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1年3月27日星期六

康柏郊遊大潭崗


  日期:2021年 3月 25日(四)
  路線:太古站>康怡花園>康柏郊遊徑>柏架山道>大風坳>港島徑第六段>大潭崗(129米)>大潭道巴士站
  天氣:晴

  星期日全走港島徑時,想探探第六段旁的大潭崗是甚麼模樣,決定是日午後探究,順道重遊近七年前走過的康柏郊遊徑(連接康怡花園與柏架山道)。

  太古站起步,深入基利路至盡處的南豐新邨,之後很快進入郊野公園範圍,不過還沒進入郊野公園就有大野豬下山覓食。路口左轉上康柏郊遊徑徐徐上行,初段路邊有個已廢棄的太古水塘,水塘在十九世紀因太古糖廠設立,現已廢棄且完全乾涸,四周被林木包圍,難以看清。郊遊徑沒甚難度及亂石,步速得以加快,但要留意小路入口,有的已擴闊至與郊遊徑無異。中段亦繞經一座小型石林,坳仔為節省時間沒有深入探索,只留意到路中央的「恐龍石」,更清楚看出其頭部。上行至海拔二百米左右離開郊遊徑至柏架山道,就沿柏架山道上大風坳,記得近十年前坳仔在港島就讀大專,閒時間中沿此路上落鰂魚涌(當年主要閒遊鰂魚涌至大潭水塘間),沒想到已闊別多年。

  過了大風坳就接港島徑第六段馬路往大潭上水塘,途中可見往大潭水塘道近家樂徑的P8橫山徑入口,而另一側的護土牆變得傷痕累累,滿布塗鴉痕跡,尤其示愛文字。平日黃昏時段的大潭上水塘與大潭副水塘格外清靜,就在副水塘旁邊發現一座石柱,字跡幾乎完全消失,只隱約看見「Victoria」與「羣帶路」數字,有傳早年英人從赤柱上岸後,一位名叫「陳群」的漁民帶領英人沿此路往中環做生意,喻意「阿羣帶路」。

  下大潭篤水塘途中路口處左轉進入天然山徑,經過H066標距柱、潭崗石澗後找尋上大潭崗的入口。雖然入口十分隱蔽,路胚很快變得明顯,攔路灌木甚少,只有高度及人的長草,憑一些殘舊路標逐步上行,順利抵達山頂的舊式紅磚標高柱,類似的標高柱在蓮花井山、長連山皆可見,但共通點都是被叢林包圍。繼續稍為前走,就可全方位近望大潭篤水塘以及大潭港,更有陣陣涼風伴隨。短暫看過水塘風光,原路折返,本來還想看鄰近的潭崗飛瀑,因下行路況相當陡峭及將近入黑,沒有遊覽,最後再沿港島徑續走半公里多點到達大潭道,但往巴士站約一百米步程原來沒有行人路,難免要加倍小心,最終乘小巴回柴灣站結束是日短遊。

  還未進入郊野公園範圍就有大野豬:



  衛奕信徑第二段W018標距柱與大潭郊野公園入口:



  沿康柏郊遊徑上山:



  已荒廢且完全乾涸的太古水塘:



  港島徑的標距柱以C43開首:


  路邊可見巨石:


  郊遊徑經過的「花果山」石景:



  郊遊徑旁的不明小窩地有很多稀疏的大樹:



  恐龍石:





  郊遊徑後段亦會經過一些石堆:



  郊遊徑出口在郊野公園管理站:


  柏架山道仰望柏架山頂與俯瞰山下的市區:



  柏架山道上大風坳:




  大風坳旁的植林碑,部分人會把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分)縮寫成鰂魚涌郊野公園:


  下大潭上水塘時見P8徑入口,因入口地上放了P8的路標而名:


  護土牆上滿布塗鴉,尤其示愛字句:


  日落時分寧靜的大潭上水塘:







  大潭副水塘:


  刻上「Victoria」與「羣帶路」字樣的石柱,字跡已相當不明顯:



  左轉接天然山徑:


  據知潭崗飛瀑一帶污染嚴重,漁護署已把小徑封閉:


  潭崗石澗:



  上大潭崗的小徑入口相當隱蔽,但路胚很快變得明顯:





  山頂標高柱以紅磚砌成:



  大潭崗俯瞰大潭篤水塘及大潭港:









  近方稍高的山崗為野豬徑,至於遠方高山為柏架山:



  大潭篤水塘一帶的全景照:



  下潭崗飛瀑的路十分陡峭:


  港島徑六段樹隙較少處望向大潭篤水塘:


  大潭道乘小巴往柴灣站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