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2年8月27日星期六

第一波「東北季候風」


  好不容易到八月尾,不到一個星期後就九月,再加上天氣預報看到「東北季候風」,秋天腳步近了,但天氣是否開始適合行山?

  「點為之秋天?」
  秋天在不同地方、環境都有不同定義,如果按大中華地區傳統曆法,秋季早在8月7日立秋節氣開始,至11月7日立冬節氣後更入冬;香港及北半球地區公認為9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至於中國氣象學就以連續五日平均氣溫低於22度為指標(平均氣溫低於10度為冬天)。但香港實際處於亞熱帶接近熱帶的邊緣地區,長期溫暖甚至炎熱、酷熱,極少寒冷日子,而戶外活動如行山、露營容易受溫度及相對濕度(RH)影響,所以無論四季採取哪種慣常定義,以本地戶外活動而言個人認為難以作準,下文再述。

  「點解香港夏天咁難頂?」
  在6月至8月傳統夏天,天晴日子中午至下午初段氣溫升至33度酷熱水平可謂易如反掌,大雨下仍有26度左右,RH長期維持75%以上,只有日間天晴時才會跌穿,但依然超過60%,意味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非常高。如果水蒸氣含量不變,晚間受輻射冷卻一直下降至某溫度就凝結成露水,該溫度就是露點(Dew Point,DP)。不少人會忽略DP,不過天文台每日數據摘錄仍有標示,6月至8月絕大部分日子平均DP在25至27度之間,持續有雨日子則略低約一度。在海外地區或跑步相關網頁,當DP 16至18度時,人體開始感到悶熱感;21度以上悶熱感趨於明顯,而24度以上體感更極度欠佳及悶熱。換言之,香港一年至少三個月都處於令人「極度欠佳及悶熱」的水平,儘管本地市民已適應,體感依然不舒服,帶來的風險亦不能忽視。

  「夏天行山有咩風險?」
  郊野公園及行山徑作為24x7開放的地方,每一日迎接遊人,但夏天(尤其DP達24度或以上的盛夏)風險更大,天氣非常炎熱之餘紫外線強度相當高,經驗、準備不足或身體狀況較差的人士容易出現中暑、熱衰竭徵狀,亦不宜挑戰長途、長時間欠缺補給點及欠缺樹蔭的路線(例如傳統四大考牌路線、蚺蛇尖、罾棚角咀),如非晴朗日子,對流活動就會增加,驟雨甚至雷電出現機率相對高,危機重重。另外,較少遊人或非正式的山徑經歷多場雨水及風暴蹂躪後變得茂密難行,充斥蜘蛛網,很易碰到蜘蛛網,或黏上植物碎屑,感覺不舒服。無論有否走過小徑,炎熱天氣行山都會大量排汗,善後清洗工作較麻煩,散發之體味難免影響儀容,乘車回家的路上可能受身邊乘客「鄙視」。盛夏過後的約一個月夏末日子,尤其東北季候風前夕,較多出現因海陸風對流造成的雷雨甚至暴雨天氣,以及風暴在香港附近掠過時,常受微弱東北季候風相互作用令威脅更大,近年幾乎每年夏末都發出過八號風球(例如獅子山、浪卡、山竹、卡努、彩虹),計劃行程時要加倍留意,直至正式入秋,受雷暴、大雨及風暴影響機率才會大大減少。

  「幾時先入秋?」
  9月、10月甚至11月的晴朗日子,天文台中午至下午初段氣溫達28度以上的炎熱水平,部分地區或超過30度,戶外活動依然易感到吃力。綜合上述資料,如天文台最高氣溫逐漸穩定至不超過28度,且DP下降至21度以下相對舒適水平,就可視為戶外活動的入秋(反之為入夏)。據過往經驗,每年入秋日前後行山、露營等陸上戶外活動人數都會急速上升。

  如根據1991-2020年氣候數據,推算的盛夏為5月31日至9月11日,入夏為5月7日,入秋為10月16日。由於近年氣候暖化,盛夏變得更長,提早入夏及延遲入秋。以去年為例,盛夏由5月11日長至10月3日,雖然入秋日為10月17日,與常年接近,而個別年份要到10月最後數天甚至11月初才入秋。

  今年夏天來得有點早,已悄悄在4月23日開始,儘管經歷兩次罕見的「倒夏寒」,而體感極度欠佳的盛夏則由5月26日起持續了剛好三個月,天文台即預測踏入九月有微弱東北季候風,但推算的DP維持約26度(簡單來說,如RH超過50%,RH每下降5%,DP下降約一度),感覺到的可能只有氣流有少許分別,涼意早晚曇花一現,沒甚降溫或降濕效果。隨後再迎來幾場強度不一的東北季候風,由盛夏推向夏末,再由夏末推向秋天,才到正式適合行山、露營陸上戶外活動的天氣。對於有經驗行山者而言,秋天選擇的路線可更為進取——至少可選擇四大考牌路線。

  根據天文台數據,2006至2021年推算戶外活動的大約入夏、盛夏及入秋日:


  露點溫度(DP)與體感的關係參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