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 4月 5日(一,清明節翌日假期)
路線:涌尾>泥塘角>橫嶺頭>橫嶺背>金竹排>大滘>小滘>船灣淡水湖郊遊徑C2616至C2617之間>長牌墩>大尾篤(新手、獨行絕對不宜)
天氣:雲
船灣淡水湖北岸原有涌背、涌尾、泥塘角、橫嶺頭、橫嶺背、金竹排、大滘及小滘合計八座村落,因上世紀六十年代船灣淡水湖工程消失,原有村民都遷往大埔墟另建六鄉新村(泥塘角村可能規模較小沒被列入,另橫嶺背隸屬橫嶺頭村,所以行政上只有六村),除涌背外其餘村落被船灣淡水湖湖水淹沒,只有年初雨季來臨前時才有機會露出水面。
此路線需在船灣淡水湖北岸「綑邊」前進,長近十公里,過往每年初不時有遊人及遠足慕名探秘,至2018年盛傳旱災重現,一度掀起熱潮。然而2019年初雨水多,接著去年及今年可能因疫情限聚關係,三年來幾無相關遊記,儘管過往幾個月的乾旱情況與2018年初不相伯仲,以今年為例,找到的就只有一篇疑似內容農場的遊記輔以象徵式幾張相片,所以已是坳仔近期少有結伴同遊行程,尤其擔心後段接回郊遊徑時的路況,始終經過連場颱風的洗禮。另外,是日水位其實偏高,因為船灣淡水湖本來屬接收東江水的主要水塘,以維持市民至少半年食水需求,所以行程順利與否及實際難度,還得取決水務署負責職員的「心情」,但存水量70%以下基本可通行(月初水量約68%,而2018年據說低至60%左右)。
在大埔墟站乘275R巴士,十點左右在涌尾燒烤場起步,橫過馬路後很快是湖邊的馬路盡頭,之後就過橋(或在下面橫跨至另一邊,如果水位更低),過橋一刻就見巨量東江水從八仙嶺郊野公園下的隧道注入水塘,發出澎湃響聲。轉往隱蔽古道直達涌尾村遺址,凌晨下過雨令古道樹林環境陰暗潮濕。在涌尾村遺址只看到一些梯田殘片,或許部分位置跳過了。
每座村落間多屬斜壁,湖邊岩石每年超過一半時間被水浸泡,容易變質,一旦受壓可能鬆脫或碎裂,所以前進時需特別謹慎,而被水浸泡過的岩石、梯田以及村落痕跡也顯得潔白。從涌尾往泥塘角期間,部分斜壁變得陡直,難以安全穿越,不時要闖過湖邊的密林地帶,但密林入口不太明顯,所以進一步降低前進速度。泥塘角村規模細小,過往設有「育群學校」,服務涌背、涌尾與泥塘角三村村民,深處則是被樹藤重重包圍的梯田。
沿密林中的小徑到達橫嶺頭村範圍,規模應是船灣淡水湖北岸群村中最大,先後發現不少屋宅以及生活器皿殘片,不少本來完整的廢屋遺跡,在長期浸泡及其他不同原因下變成一堆石塊,期間更發現青銅幣狀物件,大家都相當好奇,化身考古學家。漫步於其中一段破爛且傾側了的水泥村徑,原來直通水中,應是昔日往碼頭的通道了,或會乘船往來大埔墟。橫嶺頭與橫嶺背村隔個山岬,穿過中間的小坳往橫嶺背期間,先後發現「橫嶺頭李宅地界」及「金竹排王宅地界」兩座界碑,照字面意思將會踏入金竹排範圍了,然而離金竹排始終仍有超過一公里距離。
橫嶺背村規模明顯較橫嶺頭村細小,但如同橫嶺頭村石堆中混雜一些屋宅磚瓦殘片,想起九龍半島的鑽石山——讀歪點就是「磚石散」。其中一角地面刻上「Tai Loon Village」字樣,又稱「大龍村」,可能取自上面的大峒。此時已是兩點,該要趕路,從橫嶺背至金竹排的斜壁路段感覺有點沉悶,隨路面轉為平坦,代表已抵達金竹排村遺址。金竹排村規模較橫嶺頭村略小,但面積相當廣闊,遠方更有牛群吃草,地面再也看不到任何垃圾蹤影,使人置身世外桃源。那裡的牛隻可能太長時間沒看過人,早已產生高度警戒,向我們凝視至正前方為止。在金竹排探索期間會發現獨特的村落痕跡,例如通往高處的樓梯,不過上面已被塌樹藤蔓覆蓋,乍看也不見廢屋殘片。湖邊某深處更發現斜坡登記編碼牌,看電話號碼肯定是九十年代之後的事情,政府應有特別原因要在湖邊另建護土牆,當然日久失修加上長年累月處於水中,護土牆崩裂了。
金竹排村與大滘村的分界線不太明顯,惟後者感覺沒較前者空曠,規模亦再略小於前者,但面積相對狹長,過往建有「三光公立小學」,現時當然消失殆盡,無從辨認,最大特色僅是散布西東兩邊的石磨。此時南向量再次增加,東向量逐漸減少,很快要前往最後的小滘村。大滘村與小滘村被「東心淇」半島分隔,不過中間本來有寬敞的古道,讓村民極速穿梭兩地,除非時間太多、體力太充沛,根本沒有人會沿半島「綑邊」,半島的「邊」長逾兩公里。
小滘規模細小且屬最後探訪的村落,難度卻屬最高,需在脆弱的斜壁硬闖,年前本來可走的通道現被旁邊伸出的樹枝完美覆蓋,附近的樹林繞道亦長滿荊棘藤蔓,明顯很長時間沒人走過,更添難度。在石堆中前進,已不能辨認石塊源自山上、屋宅還是田基,然而村裡的田基倒是高如城牆,算是小滘村的特色。小滘本來有荒徑或旱澗直上小滘坳(鹿湖峒與鵝髻頂間,可經山腰往黃竹角咀方向),可惜入口已湮沒,要續沿很近乎筆直的斜壁往東南面深陷的內灣,然後折回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坳仔的預感倒是沒錯,到達小滘時才是真正考驗,入口與上山期間完全沒有任何路標,初段在異常陰暗崎嶇的旱澗上行,腳下盡是攔路粗藤,手扶的可能是枯死後鬆散的枝幹。中後段路況逐漸明朗,用了近半小時回到船灣淡水湖郊遊徑C2616與C2617標距柱之間,總算在入黑前至少一小時重回相對安全的路段,只見出口處有道極其殘舊的路標,還好友人下載了較近期的路線圖,雖然位置粗略,起碼得知大概方向。沿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後段回程,中段再上長牌墩,後段轉為船灣淡水湖副壩與主壩相關的馬路,最後晚上八點結束行程豐富刺激的一天,全天走了近十小時,太累了不想在大埔墟一帶找尋吃晚飯的地方,不如直接在大尾篤晚飯後才回大埔墟。
涌尾燒烤場起步:
西望八仙嶺郊野公園一帶:
這裡土質較脆弱,湖邊龜裂後形成一些坑洞:
橫嶺頭村面積很大,往東走依然可見不少相關遺跡:
浴缸狀的不明石塊,不過浴缸沒可能那麼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