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 7月 21日(四)
路線:石澳道>龍脊>雲枕山>歌連臣山>馬塘坳>砵甸乍山郊遊徑>龍躍徑>黑角頭>黑角徑>小西灣>柴灣站【地圖】
天氣:晴
已有一段日子沒走過港島區,難得平日下午有空就走一趟,原本計劃走龍脊東面的橫山徑及黑角頭碉堡,卻到不了想到的地方,橫山徑幾乎被密林完全覆蓋而改走龍脊山頂、雲枕山及歌連臣山,而黑角頭亦走錯了燈塔所在的岬角,但最後另有發現。
筲箕灣通常是往來土地灣、龍脊與石澳一帶的唯一乘車點(周末假日另有少量班次從中環往石澳),泳季的假日經常出現候車人龍。在海拔約130米的土地灣巴士站下車,如穿過馬路就是港島徑七段,就一直走引水道路段至大潭篤,再下面的海岸才是土地灣、東丫背等村落。不過馬路直接上山就是龍脊,本名是很有趣的「打爛埕頂山」,海拔284米,而山頂的測量柱形狀也是很有趣的胖圓形。拾級踏上主脊線,逐漸可俯瞰石澳一帶景色,發現有小徑前往龍脊東面的橫山徑,只有GPS地圖顯示到完整山徑,海拔維持在180至200米左右至馬塘坳為止。才踏進橫山徑的樹林,幾分鐘後路邊植物旋即極其茂密,寸步難行,更有海量蜘蛛網,立即折返。
首次在夏季藍天白雲下踏上龍脊頂,腳下正是充滿閒暇風情的石澳,設有高球場及泳灘,縱使平日亦覺熱鬧,鄰近連接大頭洲的「情人橋」也是大受遊客歡迎的「打卡」點,不過村屋倒是太密集了。視野靠左的一邊就是大浪灣泳灘、藍塘海峽、東龍島與清水灣半島南部,觀感明顯較石澳清靜。雖然景觀優美,在無涼襯托下其實相當潮濕炎熱,而且樹蔭也不足,對經驗不足者容易中暑。過了山頂就逐漸下行,雲枕山路口處有座警告牌提醒前面雜草叢生,那就重遊一下。雲枕山海拔265米,而歌連臣山海拔348米,當中後者僅一小角可眺望東龍島、藍塘海峽及龍脊景色,而前者更深藏樹林,日光難以透進,更遑論觀景,但從龍脊經雲枕山上歌連臣山之小徑卻很寬廣明顯,惟炎夏蜘蛛網較多,蜘蛛絲頗為堅實,一不小心碰到感覺黏乎乎,很不舒服。
時間過得真快,翻查過往紀錄,前一次上歌連臣山已追溯至近四年前,過往幾次也採用西北脊從大潭峽上山,決定採取東北脊落馬塘坳,意想不到屬康莊大道,然而接近馬塘坳時變得頗為崎嶇,就在最後一步需要坐著而下。時候不早,快速走砵甸乍山郊遊徑,先經引水道再急降樓梯至歌連臣角道的晨樂亭,乃與龍躍徑之匯合點,此處正修建公廁,相信很快投入服務,方便遠足與晨運人士。
在龍躍徑緩緩下行,距離入黑尚有一段時間,趁機下探黑角頭岬角,就在中段靠右的隱蔽樓梯稍為上行至海拔117米之小山丘,上面有片疑似座標石,還刻著「1961」字樣,可能作為過往的測量用途。朝有點碎石的地下電纜小徑下行至黑角頭燈塔,所在角度完全被樹木覆蓋,建築物難以發現,只能看到外面鐵網。再沿旁邊小徑下行至海岸,該徑極其陡峭,最斜一段估計達六、七十度,到達海岸時看到石刻在左邊,可是感到悶熱非常,時候也不早了,亦無謂再浪費體力尋找,攝過幾張相就回程,再接老少咸宜的黑角徑往小西灣,順道探索山丘上地圖顯示之廢屋,該屋原本作為二戰時間的防空用途,但兩年多前曾有人在屋內製作爆炸品及子彈,並現場試驗,事件轟動全城。最後走一段樓梯下小西灣海濱公園,再步回柴灣站結束炎熱天氣下的半天行程。
筲箕灣乘巴士往土地灣起步:
踏上山脊見石澳與鶴咀山:
在較低一點的地方近觀石澳,以及較遠的東龍島:
龍脊以東橫山徑,但幾分鐘後植物極其茂密,寸步難行:
北眺大浪灣、藍塘海峽、清水灣半島南部及東龍島:
龍脊頂及其胖圓形測量柱:
雲枕山小徑入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