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 4月 3日(日)
路線:粉嶺站>聯和墟>馬屎埔>石湖新村>華山>犀牛望月(164米)>馬頭嶺>坪輋>坪洋>龍尾頂(120米)>塘肚古道>石水古道>禾徑山路>坪洋【地圖】
天氣:陽光普照
是日天氣趨涼及天色明朗,原本想挑戰由牛潭尾長走往北潭涌,但晚了起床,於是遊覽粉嶺與打鼓嶺的丘陵地帶,先在華山、犀牛望月之山稜線觀看延伸中的北區新市鎮,以及偌大的鄉郊平原,然後再登上坪洋以北的龍尾頂,那裡極接近新界東北堆填區,較黃茅坑山更能近觀垃圾傾倒的過程。
粉嶺站出發,步往聯和墟以北的馬屎埔,因新界東北發展關係,馬屎埔村大部分已清拆,只餘下西部零星寮屋,部分未被拆卸的寮屋或土地,近來亦被插上「換地申請」告示板,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消失在發展洪流中,「馬屎埔」這個名字污穢但環境理想的寮屋村落勢將完全成為歷史——半年前不少村民已遷出但寮屋尚未拆除,坳仔探索時發現幾乎家家戶戶面積都超過一千平方呎,如此居住面積在本地社會肯定屬奢侈品。四月首兩天持續天陰,是日雲層正式退場,步過梧桐河時,可見太陽掛在東面天空,當刻陽光別有意義,像燃起月底日常生活逐步復常的希望,因本地疫情持續緩和,事實上全年首三個月人人都處於惶恐中。
於石湖新村(北段)覓路上華山,首先經過一些山墳,而且歧路甚多,可能受越野電單車所為,還好草木疏落,把目光放向上面,很快到達華山的軍車路。軍車路依山稜線而建,由虎地坳至坪輋止,據說在港英年代作巡邏用途,以防禦非法入境者,附近更有靶場,一度成為禁區,如今軍人撤走,人人皆可自出自入,現時坪輋入口仍可見閘門遺跡。沿途雖然全為馬路,可是絕不輕鬆,上落斜度均很高,個別位置更達三、四十度,一般車輛肯定應付不了,反而間中會吸引越野車到來挑戰。犀牛望月為軍車路山稜線最高點,那是俯瞰上水、粉嶺、坪輋、打鼓嶺、皇后山新發展區的最佳地方之一,同時可仰望邊境最高的紅花嶺與深圳最高的梧桐山。
隨高度下降抵達坪輋範圍,如同梧桐河沿岸鄉郊,同有一些原居民村落,但寮屋數量更多,而坪輋亦有回收場、貨倉等棕地相關發展。因應人口增長,坪輋與打鼓嶺或會興建新市鎮,但始終交通相對不便及未有其他發展,相信目前仍以粉嶺、古洞一帶為先,起步時經過的馬屎埔村,就是最接近聯和墟的寮屋村落,難免成為發展計劃下首當其衝之地。朝坪輋路與坪原路,並橫過坪洋村,然後看到座巨型牌坊,前後景觀截然不同,向內依然為鄉郊單線馬路,向外卻特別寬闊,連行人路也闊如馬路,顯然是香園圍口岸工程的「作品」,附近有個公路出入口,坪洋村成附近居民上落公路的必經之地。
尋找地圖顯示的龍尾頂上山口,就要穿過迴旋處連接香園圍公路之處,之後於一片小植林區踏上龍尾頂,首先要路經寮屋旁,慎防可能出沒的狗隻。上山初段同樣有些山墳,而地圖顯示的小徑抵達山墳時路就沒有了,原來其中一處要先稍為轉回頭,然後在另一座山墳處才見後方很隱蔽的入口。山脊植物雖然多及相當茂密,但路胚仍清晰。
