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7年4月3日星期一

石屋岩頭北潭石



  日期:2017年 3月 26日(日)
  路線:高塘—黃竹塱—嶂上—石屋山(481米)—坳門—西北脊上岩頭山(452米)—牛耳石山(425米)—北潭石—鯽魚湖—北潭涌地圖
  天氣:雲

  雖然早上曾下過一陣雨,但天氣較想像中為佳,所以就上西貢西郊野公園最高的三座山頭--石屋山、岩頭山及牛耳石山,高度都超過四百米,而且雨後的能見度相當高,遠方景物的輪廓相當明顯,並順道一覽牛耳石山落北潭村小徑之間的「北潭石」。

  是日亦是新一屆行政長官的選舉日(前年的區議會選舉日、去年的立法會選舉日及選管會選舉日都走西貢半島,其實是巧合),儘管結果真的如預期般,非坳仔及大部分市民的期望,畢竟選委會委員以商界及親中者為主,階層與普羅大眾明顯有異,只祈求新的特首在施政上做得更好,儘量顧及市民的感受。

  十二點多乘94巴士至高塘,天文台一直預測是日雨勢不小甚至有雷暴,所以沒有多少人敢結伴成行,之前訂立的行程也紛紛取消,全車人數不到十人(坳仔已在巴士站等了十分鐘),比星期五(兩天前)還要少。在高塘起步,轉入海下路上行約十分鐘轉入嶂上郊遊徑,依較平緩的山徑上嶂上,途經已荒廢的黃竹塱村,原有一排約四、五座廢屋都被矮樹包圍著。郊遊徑乃嶂上士多老闆的出入之路,每星期幾次把食材、汽水抬上山,由海拔約七十米抬上三百米,需時也要近一小時,過程極其辛勞,也充分體現其意志,嶂上以外香城沒有一個既無水路,又無馬路的地方有士多,不過萬一冰箱、爐頭等電器壞掉的話或許麻煩可大了。

  穿過猴塘溪,在臨到嶂上的平地處轉右,此段路況明顯,說穿了只是與郊遊徑平衡的路,終於正正在士多前面。因預期天氣實在太差,士多罕有的提早關門(幸好坳仔早茶後才起行),士多前面的露營草地更是一個人都沒有,立即看看手錶和手機,確認是日仍是星期日,不是星期一。

  在士多旁邊轉上石屋山,此段路過往都是下行,上行卻是第一次。半小時左右上達石屋山,南面的西貢諸島、西面的馬鞍山及大埔新市鎮、北面的船灣淡水湖及東北面的黃竹角半島的景致都十分清澈,看著如此美好的風光,真讚嘆自己沒做錯決定,因為出門前雷達圖顯示雨區已逐漸消散,縱使有雨也不大。

  賞景約廿分鐘,就朝西脊下山,沿脊直走的話會到「開丫峒」,但沿明顯的路而行就落坳門(石屋山與畫眉山之間的山坳,亦是往來榕樹澳的「天梯」頂)。經一段略有泥漿的郊遊徑前行,又再經過嶂上,那裡有小徑可落北潭村,坳仔試走一段,發現路況頗為崎嶇,而且感覺有點像溯澗,趁有電話訊號時看網上地圖,原來此段是「花潭石澗」的離澗小徑。由於溯澗並非是日行程的一部分,坳仔一向也不溯澗,更正值有遠足者累及消防員殉職過後的敏感時刻,所以立即原路折回,第三次途經嶂上了。

  郊遊徑朝東北而行,約十分鐘步程在隱路處轉右,此段實為已棄用的郊遊徑,如一直前行的話可沿古道落屋頭,是日則在山坳開揚處轉隔火帶上岩頭山。此段隔火帶其實是環繞嶂上附近的山崗,共有兩個半環形,其一繞石屋山西南脊抵坳門,另一從黃竹塱繞岩頭山以西抵畫眉山以東之麥徑。由山坳至岩頭山的一段隔火帶已密林化,看來隔火的效用已大大減退,而且頗為陡斜,雨後更帶點濕滑,要很小心的上行,之後在平緩處東行,走一段密林到岩頭山頂。

