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顯示包含「遠足-大欖郊野公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遠足-大欖郊野公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

清潭飛鵝上花山


  日期:2025年 3月 23日(日)
  路線:大欖隧道轉車站>河背村>河背營地>清潭水塘>飛鵝搶斗脊>河背越野單車徑>麥理浩徑第九段>上塘>元荃古道>蓮花山公立學校>上花山>下花山(西竺林)>荃景圍>荃灣西站地圖
  天氣:晴

  又是隨意走走的一個周末下午,位於河背水塘至雷公田之間的清潭水塘乃坳仔被遺忘的地方之一,故此起程時先到清潭水塘略為「打卡」,再試探附近的「飛鵝搶斗脊」上河背越野單車徑。

2024年3月27日星期三

龍年富貴一條龍


  日期:2024年 3月 23日(六)
  路線:荃景圍>下花山烈女宮>上花山引水道>槍會脊>舊水泥徑上白石橋山(432米)>白石橋>麥徑九段>富貴龍礦洞>上塘>蓮花山公立學校>上花山>下花山烈女宮>潭頂新村>荃景圍地圖
  天氣:雲,間中有陽光

  踏入龍年第二個月,想起荃灣上塘的「富貴龍」礦洞都有四年沒走過,特此重遊,順道探索毗鄰荃錦公路香港槍會的「槍會脊」及白石橋的「白石橋山」。

2023年10月8日星期日

石龍觀景落河背


  日期:2023年 10月 2日(一,國慶日翌日假期)
  路線:荃灣站>照潭徑>潭頂新村>下花山村>西竺林禪寺>元荃古道(石龍拱觀景台)>上塘>「下塘瀝」>麥徑九段「伯公坳」>河背水塘>河背村地圖
  天氣:晴

  隨氣候變化,盛夏潮濕炎熱天氣近年延至十月,是年亦不例外,仍舊只閒遊下午半天。因應中午另有安排,是次行程路線選擇在大欖郊野公園。雖是閒遊,想不到元荃古道最高點的石龍拱一帶已開了兩座新觀景台,也在此記錄一下。

2023年1月30日星期一

花開富貴曹公潭


  日期:2023年 1月 23日(一,農曆年初二假期)
  路線:荃灣站>照潭徑>曹公潭村遺址>大曹石澗下段>荃錦公路>下花山西竺林>上花山>359山頭舊標柱>白石橋>牛寮腹地>荃錦坳>甲龍古道>雷公田>上村地圖(大曹石澗段新手不宜)
  天氣:晴,能見度甚低

  是日為癸卯兔年首個遠足日,上一個兔年正是坳仔歷來首次遠足的一年,如今經驗已近12年、次數幾乎一千了,有點難以思議。兔的最大特性在於靈活、跳躍,在12年間雖然公私事各忙,卻經常能在百忙中抽出一點空閒時間到郊外享受清新空氣及漫步其中的快感,繼承兔子靈活的特質。是次「開年」行程亦要成為「兔子」,因為一開始就是溯澗路段,還要爬過關閘,身體靈活度不足也難以應付,然後探索上花山的海拔359米山頭,重遊白石橋附近的牛寮腹地,再「捨近求遠」取甲龍古道回程。

2023年1月27日星期五

白玉觀音落河背


  日期:2023年 1月 18日(三)
  路線:汀九>大欖涌引水道>蝴蝶坑>「白玉觀音」>元荃古道C6106>上塘>「下塘瀝」>麥徑九段>河背越野單車徑>河背水塘>河背村地圖
  天氣:晴

  觀音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本地多處均有佛奉觀音的寺廟及戶外神像,規模最大的算是大埔慈山寺,以高76米、用青銅及合金構成、屬全球次高的觀音像盛名。至於遠足界亦有座貌似觀音的石英像,就位處大欖郊野公園汀九蝴蝶坑上游,大約十年前頗為熱門,翻看網上其他遊記,更可從引水道仰望「觀音像」,近年可能旁邊樹木逐漸長高,人跡相當少,是日就探索如今被遺忘的觀音像,名字叫「白玉觀音」。

2023年1月12日星期四

秘遊清快塘小徑


  日期:2023年 1月 7日(六)
  路線:汀九>大欖涌引水道盡頭>清快塘>大欖林道>秘徑往元荃古道C6114>圓墩郊遊徑終點>大欖涌村地圖
  天氣:雲

  是日晚上應約到大欖涌村燒烤,故選擇下午走訪清快塘一帶從未走過的小徑,包括從大欖涌引水道盡頭的「地龍口」旁上清快塘,及於大欖林道馬路接另一小徑到元荃古道C6114標距柱。

