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

夏登西貢西三頂



  日期:2017 年 8月 20日(日)
  路線:北潭坳-岩頭山(452米)-嶂上-雷打石(379米)-大王爺坳-太墩(317米)-北潭涌地圖
  天氣:晴,初段間中多雲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ktamauhiking/

  是日繼續陽光普照,想起太墩山上風光優美,所以趁好機會上太墩及雷打石賞景,但由於風力微弱及溫度較預期高,短短九公里路就喝了四升水,幸好出發前已準備充足,否則要在中途撤退,或取Plan B經北潭村上太墩了。另外,是日開始受颱風「天鴿」之下沉氣流影響,能見度已沒前一天還佳,不過仍是可接受之水平。

  仍在西貢享用早茶後起步,可是遲了起床,結果路上遇上塞車,至於茶樓前方的天后廟廣場正舉辦鄉委會主辦的慶回歸廿載之舞獅活動,難怪場面相當熱鬧。十一點半在北潭坳起步,為麥徑二、三段交匯處,同時有座小村,步進村後廢田,在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的環境下,總是令人心曠神怡,有如置身在外國般,難怪是村裡外籍居民閒時放狗、遊樂之處。上岩頭山一段是不絕的樓梯,在相當炎熱的環境下自然要多次停下小休,用了近一小時才到近牛耳石山的麥徑三段最高點,從此下望北潭路沿線村落、滘西洲、太墩、塔門、高流灣、蚺蛇尖及黃竹角咀等風光,可是風力仍不高,加上正午,所以感覺還很炎熱。

  在牛耳石路口轉右方支路走約十五分鐘至岩頭山,間中屬人工密林地帶,此時風光變得更為開揚,連西貢南、馬鞍山之景都盡收眼底,亦可前望整個西貢半島最高的石屋山。到達岩頭山時,頭頂剛好有小片烏雲蓋著,而且接續時間也不短,使熱力稍為減退,否則感覺必會更為辛苦了。十五分鐘後離開山頂往嶂上前行,中段見一路口,左方隱蔽處落嶂上,而右方則經隔火帶急落屋頭古道,該路已於三月走過,多年前是短草泥坡,但短短近年間已長滿植物了。

  約一點半到嶂上,足足花了兩小時才到,正值陽光最猛、溫度最高的時份,就在士多裡慢慢休息及惠顧山水豆腐花。或許天氣太熱的關係,雖然是星期日,但惠顧人數很少,老闆也不待在沒風扇的廚房裡,寧可坐在外面乘涼,坳仔也順道與老闆聊天,一聊就聊個多小時。

  三點半,太陽熱力稍為減退時才再起行,朝麥徑三段順走落榕北坳,途中雖然仍暴露在烈日下,不過風力感覺較剛才較強,所以也按原定計劃,經雷打石再上太墩。上雷打石頂分北脊(最斜,但離真正的雷打石亦最近)、西北脊及南脊,是次取北脊上,入口在標距柱M060附近,隨高度上升,斜度也明顯增加,最斜處估算也超過六十度,不時需扶旁邊的石頭、小樹幹借力,最終到達傳說中的「雷打石」,測量柱就在附近。在雷打石頂稍為休息,看看北潭涌、滘西洲及船灣淡水湖風光,然後朝南脊急落大王爺坳,不少位置呈草坡面貌,可算是西貢半島少數仍未被人工密林覆蓋的「清泉」,正因如此才不時透來鮮風,不致過於難受。

  從大王爺坳朝「斬竹灣」方向上行,到第一支路左轉上太墩,上山路仍是較斜,但與雷打石北脊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此時只餘稍多於一升水,希望不要喝完。到達副峰「毒蛇頂」(304米)後趨於平緩,在密林穿插一會,即到太墩頂,整片西貢海、斬竹灣就在腳下,夕陽也掛在馬鞍山後方,還有船隻在海島間遊曳著,難怪吸引不少遊人登此留影了。雖然糧水稍見不足,然而山頂透來陣陣南風,陽光亦不猛烈下,總算暑氣全消。盡情的拍攝大半小時,日落將近,就沿崎嶇小徑落北潭涌停車場,結束酷熱西貢西登三頂之旅。


  鄉委會主辦的慶回歸廿載舞獅活動:







  西貢碼頭遊人處處:


  北潭坳出發,樹間見巨型蜘蛛網:




  北潭坳村後廢田草坪:




  上岩頭山的長長樓梯:


  牛湖墩、大輋嶺墩與兩山間的北潭坳村:




  較後處的蚺蛇尖、大蚊山:


  牌額山則藏在牛湖墩與大輋嶺墩之後方:



  南望北潭涌山谷、滘西洲:



  龍坑貫穿鯽魚湖:



  黃宜洲:



  近處隆起的山頭為是日最後會到的山頭--太墩:





  望向高塘口、東龍二輋及塔門:





  高流灣與塔門島:



  最遠處的黃竹角咀:



  大灘村前泥灘與獅地(132米):


  大灘村:


  上望牛耳石頂:


  近望牛耳石南脊:


  支路處拐右方密林小徑上岩頭山頂:




  從岩頭山賞萬宜水庫:



  石屋山頂:



  西望馬鞍山、吐露港:



  西貢海和遠望釣魚翁:


  望向蠔涌谷、匡湖居一帶,那裡背靠飛鵝山:



  從岩頭山頂望貢東群嶺:


  太陽剛藏在頭頂烏雲中:


  岩頭山至黃竹塱附近之隔火帶:


  嶂上士多大休:




  從麥徑三段看北潭谷地、雷打石:



  M060附近急上雷打石:


  傳說中的雷打石:


  雷打石頂南望太墩,太墩頂當時遊人頗多:





  滘西洲全貌:


  雷打石測量柱和船灣淡水湖:


  從南脊草坡地帶下行: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之建築物散在山谷中:




  前望太墩:


  相當陡斜的下山路:


  經大王爺坳上太墩:



  西貢海星羅棋布的島嶼,加上適逢退潮,岸邊露出泥灘,黃宜洲島及黃坭洲仔也連在一起:











  遠望釣魚翁、將軍澳:



  近望斬竹灣村、木魚頭:



  斬竹灣魚場:


  半山中的早禾居:


  糧船灣海及近處的黃宜洲島、黃坭洲仔:



  萬宜水庫:


  山嶺間隆起的蚺蛇尖:


  黃麖地:



  北潭涌與度假營:





  下方的整片北潭涌谷地:


  上窰民俗文物館:


  曝罟灣:


  中央的大島--大頭洲,遠處乃甕缸群島:




  龍坑流向斬竹灣:


  近處的鹽田梓、滘西洲:



  西望馬鞍山郊野公園群嶺,群嶺後可見日落及映射在地上的長影:









  滘西洲高球場:



  太墩之美,總是值得留戀:















  太墩全景:


  朝北潭涌下山,夕陽在山嶺間映射的顏色也越來越淡:





  海中的船隻:



  出口在北潭涌停車場盡頭:


  北潭涌完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