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4年2月19日星期一

禾坑紅花落塘肚


  日期:2024年 2月 18日(日)
  路線:沙頭角公路>上禾坑(鏡蓉書屋)>下禾坑(發達堂)>上麻雀嶺村>紅花寨>紅花嶺觀景台>軍車路盡頭發射塔>蓮麻脊>塘肚山村>蓮麻坑>蓮麻坑路>打鼓嶺松園下巴士總站地圖
  天氣:間中有陽光

  紅花嶺將於三月劃定為郊野公園,目前只餘不到半個月,是次再視察一下,標距柱及指示牌均已準備就緒。為增加行程趣味性,上山起點取於麻雀嶺村,原有小徑已擴闊,後段更從紅花嶺軍車路盡頭的發射塔,取荒僻的蓮麻脊落塘肚山村。

  ***起步,遊覽鏡蓉書屋及發達堂***
  乘78K巴士或55K小巴至沙頭角公路禾坑巴士站,稍為回走幾分鐘就為上禾坑村村口。地勢上上禾坑剛處沙頭角最西部,從龜頭嶺以北流下的溪水,先經上禾坑後,經下禾坑、石橋頭以南、鹽灶下出沙頭角海。

  上禾坑不少村屋已翻新成三層高丁屋,然而在村裡深處,仍保存由李氏客家人早於清初時期建立的私塾,專為教學用途,其後於1872年(同治壬申年)由李培元題名。書屋屬長方形格局,課室及宿舍在側,而廳堂則附有孔子畫像。書屋已於1991年列入法定古蹟,並於1993年完成全面重修。

  取充滿鄉郊風情的村徑往下禾坑村,路邊有不少棄耕農田,左側亦可仰望即將從麻雀嶺村上紅花寨的山脊,發現電塔附近的植被剛被清除,相信路況會比往日易走。到達下禾坑,發達堂的法定古蹟位處同樣在村裡深處,然而位置更隱蔽,坳仔要向村屋問詢。發達堂歷史沒如鏡蓉書屋悠久,用途截而不同,純為1933年李道環與建的兩層高柱廊式大宅,其名字意為「富貴大宅」,而李道環後人仍在此居住。該屋採取當年海外歸僑的建築風格,但建築用料仍使用客家人傳統技術,所以該屋極具客家特色,於201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近期發達堂再次重修,顏色及屋頂同案帶點西洋味道,更凸顯其中西合壁風情。


  ***上麻雀嶺村上紅花寨及步往紅花嶺軍車路***
  再次橫過沙頭角公路,進入上麻雀嶺村,一直沿馬路步至盡頭然後上山,中段途經風水池。上山初段仍處叢林,幾分鐘後隨即變得開揚,可回望麻雀嶺村及背後的海背嶺。步至海拔約150米見電塔架,路況與剛才身處下禾坑時看到的一樣,路邊密林都給清除,估計用作隔火帶。隨高度上升,山下的景觀變得更為開揚,可飽覽沙頭角的鄉郊、海域與墟市,至於路況亦明顯變得寬敞

  接近紅花寨時山徑斜度增加,由於上山步伐有點急(只用不到四十分鐘就從麻雀嶺村上抵即將啟用的紅花嶺郊遊徑),加上天氣有點炎熱,心率竟升至每分鐘190次,直達坳仔年齡的理論極限。到達郊遊徑後,景色固然非常開揚,而該處還有新建的指示牌,頂部有顯眼的紅花圖案,呼應紅花嶺名字,紅花旁亦有頭大草鶯(紅花嶺一帶乃大草鶯棲息地)。細心留意指示牌,更發現其中一側凸出兩對螺絲,方向指往麻雀嶺方向,未知會否預留了標示,通往麻雀嶺村或東面的立和村?因上山路況變得寬敞,或許作為官方山徑的「前期工作」。

  沿即將啟用的紅花嶺郊遊徑西行,先下行至小坳,再上紅花寨頂旁,紅花寨頂以南有兩座新建的觀景台,眺望東面及北面景觀,沿途也新設了標距柱,顯示從沙頭角山咀而至的郊遊徑標距柱以C81開首,但因郊野公園尚未正式劃定,標距柱表面仍被氣泡紙及尼龍布保護。

  過了觀景台,續往西走,到達紅花嶺東南面山咀的發射站,發射站上的路口除有指示牌外,更發現設立了C8107與C8205標距柱,意味從蓮麻坑(標距柱以C82開首)及山咀而至的郊遊徑均在此匯合,當中前者長約兩公里半,而後者長約三公里半。

  此時離開郊遊徑,沿靠南面的橫山徑往紅花嶺軍車路盡頭,橫山徑已明顯擴闊及附設一些樓梯,然而中段月前發生過山泥傾瀉,兩邊被膠帶封住。有點特別的是,山泥傾瀉處卻由北區地政處所封,而非漁護署,似乎正式劃定郊野公園前,紅花嶺一帶仍為地政處作主。走著走著,就很快到軍車路盡頭,直升機坪與發射塔只離軍車路盡頭約一、兩分鐘步程。


  ***紅花嶺軍車路盡頭沿蓮麻脊落塘肚山村***
  蓮麻脊為一道荒徑,只有極少量遠足隊月前走過,入口在軍車路盡頭旁的直升機坪。在此按唯一的紅色路標下行,環境立即變得撲朔迷離,地上有很多垃圾,主要為膠瓶,更有部分為內地牌子,或許屬維修工人遺下。周邊枯枝、枯樹、亂石甚多,坳仔幾次想靠扶樹借力時,樹幹就「啪」一聲斷開,推跌在地上,顯然已枯了。雖然斜度不高,但危機四伏,需萬分小心。

