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7年3月18日星期六

洪水直瀉屯元天



  日期:2017年 3月 18日(六)
  路線:鍾屋村-洪水坑灌溉水塘-神鵰石脊-洪水山(297米)-白沙公庵村-僑興路至朗屏站地圖
  天氣:雲,後轉有陣雨

  是日天氣不太佳,所以半天行程以短線閒遊為主,兩星期前曾試由屯門徑往洪水山,但體力及時間問題下只好放棄,是次改以較快捷的方法,經洪水坑灌溉水塘上山,途中探遊近來遠足界大熱的「神鵰石」,並順道在洪水山飽覽屯門、元朗及天水圍三個新市鎮的風光。

  三點半在鍾屋村輕鐵站起步,在鍾屋村村路左穿右插往洪水坑明渠,要不停細閱GPS地圖才能安心前行,其實旁邊根本有一道明顯的馬路,為何當初沒留意到呢?沿著明渠、丹桂坑下游右邊繼續向谷中前行,穿過和平新村,終抵洪水坑灌溉水塘,由鍾屋村至此約需半小時,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丹桂坑還有牛群出沒,原來上一代人對屯門及元朗的想法,到2017年還未真正消失。洪水坑灌溉水塘往日為洪水橋、丹桂村、鍾屋村一帶村民的農耕水源,水塘呈狹長型,壩長77米,壩高20米,毗鄰藍地石礦場原址,與礦場山脊另一邊的藍地灌溉水塘相比,無論在形狀、容積、壩長以至壩高都十分相近,當然大家都是灌溉水塘,自然較為小型,但洪水坑水塘並無引路牌,所以遊人較少,而前往時也要留意村裡的狗隻。

  從壩的另一面上山,近來神鵰石及九逕山腹地極多遠足隊訪遊,更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只要尋找最多引路帶的支路而上,就很快到達海拔約三百米的「神鵰石」,沿途都是半植林地帶,亦有屯門一帶山嶺的浮沙碎石,所以上山時也應謹慎。由於神鵰石脊近來大熱,每道支路的引路帶被掛得如聖誕樹般,連沒有支路的地方都有不少(其實完全沒必要在非路口兼非路況不明時掛路標),像是遠足隊「插旗」之表現,或許很快會是某些「熱血青年」爭取道德光環的時間。神鵰石脊不是只有「神鵰石」,在「神鵰石」旁邊則有「天下第一椅石」(是日卻沒發現),中段還有「貓石」及一些怪石,只需發揮想像力即可。

  離開「神鵰石」後繼續上行,抵達洪水山南面350餘米高山崗,此時天色稍為轉暗,原來深圳已開始有對流降雨,所以也不期然的加快步速,在山脊趨於下降,初段以樹林地帶為主,半小時後到洪水山頂(297米),卻是全脊中高度最低的山崗,因為山脊是從九逕山(507米)腹地以東朝北延伸而至。站在洪水山頂,西望藍地石礦場、兆康、靈渡山、深港西部通道、深圳灣大橋、洪水橋擬建的新市鎮,北望天水圍及元朗新市鎮,東望十八鄉及大棠,所以景觀極為開揚,亦感到過往幾十年那裡的大片平原發展得如此急速,未知再過十年後平原的樣子會變成怎樣了。惟那裡越野電單車較多,所以訪遊時也應謹慎,至少越野電單車行駛過的山脊都變得頗為滑腳。賞景之際(其實已逗留了15分鐘),看到南面九逕山的雲層明顯增厚,原來那裡已開始下雨,所以馬上就要離開,途經山頂旁的電視輔助發射站經樓梯下降,真的下雨了,但雨勢不大,約十分鐘就停。

  沿樓梯快速下降十分鐘至公庵禪師寺(洪水山別名公庵山,亦因該寺而名),此時路卻突然不見了,只通往一所寮屋,而且還有狗駐守,找路一會,才知要穿屋而過,只好硬著頭皮,不遠處下方正是禪師寺所在,每年農曆七月廿一禪師誕,山下村與鄰近村民都到此參拜。繼續依樓梯而下,穿過白沙公庵村貨倉區,最後經公庵路、僑興路步行至朗屏站,結束半天神鵰石及洪水山賞景悠閒之旅。

  鍾屋村站起步,途經鍾屋村:



  丹桂坑下游明渠:




  和平新村涼亭:


  丹桂坑下游:


  洪水橋還有牛群出沒:




  在丹桂坑畔前行,途經和平新村往洪水坑灌溉水塘水壩:









  洪水坑灌溉水塘:








  轉右上神鵰石脊,那裡曾有越野電單車駛過:





  回望洪水坑水塘與背後的礦場山脊:


  山下的洪水橋:


  深山中的廢田痕跡:



  藍地石礦場遺址與靈渡山群脊:


  「貓石」:




  「貓石」旁邊的怪石陣:








  沿途的引路帶多至泛濫:






  水塘之上的石陣:


  回望洪水橋、港深西部通道:


  轉右往「神鵰石」:


  神鵰石:







  從「神鵰石」看藍地石礦場、洪水橋一帶:


  藍地豫豐花園:


  上抵洪水山以南的山脊,可望十八鄉景色:





洪水山部分位置浮沙碎石頗多:






  屯門及洪水橋的風光:





  深圳灣大橋:


  浮沙碎石地帶:




  十八鄉:



  西望屯門新市鎮(包括兆康一帶):


  屏山及天水圍:


  天水圍新市鎮:


  藍地及港深西部通道:


  十八鄉與較近處的貨倉區:




  電視輔助發射站:


  十八鄉與元朗南:


  元朗新市鎮,近處為十八鄉:






  天水圍及元朗大片平原:


  遙望橫洲:



  洪水山頂標高柱,亦叫「公庵頂」:


  洪水山頂南望九逕山:



  越野電單車:



  開始朝十八鄉方向下山:







  公庵禪師寺後方的寮屋:



  公庵禪師寺:



  福德祠:


  涼亭處近望十八鄉、四排石山山脊:



  白沙公庵村的貨倉區:



  白沙公庵村信箱:


  明渠:


  白沙村口牌坊:


  元朗南的私人樓盤「溱柏」:


  公庵路:


  元朗大馬路:


  元朗廣場往朗屏站完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