就在山頂遇到不想出現的畫面,因為正發生山火!其實上山前感到有點奇怪,山腰冒著一些煙霧,但很快消失,心想是否純粹附近掃墓人士燒東西,沒多理會。山頂上只有三兩名消防員用滅火拍嘗試撲滅燒著的植物,由於火場面積細小,坳仔就在下面超過五十米位置靜候,期間傳來斷續的煙霧、植物燃燒聲響與灰燼,感覺有點毛骨悚然。過了廿分鐘,有消防員就走下來,著坳仔從橫過山頂往另一方向(堆填區)下山,原來附近火場面積擴大並有失控跡象,回望山頂的草木也被燒過了。山頂與下堆填區的樓梯初段乃觀看堆填位置最佳點,該處一直依黃茅坑山西坡而建,低處已鋪上草皮,顯示已填滿一段日子,垃圾現時傾到在高處,相信不久後堆填區就會滿溢,要動用另一邊近石寨下的擴建部分,而近來從禾徑山坳下石寨下時,石寨下的儲泥區都出現大型的挖掘跡象,估計與擴建工程有關。
驚魂甫定,沒攝很多堆填位置的相片,就到達堆填區內的禾徑山路,路邊停著一台消防車。左轉上石寨下路,再左轉往塘肚古道,期間逐漸聽到直升機聲,剛才龍尾頂的山火開始需要增援了。塘肚古道為「禾蓮古道」一部分,往來禾徑山村與蓮麻坑村葉定仕故居,當中近禾徑山村一段因堆填區而消失,只有水牛槽至蓮麻坑大半段尚算完整,但兩邊植物茂密,原有古道時而被植物湮沒,而且前一天下過雨,古道石板依然有點濕滑,更有一些塌下的大樹幹欄路,下行時需加以留神。在昔日禁區警告牌處右轉,沿蓮麻坑村後山腰往塘肚山村。
塘肚山村實為蓮麻坑村一部分,僅一戶人家,上世紀中後期蓮麻坑某葉氏村民在蓮麻坑村南面約700米的小山丘另建石屋,可能附近本身為農地,並非正常的村屋發展範圍,被政府標為寮屋,由兩層各600呎廳房及一層120呎廚廁組成,石屋地下有兩睡房及大廳,二樓另有兩睡房、主人房、偏廳及露台,上面有天台,可俯瞰整個蓮麻坑谷地,感覺環境很理想,荒廢後屋裡遺下很多書籍與手記,尤其政治相關類書籍,大廳留下的日曆似乎另有蹊蹺,而整體擺設大多完整。石屋出入路途風險高,不是需要穿過堆填區範圍,就是經過附近村落時易有惡狗出沒,除非從紅花嶺走下來——但接近石屋時極易迷途,所以塘肚古道遊人蹤跡甚少,尤其近年蓮麻坑路禁區開放後,不少人選擇繞經禁區外圍至十二號警崗附近。
在石屋內午飯、天台賞景及享受悠閒,體驗一下鄉村生活,如夠勇敢借宿一宵,並觀看星空及翌早晨光,其實相當寫意。逗留至近黃昏才離開,原路步回石寨下路,取石水古道至水牛槽(堆填區正門附近),古道不少石板仍保持完整,惟路邊樹枝橫生,而且樹木都掛上編號,可能是擴建工程相關記號。最後離開堆填範圍,暮色下再穿越坪洋村,返回坪輋路九記士多外候車,結果天朗氣清但有驚無險的一天。
晨光中的粉嶺:
馬屎埔村西部尚未清拆,但部分土地已插上「換地申請」告示板:
馬屎埔村東部已完全拆卸:
早上的梧桐河:
華山求雨碑:
2009年1月4日,有人在華山附近的巨石刻上「北望神州」四字:
梧桐河畔鄉郊:
恐龍坑的貨櫃場:
文錦渡邊境:
連綿起伏的軍車路,部分位置坡度甚高:
馬適路方艙醫院:
與馬屎埔一河之間的龍躍頭,村落眾多,以丁屋為主:
上水:
馬頭嶺:
坪輋南部的棕地發展:
松山路邊的導線站:
穿過破閘抵達坪輋:
香園圍公路迴旋處:
橫過公路,覓路上龍尾頂:
回望坪輋與香園圍公路:
廢屋裡找到的平面圖,但明顯不屬此石屋:
屋內午飯:
從天台眺望蓮麻坑村及深圳梧桐山發射塔: 深圳公路的車龍,才想起是日原來為清明小長假首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