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

【真.麥徑通走終極回】全走第九、十段


  日期:2019年 11月 2日(六)
  路線:荃灣站—川龍—荃錦坳—麥徑九段(加遊鱷魚朝天)—田夫仔—麥徑十段(加遊田夫仔村、千島湖清景台)—屯門站地圖
  天氣:晴

  九月初首次響應「麥徑通走」活動時走過麥徑九段和少段十段,不到一個月內全部十段均「打卡」。然而,為確保行程之完整性,坳仔決定再全走一次麥徑九段和十段,順便登上離麥徑不遠的「鱷魚朝天」山火瞭望台與新建的千島湖清景台,時值秋季,步速明顯加快,不計加遊時間,快步下不用四小時就走畢兩段合共廿二公里。

  正午在荃灣站起步,首先從荃錦公路登上近九百級樓梯至城門引水道,本身是附近居民常用的晨運徑,路邊還建有一些花園。那段樓梯通常完全不透風,又沒有較平緩的位置,雖然天氣不算很熱,仍會弄至渾身大汗,還好接下來是一段引水道馬路,在透風和無上落的環境下也有小休的效果。走約十分鐘,右轉穿過蝴蝶地寮屋區,沿村徑繼續登上川龍,過後幾次到川龍遠足,都會順道於裡面的傳統茶樓早茶,但星期六循例會與家人在住所附近的酒樓早茶,所以坳仔在此當然不會停留,再次穿過荃錦公路,取道馬塘村上荃錦坳。

  馬塘村上荃錦坳的山徑長約一公里半,初段左邊有個半明顯但沒有指示牌的入口,其實是通往牛寮腹地,星期三(10月 30日)才探索過腹地環境,半明顯山徑最終只通往墓地,至於其他小徑的野草變得更為茂密,甚至不能通行,沒有一支路標是新的,相信牛寮腹地一帶有段時間沒遠足隊走過。當日已計劃全走麥徑九段和十段,但探索腹地時用了太多時間,故臨時決定延後至是日。

  抵達荃錦坳,開始沿麥徑九段往田夫仔,乃長逾六公里的水泥馬路。初段稍為上行,在M160至 M161標距柱之間拐上「鱷魚朝天」山火瞭望台,海拔559米,景觀主要是錦田、八鄉和石崗的廣闊平原與鄉村。瞭望台之後就不斷下行,直達田夫仔露營場外圍,乃麥徑九段和十段交界,爽步下不到一個半小時就走完第九段。

  田夫仔村座落深山,雖然馬路看似四通八達,惟離大棠、青龍頭、大欖涌、荃錦坳等出口有大段距離,故沒有很多村民居住。在村口看到有士多指示,為了找尋傳說中的士多,終於一闖田夫仔村,原來在山林深處竟然有個頗大的野戰場,相信場主見土地充足及經營成本較低,決定把野戰場座落至此。沿不明顯的指示在村裡走著,始終沒有找到士多,最後從村的另一邊離開,繼走麥徑十段。

  繼續是下降路段,以爽步夾雜慢跑方式持續近半小時,抵達中段最低點的吉慶橋,屬大欖涌水塘最深處,附近山徑眾多,無疑是整個大欖郊野公園的「中心」,同為遊人休息的勝地。時間緊迫,沒在吉慶橋停留,接著上走至大棠山的楓香林,十一月初溫度仍未顯著下降,葉片仍相當翠綠,只有少量獨處的樹香樹,葉片有輕微轉黃或轉紅現象。

  沿大棠山馬路走至盡頭,接著是長近兩公里的山徑,也是麥徑十段中唯一的天然山徑,整體上落不算太大,在中段M181及M182標距柱之間還可登上新建成的「千島湖清景台」,從有利位置鳥瞰大欖涌水塘全貌,由於水塘地勢也是起伏不定,較高的地方沒被塘水覆蓋,所以變成個「島」了,當不少「島」在水塘裡多次出現,所以「千島湖」就成為大欖涌水塘的別名。

  秋日周末午後的千島湖實在太熱鬧,停留只有十分鐘就原路返回麥徑十段。不經不覺間回到馬路,還有八公里半才抵達在屯門的麥徑終點。在馬路下行近廿分鐘,到大欖涌水塘西北端水壩附近,之後很快進入全無難度及高低起伏的引水道馬路,一直走至盡頭。在掃管笏上方還可看到金黃色的夕陽,到達馬路盡頭時天色就已黑透,中後段亦有不少郊遊和運動設施,方便附近的晨運和郊遊市民。走至馬路盡頭,象徵走至將近尾聲,沿路燈微弱的樓梯下走,穿過井頭上村,順利到青山公路近杯渡路的麥理浩徑終點(M200標距柱),麥理浩徑每一處都已經踏足過,此時再走約十分鐘到屯門站,圓滿結束是日兼「真.麥徑通走」合共七回的行程。

  荃灣起步,先沿866級樓梯登上引水道





  荃錦公路旁的朗逸峯範圍一直延伸至引水道:


  引水道登上川龍的路口(從較前位置回望):


  殘存的指示牌:


  川龍西洋菜田:


  川龍村及上望大帽山:



  川龍馬塘的神秘建築物:



  川龍馬塘村與登上荃錦坳的路口:




  路況寬敞明顯:


  荃錦坳:



  麥理浩徑啟用碑記:


  野外定向進行中:


  麥徑通走活動的第九段「打卡」點:


  荃灣與葵青:



  位處半山的川龍:


  電訊坳:


  轉右登上「鱷魚朝天」山火瞭望台:


  「鱷魚朝天」山火瞭望台:



  「鱷魚朝天」最高點,可望大帽山、錦田、八鄉和石崗的廣闊平原與鄉村:










  望向深井與附近海面:



  元朗凹頭一帶平原:


  下望河背水塘與八鄉群村:



  路邊的田夫仔北越野單車徑入口:


  麥徑第九與第十段交界在田夫仔露營場附近:




  為了找尋田夫仔士多,決定一闖田夫仔村:




  深山中的田夫仔村:



  野戰場使用的障礙物?


  田夫仔村蔡氏宗祠:



  近期重建的M171標距柱(兩個月前是相當「貼地」):


  麥徑通走活動的第十段「打卡」點:


  吉慶橋旁的郊遊:



  重修完畢的M175標距柱:


  葉片仍翠綠的大棠楓香林:



  少量獨處的樹香樹,葉片有輕微轉黃或轉紅現象:


  走至伯公坳「城牆」之上:


  到達馬路盡頭,續走麥徑十段唯一的天然山徑:



  西白虎坳關聖帝君座騎:



  山徑導賞活動的問答遊戲:


  在M181至M182標距柱間登上千島湖清景台:





  大欖涌千島湖好風光:








  大欖涌水塘主壩:


  日落時分:



  隱約可見元朗新市鎮:


  餘下路段均屬馬路:



  大欖涌水塘一角:


  大欖涌水塘西北端水壩附近:



  進入長長的引水道馬路:


  引水道下的掃管笏:





  金黃色的夕陽:




  哈羅香港國際學校:


  屯門青山灣:


  路邊的郊遊設施:


  入夜中的屯門新市鎮:



  麥理浩徑最後半公里:


  沿樓梯下走,穿過井頭上村:


  麥理浩徑終點:


  屯門市中心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