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5年5月17日星期日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2015之文化博物館
日期:2015年5月17日(日)
地點:沙田公園、香港文化博物館
是日天氣繼續不穩定,但天氣則較前一日好一點。正當某義工訓練的Field Survey進行途中,忽然刮起狂風大雨,故活動即時腰斬,趁有時間就到香港文化博物館去,順道遊覽城門河畔的沙田公園。
每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讓社會關注博物館文化及其可持續發展。近年康文署在最接近那天的星期六及日免費開放屬下大部分博物館(平時只在星期三免費),同時舉辦不少工作坊及講座,吸引市民蒞臨參觀。
2015年5月16日星期六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2015之太空館及科學館
日期:2015年5月16日(六)
地點:尖沙咀星光大道、香港太空館、香港科學館
雷聲不斷的周末,想起是日大部份博物館在此兩天特別免費開放,而坳仔上一次走訪香港的博物館已是近五年前的事,決定遊覽一些最「著名」的博物館,並順道走走尖沙咀維多利亞港岸邊的星光大道。
每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讓社會關注博物館文化及其可持續發展。近年康文署在最接近那天的星期六及日免費開放屬下大部分博物館(平時只在星期三免費),同時舉辦不少工作坊及講座,吸引市民蒞臨參觀。
2014年4月26日星期六
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
跟學校遊東龍
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尋找公屋起源地
(至今唯一未被拆卸的徙置大廈--美荷樓)
日期:2014年2月12日(三)
「下一站:石硤尾。Next Station:Shek Kip Mei。」
這個地方,乃香港公共屋邨(公屋)的根。1953年聖誕夜,這裡的木屋區發生大火,六萬居民痛失家園,翌年此地重建了大量七層徙置大廈,安置災民,為公屋雛型。從徙置大廈起計,經廉租屋階段及多次重建,變成廿一世紀摩天式公屋,部分更屬環保樓,遍佈香港十七區(僅灣仔區沒有公屋)。坳仔祖家、外祖家都經歷過木屋區大火、徙置區階段、幾次重建,祖父母、外祖父逝去時仍居於此。
2014年2月2日星期日
日落全紀錄.鯉魚門礦場
(礦場遺址的日落)
日期:2014年2月2日(日)(馬年大年初三)
路線:鯉魚門及礦場
每年大年初三又名「赤口」,傳統不宜拜年,免生口角,不少人出外遊玩代之。因坳仔上日已「行大運」,是日下午走一道較簡單的路線,留足體力翌日再「行大運」。
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
2012年4月22日星期日
西北鄉郊牛潭尾
(封面圖片:攸潭美村公所,37線小巴總站)
日期:2012年4月22日(星期日)
地點:牛潭尾(攸潭美村)
牛潭尾,新田東南一谷地,屬元朗區,南面為雞公嶺,乃一大型鄉郊地帶。區內最大的鄉村為「攸潭美村」,為一非原居民鄉村。復活節假期某天翻閱報紙,得悉高鐵穿過牛潭尾地底,破壞該處環境及村民生活。當日下午,稍視該鄉郊社區,農田、魚塘處處,有山有水,景色絕佳,猶如世外桃源,確是與村名呼應,只是村民或早已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環境中。
2012年3月24日星期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