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 2月 12日(日)
路線:大灘>猴塘溪>海下路>涌沙頂(來回)>白沙澳>荔枝莊>雞麻峒>蛇石坳>深涌>黃地峒>開丫峒>坳門>嶂上>北潭坳【地圖】
天氣:潮濕有霧,部分地區天色較明朗
是日仍為潮濕有霧的天氣,不過仍繼續選擇走西貢半島,因為目的主要探索在黃地峒與「開丫峒」之間能否下探鰲魚頭小山崗測量柱。上月曾嘗試從鰲魚頭測量柱自下而上,但走了小段就不見路胚了,而且該處又在西貢半島的西部,天氣受地形屏蔽下可能好一點,希望搏一下運氣。行程亦順道重遊海下路以東的涌沙頂廢棄觀景台,以及荔枝莊以西的雞麻峒。
大灘巴士站下車,取道大灘郊遊徑往海下路近猴塘溪,但郊遊徑會在大灘村直接穿過,村內又沒有官方任何指示牌,不識途者或許要摸索一下。由於要往猴塘溪,所以上幾級樓梯,並於一接村屋的左側經過,再走約一公里山徑到海下路,不遠處見猴塘溪燒烤場暨營地。沿霧中的海下路一直上行至高點,左側有小徑上石屋山(指示牌只說往山火瞭望台,因為石屋山非官方山徑),右側可通行大灘郊遊徑與海下路之間的涌沙頂、獅地與爐仔石等,高度均不到二百米,往日屬野外定向地點之一,更有明顯山徑,然而已廢棄,不少位置灌木及雜草叢生,如今本地野外定向活動亦趨於式微,可能受植被影響加上智能手機的發達,感覺近年定向活動較傾向市鎮或近郊多於野外。右轉上一道樓梯,之後乃一段頗寬闊山徑,接近涌沙頂時路邊灌木趨密,然後在濃霧中嘗試找尋廢棄觀景台的蹤跡,期間更偶有少量泥濘,可能環境太潮濕了,另外亦見一群學生在訓練。
找了一會仍未見廢棄觀景台,趁機翻向過往遊記,得知在北面的山崗,就立即走過去,果然很快到目標。觀景台由香港會計師公會贊助興建,於1998年3月22日落成,旨在紀念公會成立廿五周年。是年又適逢觀景台落成廿五周年,可惜早年已毀,表面沒東西可看了,僅餘基座,連下面的文字都逐漸消失,當年協助興建觀景台的成員,如今回來時看到如此境況難免失落(倒也未必,可能純粹形象工程罷了)。
步回海下路續往北走,至白沙澳接水泥村徑直往荔枝莊碼頭,再穿地質公園海岸上雞麻峒,途中順道參觀深藏樹林的紅磚廢屋,屋裡油燈滿布乃一大特色,很明顯往日欠缺電力供應。依脊上雞麻峒,路邊植被以崗松為主,不過不算攔路,至近頂處坡度較高。站在山頂,泛起微弱陽光,可俯瞰荔枝莊及赤門海峽,但東面和北面卻依然雲霧密布。正正因沿途沒受霧層覆蓋,才決定按計劃從荔枝莊上雞麻峒。
小徑下行至蛇石坳,再下行至深涌,繞海岸村徑至鰲魚頭,不過是日要把握時間,沒光顧鰲魚頭的士多,就在其北面上黃地峒,先是經過疑似豬舍遺跡。受地形屏蔽關係,從蛇石坳至鰲魚頭附近再上黃地峒時均持續間中有陽光,西貢半島多變的地貌仿如城市的縮影,是日屯門、元朗及東涌等西部地區天氣明顯較東部沒受屏蔽的地區為佳。上黃地峒時感覺非常潮濕悶熱,可能身體未及適應如此天氣變化,抵達測量柱時要小休約十分鐘。
下一步就嘗試探索能否下探鰲魚頭測量柱,如否,就經海拔203米的「開丫峒」上嶂上。查閱官方網上地圖,發現小徑口在山坳稍東面海拔約140米處,地形屬隱脊。到達網上地圖顯示的小徑口,右邊有似是疑非的路胚,嘗試撥開植物下行,幾分鐘後感覺踏前一步已是深坑,決定折返,似乎該小徑已消失。
依脊經開丫峒上嶂上,才在去年三月走過,當中開丫峒附近有岩石堆,景觀亦較開揚,可俯瞰榕樹澳村與企嶺下海等地,而且路上更有不少吊鐘花蹤影,乃未被遊人破壞的賞花淨土。與去年相比,全段植物均明顯茂密及攔路,可能近月遊人蹤跡較少。隨高度逐漸上升,海拔三百米上已深藏霧中,開始感到附近植物有水珠,雙褲有點不舒服。再走一段石屋山西南腰小徑至坳門,中段離開密林,再經嶂上接麥徑三段,最終下行樓梯到達北潭坳,結束天色多變的霧天星期日旅程,夜裡濃霧下的北潭坳,近無車流及遊人,氣氛有點可怕。
霧天下的西貢墟,遠處的昂平景色已不可見:
海下路經白沙澳往荔枝莊:
荔枝莊叢林某處滿布油燈的紅磚廢屋:
深涌至鰲魚頭路上天色明朗:
東望「開丫峒」及山下的榕樹澳村:
下方突出的鰲魚頭小山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