼續沿樓梯下行,穿越百花林密集的山墳走至百花林路,路邊有多處野豬出沒過痕跡。日內下過的雨水未及蒸發,估計往大藍湖的石砌古道上段仍相當濕滑,於是沿馬路直接走至盡頭,那裡有座外表精緻但「被荒廢」的三層高村屋,然後才走下段古道。

  雖然山上相對涼快,或許連日颱風下沉氣流令地面積存很多熱量,再加上未蒸發的雨水,山下無風的話其實相當潮濕悶熱。走至大藍湖路時已大汗淋漓,穿過大藍湖村可右轉沿蠔涌谷下蠔涌村或南邊圍村往西貢公路離開。鄰近路口的牛寮村又成坳仔焦點,因為唯一未荒廢之石屋近日有施工跡象,在過去的周日上東洋山時,已發現石屋窗戶被刻意用木板屏蔽(可能有人偷看裡面時被發現),而路口連避車處都放了一些物件,是日放得更多,屋外玄關處更幾乎被放滿,前面支架還掛上疑似盆栽,相信最終用途很快知曉,坳仔拭目以待。在路口小休一會,讓身體稍為降溫,此時天色全黑,再走半小時到達匡湖居巴士站結束半天行程。

  黃大仙祠花燈廟會:








  大殿外的花燈:





  擊鼓:



  祠外慶祝嗇色園百周年及黃大仙寶誕花牌:


  經沙田坳邨、慈正邨上慈觀古道,入口處有「太陰娘娘廟」:




  慈觀古道入口附近已廢棄的寮屋區:








  官方地圖顯示路邊有一排廢棄寮屋,但已完全被草叢覆蓋,看不到:


  慈觀古道下段似晨運徑,而上段石塊維持完好:





  吊草岩:


  走至馬路盡頭穿過寮屋、大老山古道直往麥徑五段,接麥徑五段時有座標石:





  麥徑五段某部分,只是近來雨水多,植物密至接近把山徑覆蓋:


  大老山警崗以西的廢棄圍牆:


  旁邊有小徑,但環境惡劣:




  淡竹葉:


  接飛鵝山道,走捷徑上大老山頂雷達站外圍





  山頂眺望馬鞍山郊野公園群峰,包括東洋山、黃牛山與馬鞍山(從近至遠):


  從左至右,依次為大老山無線電台、東山、象山及飛鵝山:


  東洋山下的基維爾營地:



  茂草岩村:


  遠眺萬宜水庫:


  大老山警崗:



  飛鵝山道觀景台路邊開揚處看市區風光:



  往象山、飛鵝山入口有懸崖危險警告牌,提醒飛鵝山一帶山徑路況險要:


  蠔涌谷、遍佈遊艇的白沙灣與較遠的西貢海:


  上象山的路頗為陡斜:


  山崗眾多的象山:



  西貢南部的山嶺:


  飛鵝山頂漸被薄霧覆蓋:


  飛鵝山直升機坪看九龍市區,當時不時有薄霧,陽光若隱若現:









  上飛鵝山頂的樓梯野草也很茂密:


  飛鵝山頂測量柱(海拔603米):


  蠔涌谷與白沙灣:



  陽光不時在薄霧間透現:




  九龍灣與維多利亞港:


  九龍灣商貿區一角:


  從東路樓梯急降百花林路:






  穿越百花林墳區的「南陔徑」:


  百花林路與西貢古道上段交匯點:


  百花林路盡頭外表精緻的三層高廢屋,前面擺放的「問路神像」損毀了:



  西貢古道下段:


  大藍湖路近牛寮村路口放了很多物件:



  牛寮村石屋與屋前新掛的疑似盆栽:



  沿村徑返回西貢公路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