2022年10月31日星期一

三尖三咀行大運


  日期:2022年 10月 29日(六)
  路線:尖沙咀>大角咀>石硤尾>「鴉巢山」>尖山頂>金山路>城門水塘>城門引水道>川龍>白石橋>河背水塘>河背村>錦上路站>元朗工業邨>丫髻山>尖鼻咀>深灣路地圖
  天氣:晴

  又接近坳仔大一歲的日子,過去一年像完全沒好事發生過,無論自身還是整個社會及經濟環境,恆指更由約25000點起,幾乎沒升過就拾級下跌至不足15000點,跌幅超過四成,創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新低,投資其他股票市場或樓市也好不了多少,投資界及普羅大眾的強積金傷亡慘重。另外,肺炎疫情已踏入第三年年底,因防疫措施闊別兩年多的通宵堂食及官方燒烤場將在翌周四(11月 3日)回歸,儘管確診數字仍數以千計,相信新一歲的社會日常生活將進一步回復至疫情前。想起九龍半島近最南面的尖沙咀與新界西北近邊境的尖鼻咀名字相近,亦是遠足界長征路線之一,值得趁機挑戰,期望為即將到來的一年「行大運」,驅除過去一年的霉氣。

2022年7月27日星期三

清快塘落青龍頭


  日期:2022年 7月 16日(六)
  路線:荃景圍>元荃古道>煤氣管道10至13號柱>秘徑往清快塘>深井沉澱塘>深井村>青山公路地圖
  天氣:雲,間中有陽光

  過往走清快塘時都發現另有指示牌往青龍頭,但一直未有空,就趁下午數小時空閒探索一下。

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

冷雨楓香千島湖


  日期:2021年 12月 27日(一,聖誕節補假)
  路線:深井>清快塘>元荃古道>吉慶橋>大棠山楓香林>千島湖清景台>黃泥墩水塘>黃泥墩村地圖
  天氣:多雲,間中有陽光,亦有微雨

  2021年最後一個假日,天氣轉冷且有陣雨。是日遠足群出團,由於預計陣雨只持續至中午,行程決定照常,是日目標為欣賞大棠山楓香林,葉片每年十二月轉紅,吸引不少人訪遊「打卡」,再往鄰近的千島湖清景台,尋好最佳位置鳥瞰大欖涌水塘,部分位置受塘水覆蓋,泛起大大小小的「島」而名。

2021年11月27日星期六

花山踏上鱷魚背


  日期:2021年 11月 13日(六)
  路線:大橋村>上花山>蓮花山公立學校>蓮花山頂(579米)>「電訊坳」>「鱷魚朝天」(559米)>東北脊落越野單車徑>河背村>錦上路站
  天氣:晴

  秋意趨濃,連續多日天晴乾爽,極其適合登山遠足,惟周末只有下午數小時空閒,決定登上大欖郊野公園東部的蓮花山與「鱷魚朝天」(八鄉山火瞭望台),均為大欖郊野公園最高兩峰。

2021年11月8日星期一

上花山 2021


  日期:2021年 11月 3日(三)
  路線:荃灣站>荃景圍潭頂新村>下花山>上花山>上塘>元荃古道>捷徑往清快塘>深井
  天氣:雲

  是日下午趁有空閒,短遊荃灣上花山一帶,取道上塘廢村及元荃古道下山。雖然時值秋高氣爽節氣,但溫度及濕度均較日前回升,而且環境似乎受颱風大豪雨的殘餘影響,感覺有點潮濕,小徑充滿蜘蛛網,像仲春時節。

2021年10月30日星期六

鯉躍龍門走三門


  日期:2021年 10月 24日(日)
  路線:鯉魚門>藍田晨運徑>馬游塘>井欄樹>大藍湖>東洋山腰>沙田坳>獅子山頂>大圍>下城門水塘>城門水塘>龍門郊遊徑>川龍>白石橋>蓮花山廢校>田夫仔>麥徑十段>屯門龍門居
  天氣:晴,間中多雲

  「三門長走」連接鯉魚門、城門水塘與屯門,幾乎由新界東南走至新界西北面,長達六十公里,為遠足界非正式的典型長征路線。五月兩度由城門水塘出發,先後往鯉魚門及屯門,長度均稍超三十公里,隨十月踏入秋高氣爽的遠足季節,日照時間也未變得很短,就放膽挑戰「三門長走」,終點亦選擇在屯門龍門居,喻意「鯉躍龍門」,無論在人生還是遠足經歷上都逐步邁向另一階段。

2021年7月3日星期六

小欖山、游隼石


  日期:2021年 6月 26日(六)
  路線:小欖>小欖路>大欖涌水塘環塘徑>「小欖山」(142米)>大欖涌水塘環塘徑>黃泥墩水塘>游隼石>黃泥墩水塘>黃泥墩村
  天氣:雲

  過去幾天都是多雲及間中有大雨的天氣,相信不少山徑都有積水或泥濘現象,看過雨量圖大欖涌水塘至屯門一帶是日雨量最少,所以決定上大欖涌村與小欖之間的「小欖山」,尚有時間再上黃泥墩水塘西面山上觀看「游隼石」。