  岩頭山頂的景色以高塘口、蚺蛇尖、塔門、赤洲、滘西洲及北潭涌等為主,可是是日風勢有點大,不想再次穿上禦寒衣物的緣故,只停留幾分鐘,就快速的朝牛耳石方向而行,再穿過麥徑上牛耳石山頂。

  牛耳石山頂的景色轉為牌額山群山、北潭涌及萬宜水庫西部為主,由於景色沒較岩頭山為佳,所以很快朝南面山脊下行,沿途屬人工密林地帶,中段斜度及石堆數量都增加。隨高度下降,開始走進林中,旁邊可見高逾廿米的「北潭石」,部分攀石者會挑戰此巨石。繼續在小徑下降,地上的亂石亦頗多,在濕滑的石堆找好踏腳位下行,聽到水聲,終抵龍坑下游,由山頂至此約需一小時。橫越澗道,經水管路出北潭村,此段實為北潭村的棄用水務設施,所以旁邊有些人工小水壩。

  北潭村全村已變成戒毒所,裡面的狗隻繼續安守本分,每當遊人經過時都會劃破村裡的寧靜,讓人不宜久留,一停久了就會很快被職員發現。沿水泥村徑出鯽魚湖村,再經馬路往北潭涌,吃過餐蛋麵後才回市區完成,巴士上的乘客仍是很少。三月份週末的天氣不太佳,僅在月初的週末可見陽光,其中前一個星期日更全天有雨(當日雨勢不大,由南涌經尤德亭轉落烏蛟騰烈士紀念碑),可是遠足日數卻達九天,為三月份歷來最多,更超出全月星期六及假日之總日數,完全是「逆流而上」的一個月。

  巴士上乘客很少(後面已無人):


  高塘起步,轉入海下路:



  嶂上郊遊徑:



   老虎騎石山脊:


  黃竹塱廢村:



  猴塘溪:


經一段與郊遊徑平行的小徑往嶂上:




  星期日的士多罕有地關門:



  草地一片寧靜,只見牛群默默吃草:





  在士多閘口旁上石屋山,初段路況有點模糊:



  標高柱基座:


  此乃自由發揮路段:




  到山頂,可見高塘口及蚺蛇尖一帶:


  山頂的發射站:


  發射站圍網:



  西貢內海:


  馬鞍山及十四鄉:




  船灣淡水湖與近處之深涌:





  企嶺下海、吐露港及船灣淡水湖:








  深涌大草地:


  榕樹澳與雞公山:


  榕樹澳村:


  石屋山北脊:


  東北面的黃竹角半島:




  下望嶂上高原:


  遠望西貢海群島:






  井頭村半島:


  企嶺下海魚排:



  東望蚺蛇尖、大蚊山:


  馬鞍山新市鎮與遠處的馬料水:


  荔枝莊:


  朝西南方落坳門:




  坳門:



  昔日民居圍網:


  再一次經嶂上,更見牛群過橋之景:




在嶂上郊遊徑轉入棄用的郊遊徑,東行至山坳處:




  另一邊是隔火路:


  這邊的隔火路已變密林:


  臨到高位平緩處時見草地:


  岩頭山頂:


  望向高塘口、塔門及高流灣一帶:







  望向北潭涌、滘西洲一帶:




  塔門:


  大灘村:




  望向吐露港一帶:


  東平洲:


  赤徑村:



  赤徑口與高塘口:



  高塘村:




  屋頭村:


  轉往牛耳石山:


  蚺蛇尖及高塘口:


  麥徑上牛耳石山頂:


  從牛耳石山下望太墩、北潭涌:


  牌額山脊、大蚊山及蚺蛇尖:




  北潭坳:


  北潭涌:



  回望牛耳石山頂:


  石堆:


  斜度開始增加: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


  太墩與北潭涌:


  隨高度下降,岩石數量明顯增加:




  高逾廿米的北潭石:





  穿石堆下抵龍坑:



  過澗、過閘經水管路出北潭村:







  此段路有泥濘:


  北潭涌原名叫大陂頭?


  龍坑下游的小水壩:



  北潭村廢田:


  北潭村全村屬戒毒所:






  得生團契:




  沿指示牌往鯽魚湖:


  菜園:



  水泥路:


  鯽魚湖村:




  北潭涌村口牛群在玩泥沙:


  北潭涌巴士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