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1年4月16日星期五

鹿巢坳秘遊


  日期:2021年 4月 6日(二,復活節星期一翌日假期)
  路線:富安花園>鹿巢山天帝糞坑>鹿巢坳>石壟仔村>茅坪坳>大水井古道>西貢
  天氣:晴

  前一天走完高難度且路途漫長的船灣淡水湖北岸綑遊,是日下午當然走相對短途輕鬆的路線,本來想經鹿巢山及大金鐘往西貢,最後改探鹿巢坳一帶小徑。

  從富安花園巴士總站起步,那裡向來是遠足人士集合熱點,部分人會選用捷徑直接穿過屋苑,但近月部分遊人行徑騷擾到居民(例如高談闊論),導致居民投訴,屋苑繼而謝絕遠足人士。在富安花園閘口左邊的大水坑村附近上鹿巢山,本來的「百子千孫樹」上山位置變成護土牆,改在另一邊上山。沿山脊一直上行,少部分位置較滑及斜度較高,直至海拔近300米的「天帝糞坑」為止。「天帝糞坑」雅名叫「一夫當關」(卻甚少人稱呼),呈深溝地貌,據說屬馬鞍山礦場流向鹿巢坳的引水道。抵達天帝糞坑時,剛好想看「糞坑」往鹿巢坳路況如何,決定右轉。初段位處深溝,但很快在深溝邊的小徑緩緩下行,而深溝被植物覆蓋。天帝糞坑最終接鹿巢坑,並流經較低處的鹿巢坳附近。

  鹿巢坳位置有點抽象隱秘,位處鹿巢山正西近一公里、梅子林水務馬路盡頭的山坡上,從地圖看也不像山坳,反而更像小山谷,山坳另一側就是只有約十米落差的小崗,那裡可經小崗下行至梅子林水務馬路盡頭,或上鹿巢山海拔414米的測量柱(實際高點在東面海拔逾450米的鹿巢石林頂),亦有橫山徑直往石壟仔。原來橫山徑竟然屬古道設計,雖然相當狹窄,石壟仔村昔日似乎有耕地在鹿巢坳一帶,又或是本來有古道往大水坑,但以上兩點純粹坳仔推測,網上相關資料欠奉,描述的石壟仔古道多指梅子林村口過了水務馬路天橋後立即上山的小徑,未見有人考究為何有古道往來鹿巢坳與石壟仔之間。

  路邊樹木高度逐漸上升,進入樹林後很快到達已廢棄的石壟仔村,只有吳氏宗祠尚算保持完好,其餘屋宅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破。石壟仔村另一端亦有古道通往茅坪坳,方便學童上學,因為茅坪坳過去為「五聯達學校」所在,主要服務附近梅子林、石壟仔、昂平、茅坪與黃竹山五座山鄉的學童。值得一提,中段亦有古道上昂平附近,然而坳仔是日探索期間,沿古道上了小段就沒了,沿路標繼續上行就立即偏離地圖顯示的小徑,同時路況也非常崎嶇,決定放棄。路況從密林逐漸深入樹林,之後到達茅坪坳,小休幾分鐘往北港方向下山,但幾分鐘後立即左轉經大水井古道往西貢大水井。大水井古道實際並非正式山徑,雖然路況非常明顯,中段則經過一座伯公廟。抵達大水井高處的茅坪新村(茅坪、黃竹山、昂平與石壟仔原居民都在大水井另建新村)後,一直沿北港坳路及躉場路下行至新景台村,最後下行樓梯,至西貢墟結束半天行程。

  富安花園左邊經上鹿巢山方向,上山入口路況崎嶇:





  回望富安花園:


  山脊路況趨勢清晰:




  北望吊手岩至馬鞍山頂,以及山谷中的馬鞍山村:





  在馬鞍山食水缸附近有橫山徑往天帝糞坑:



  「天帝糞坑」本來也是政府管理的山坡:


  「糞坑」長滿植物,在旁邊小徑下鹿巢坳:








  天帝糞坑最終接鹿巢坑:





  鹿巢坳西北面的小山崗:



  支路眾多的鹿巢坳:




  往石壟仔的橫山徑旁見巨石:


  往石壟仔的橫山徑屬古道設計,途中少量地方可俯瞰梅子林村,不時有村狗吠叫:










  石壟仔村爛程度不一的屋宅,只有吳氏宗祠仍完整:











  石壟仔往茅坪坳的古道:


  中段亦有古道上昂平,但很快消失,引到荒徑並偏離地圖顯示的小徑:



  往茅坪坳古道後段:


  茅坪坳「藤王」主幹以及向四周伸展的支藤:






  茅坪坳歷史較久遠的地圖:


  沿北港方向下行,路口處左轉往大水井古道:



  1960年的供水紀念碑:


  古道中段的伯公廟:



  大水井下西貢墟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