2021年6月7日星期一

婆婆大欖戴鑽石


  日期:2021年 6月 5日(六)
  路線:小欖>大欖涌水塘環塘徑>西白虎坳>「三粒鑽石」>「水婆婆山」>黃泥墩水塘馬路>黃泥墩水塘>黃泥墩村(新手不宜)
  天氣:晴,間中多雲

  上月中走過千島湖清景台時,想起北面另有地勢更高的「水婆婆山」,以及附近曾盛行一時的「三粒鑽石」奇特石景,那裡因有兩片筆直平滑的巨石,石隙間夾住三片小石而名,於是決定午後一探。

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

龍門徑過龍門居


  日期:2021年 5月 16日(日)
  路線:城門水塘>龍門郊遊徑>川龍>白石橋>上塘>煤氣管道往清快塘>元荃古道往吉慶橋>伯公坳>千島湖清景台>麥理浩徑第十段>屯門華發街>龍門居
  天氣:晴,上午間中多雲

  繼兩星期前自城門水塘向東走至鯉魚門,是日就向西走至屯門,長度同樣剛過三十公里。連接城門水塘與川龍村之間、圍繞大帽山南面山腰的遠足徑稱「龍門郊遊徑」,至於屯門新市鎮西南部亦有名為龍門居的居屋,決定把兩個龍門」串連。

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

初探石龍飛瀑


  日期:2021年 4月 7日(三)
  路線:荃灣西站>麗城花園>漢民村>引水道>石龍拱南面山腰>石龍飛瀑>元荃古道C6105>石龍拱>下花山>荃灣西站
  天氣:晴

  難得一遇的連續五天公眾假期已經結束,但坳仔仍在享受餘下不到一天的假期,想起石龍拱西南面半山、汀九山上有澗界著名的「石龍飛瀑」,那裡有山徑直達,決定探索一下。

2021年4月13日星期二

青蟹蠔殼燉牛掌


  日期:2021年 4月 3日(六,耶穌受難節翌日假期)
  路線:深井>清快塘>元荃古道>小段圓墩郊遊徑>大欖涌郊遊徑>掌牛山>蠔殼山>元朗
  天氣:雲

  前一天走了超過四十公里,所以是日早上稍作休息,午飯後走大欖涌水塘至元朗市中心之間的山脊線,包括大欖涌郊遊徑上的白水嶺」、「黃茅嶺」、四排石山」、「井坑山」,以及郊遊徑至元朗的掌牛山蠔殼山,由於景觀不受附近山嶺阻隔,越往後段視野越開揚,因出發時間頗晚,末段抵達蠔殼山時已完全入黑。

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

霜後上塘白石橋


  日期:2021年 1月 14日(四)
  路線:荃灣站>荃景圍>下花山頂>元荃古道>上塘>大欖林道(蓮花山段)>白石橋>麥徑九段>越野單車徑>河背村>錦上路站地圖
  天氣:晴

  近半個月氣溫遠較平均值低,尤其前一天(1月13日)打鼓嶺與北潭涌受強烈輻射冷卻影響,清晨極罕有地降至零下溫度,之前亦有幾天降至近零度。想起位於荃灣高地淺谷的上塘與白石橋屬面積廣闊的廢田草坪,如果輻射冷卻仍存在,溫度或較打鼓嶺、北潭涌更低,趁是日午後空閒時間遊覽一趟,看看有沒有特別變化。

2021年1月2日星期六

閒遊圓墩桃坑峒


  日期:2020年 12月 26日(六,聖誕節翌日假期)
  路線:青龍頭>龍如路>圓墩古村>煤氣管道>桃坑峒(344米)>大欖涌水塘>越野單車徑>掃管笏村地圖
  天氣:晴

  前一天走畢「一尖三咀」後體力尚未完全回復,想起已有三年沒到過圓墩古村與桃坑峒,決定午後閒遊一趟,意想不到是日能見度相當高,在桃坑峒山頂同時觀看港島、九龍與深圳的高樓群,後段則穿過大欖涌水塘主壩,取道塘畔越野單車徑往掃管笏村作結。

2020年12月25日星期五

大欖上田夫仔山


  日期:2020年 12月 19日(六)
  路線:大欖隧道轉車站>大欖涌郊遊徑(井坑山、四排石山、黃茅嶺、白水嶺)>元荃古道>田夫仔北越野單車徑>田夫仔山(461米)>上塘>蓮花山公立學校>下花山村>荃景圍>荃灣站地圖
  天氣:雲

  由於已有一段時間沒走大欖郊野公園,尤其田夫仔山一帶,決定在周末午後遊覽一趟,在雲量較多及風勢較大的天氣下,山上有點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