  小心覓路了一會,中段小徑略見明朗,個別位置像疑似走進旱澗。下行了約一小時,在海拔約200米處,發現有座山界石,頂部字跡已明顯退卻,從其他山友的照片看到只隱約有半邊「蓮」字,估計為「蓮麻坑」。

  隨高度繼續下降,當海拔下行至不足150米,開始看到一些廢田垣牆,田垣多處已毀,其中一處在中間小溝穿過。此時路況再次變得撲朔迷離,周邊有很多疑似是非的路胚,部分貌似有路,實際走了一會卻因塌樹堆積無從通行;而路標所指的位置環境則非常不明顯,反之可通行,所以要辨識方向上要相當小心,該處迷途風險極大。

  穿過一小片草叢,再從極模糊的路胚接入塘肚山村以東、GPS地圖上顯示的小徑。此時進入塘肚山村東面的迷蹤地帶,往日仍能通行的小徑,如今因塌樹堆積越趨模糊,往日路標所顯示的小徑,經歷連場風雨就消失了。走著走著,忽然路標全無,似乎有點迷失方向,期間更看到地面有張山東某家家居科技公司遺下的紙張,難免感到詫異。再橫過三支小溪,地勢隨即向上,路胚亦回復明顯,很快到達塘肚山村唯一的荒廢石屋。


  ***塘肚山村經蓮麻坑村回程***
  坳仔近年多次走訪塘肚山村廢棄石屋,可能環境實在清幽及吸引,亦欠缺其他廢屋的陰森感。石屋二樓的主人房儘管仍凌亂,但似乎越來越多小動作,窗戶更封了其他東西作「窗簾」,枕頭也鋪了毛巾,像被作為附近地盤工人休息及睡覺的地方。該處環境實在很偏僻,出入路途崎嶇,但如附近工人飯後走「幾個字」到石屋午睡以至「蛇王」,相信被發現機會近乎零——他們工時長,工作地點又偏遠,未天亮就要乘車,難得找到個好位置補眠絕對能理解。坳仔上月更在石屋度過一夜,晚上在天台看夜色、星空,一覺醒來就是黎明時分,望著天色的轉亮,相當寫意(當然要有足夠膽量才做到),一圓兩年前的夢想。

  離開石屋,沿昔日村徑往蓮麻坑村,一個月沒有走過,兩邊植物變得稍為茂密,褲上還黏著一些鬼針草。再留意石屋其他擺設,該徑近來似乎沒有遊人走過,坳仔或許是走訪次數最多的一個人。

  穿過蓮麻坑村,留意會有狗隻在村內隨處走動,然後步至禁區圍網前,左側沿橫山徑往蓮麻坑路,避過「國際橋」前的一段禁區。橫山徑在十年前「一無所有」,直至2016年初蓮麻坑村「解禁」,見證橫山徑初時仍是極多浮沙碎石的棧道,後來多人走過,使難度逐漸降低,如今更因紅花嶺郊野公園工程,被擴闊成官方山徑,中段坡度極斜的位置都已建好樓梯,沿途也加了一些指示了。

  走了十餘分鐘到達蓮麻坑路,路口有新屋,或許作為遊客中心,但實際用途留待日後揭曉。最後沿蓮麻坑路向西前行,穿過十二號警崗,走約半小時就是打鼓嶺松園下巴士總站,富趣味性的半天至此為止。

  上禾坑村:



  上禾坑李氏宗祠及李氏世居:




  上禾坑鏡蓉書屋:




  書屋前的石磨:


  書屋旁已停辦的上禾坑公立學杖:


  村徑往下禾坑:



  路旁荒廢農田:


  路邊菜田:


  下禾坑村:


  下禾坑村發達堂:




  下禾坑的圍村格局:


  禾坑大朗村與紅花寨:


  穿過上麻雀嶺村上山:






  穿過電塔架,路況已明顯擴闊:


  視野隨高度上升變得更開揚:



  小徑已明顯擴闊:


  到達紅花嶺郊遊徑,心率達每分鐘190次:


  沙頭角全貌:






  紅花嶺郊遊徑與往來麻雀嶺村路口的新指示牌:



  山徑物料存放處:


  山脊往紅花寨旁:


  新建的紅花嶺郊遊徑標距柱:



  紅花嶺觀景台:


  從蓮麻坑及山咀而至的山徑在此交匯,稍低處有座發射站:





  橫山徑穿山泥傾瀉處到達軍車路盡頭:





  軍車路盡頭旁的發射塔與直升機坪,在直升機坪處進入蓮麻脊:



  地上的垃圾膠瓶:


  初段至中段路況大致為如此模樣,地上鬆石及枯枝很多:


  位處海拔約200米的疑似「蓮麻坑山界」石:



  下段路況再次變得撲朔迷離,並多次在廢田垣牆間穿過:











  太多似是而非的路胚了:


  穿過草叢:


  竟有山東某家家居科技公司遺下的紙張:


  橫過小溪到達塘肚山村廢屋:







  上月初曾夜宿廢屋:



  夜中從天台俯瞰蓮麻坑與仰望星空:



  翌日清晨從天台觀看圍繞蓮麻坑村的晨霧:




  黃昏時間雲層被染成紫紅色:


  年初九黃昏的蓮麻坑村:



  從蓮麻坑村沿橫山徑往蓮麻坑路沿途均有新指示:



  中段極斜的一段已加設新樓梯:


  到達蓮麻坑路,出口有新屋:


  香園圍口岸興建期間方便建築工人的食店,結業多年,至今仍見未拆除的招牌:


  打鼓嶺松園下巴士總站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