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1年1月7日星期四

尖山雙峰貴妃徑


  日期:2020年 12月 30日(三)
  路線:荔枝角站>大埔道>西路上琵琶山>尖山>九沙古道>貴妃徑>回歸亭>獅子山公園>樂富站地圖
  天氣:晴,風勢頗大

  是日午後繼續短遊住所不遠的獅子山郊野公園,兩年半以來再度探索被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包圍、但地圖顯示沒有山徑的尖山頂,那裡有兩座高度只差一米、均設導線站的山峰,然後重遊相對寬敞的九沙古道與貴妃徑接回歸亭後經獅子山公園下山。

  從荔枝角站出發,穿過工廠區、明愛醫院、呈祥道天橋及元清閣(供奉黃大仙的廟宇)上大埔道,並在郝德傑道對面經西脊小徑上琵琶山。初段為護土牆的維修棧道,不過已雜草叢生,再接一段又滑又斜小徑到達山頂附近的食水庫,九龍水塘六號界石也在食水庫旁的樹林中。

  看完界石與配水庫,在馬路下行一段進入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自西南向東北方向穿越尖山頂。尖山入口相當多,兩年半前在偏北路線上落,然而路線不太明顯,也沒有看到東峰導線站。山上景觀不多,僅西峰西面隱約看到長沙灣至港島西北岸風光,攝完中峰海拔308米及東峰海拔311米的導線站,很快接回自然教育徑,整體路況明顯及暢通無阻。

   走至教育徑東端,在豎著「難行、前路雜草叢生」警告牌處進入九沙古道,屬筆架山北面的橫山徑,然而大部分為康莊大道,「難行」位置可能在古道盡處下行紅梅谷引水道的小段山徑。走了大半小時,於明顯路口處右轉踏上「貴妃徑」,再度前往麥徑五段,路邊翠竹密布,置身其中非常寫意,靠近麥徑時更偶遇只餘半壁的PB222機鎗堡與隧道遺址,幾分鐘步程外則有亦發現一堵石牆,估計同屬機鎗堡相關遺跡。寒潮迫近,隨天色轉暗,不單轉冷,風力更顯著增強,山脊上的樹木更吹至呼呼作響。經過回歸亭,沿清晰樓梯下行獅子山公園,入夜後仍有少量遊人上山,抵達獅子山公園後,再經天馬苑、橫頭磡邨步回樂富站,結束半天行程。

  橫過呈祥道天橋經元清閣上大埔道:



  在郝德傑道交界橫過天橋,經護土牆樓梯然後又斜又滑的小徑上琵琶山:







  琵琶山頂西面的發射站,同時可望九龍水塘與華景山莊:




  上琵琶山頂途中繫在地面的金屬條,估計作避雷用途(蚺蛇北脊近蚺蛇尖頂也有類似東西):


  九龍水塘六號界石:



  琵琶山頂食水配水庫暨海水缸:


  俯瞰九龍西市區與交通幹道:



  華景山莊與九龍水塘:


  從鷹巢山自然教育徑上尖山頂:



  只有西峰西面的小片地方可賞景:



  山頂附近路況明顯:


  尖山中峰導線站(編號TV111.27,海拔308米):



  尖山西峰至東峰之間的山徑:


  尖山東峰導線站編號TV111.26海拔311米):




  從東峰沿東北面小徑下自然教育徑:



  在簡陋的涼亭處接自然教育徑:


  麥徑五段M111測量柱:


  警告牌後接九沙古道,但路況明顯:




  有熱心遊人(估計是晨運人士)在塌方上加設圍欄,避免誤墮:



  路邊不明洞口:


  休憩地方:



  這裡泥濘較多:


  座標石:


  九沙古道後段近貴妃徑路口的竹林:



  貴妃徑路口旁有電塔記認:


  貴妃徑上行初段翠竹密布,亦會再次經過電塔架:






  後段走望叢林:


  PB222機鎗堡遺址垣牆與旁邊的隧道口:







  再遇導線站


  豎井與石牆:




  黃昏的「獅頭」與九龍坳回歸亭:







  獅子山登山入口:


  下班時間交通繁忙:


  樂富站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