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顯示包含「遠足-大帽山郊野公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遠足-大帽山郊野公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5月25日星期日

雲海大帽落燕岩


  日期:2025年 5月 17日(六)
  路線:川龍>施樂園>大帽山道停車場>大帽山>四方山坳>四方山>燕岩竹林隧道>元墩下>新屋家村地圖
  天氣:晴

  踏入盛夏季節,為讓身體慢慢適應盛夏的濕熱天氣,是日下午上登大帽山一趟,因上面氣溫比山下低至少幾度,而且更有幸觀賞到雲海美態。下山則採取超過三年沒走過的燕岩竹林隧道落元墩下,或許近年遊人稀少,發現竹林隧道路況明顯不及預期。

2023年3月20日星期一

逆走雙坳


  日期:2023年 3月 18日至19日(六、日)
  路線:荃錦坳>麥徑八段(大帽山、四方山)>鉛礦坳>麥徑七段(草山、針山)>城門水塘>麥徑六段(金山路、九龍水塘)>大埔公路>麥徑五段(筆架山、九龍坳、沙田坳、沙田坳道)>基維爾營附近>麥徑四段(打瀉油坳、昂平、馬鞍坳)>水浪窩>麥徑三段(雞公山、嶂上)>北潭坳地圖
  天氣:雲,部分地區大霧及有雨

  是周末迎接歷來第1000次遠足旅程,能夠達到此目標絕不容易,趁天氣尚未轉熱,決定走毅行者比賽經典訓練路線的「雙坳」,挑戰自己能力之餘,也紀念坳仔歷史性的一刻。因應交通安排,並想起人生過程及原生家庭多年來帶來的逆境,行程採取逆走方式,從荃灣荃錦坳至西貢北潭坳,晚上十一點起步,稍過十五小時完成。

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

和宜合過和合石


  日期:2022年 12月 3日(六)
  路線:梨木樹邨>和宜合道>和宜合村>小徑上龍門郊遊徑>「肥佬麥」>四方山坳>梧桐寨村>大刀屻>北大刀屻>和合石墳場>銘賢路>九龍坑地圖
  天氣:雲

  和宜合為荃灣城門水塘菠蘿壩西南面的峽谷,原稱「狐狸峽」,所命名的村落只與菠蘿壩相距半公里,其名字亦引申至山下往來城門隧道至梨木樹、葵涌的主幹道,大量巴士路線必會經過;一字之差的和合石則在粉嶺最南端,同樣有座村落,取名寓意和諧好合,但更多人知曉的,卻是延伸至北大刀屻近山頂的先人長眠地,據說因戰後人口膨脹,港九市區原有設施不敷應用,唯有選址在當年偏遠的粉嶺。兩地雖然取名自當地村民,聞名的反而是後來引申的建築物,從地圖看不算距離太遠,趁涼快的周末用雙腿連接,是次行程絕對挑戰膽量,因為行程中段已入黑,末段經過的就不用說了。

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

金針草帽落荃灣


  日期:2022年 11月 20日(日)
  路線:蘇屋邨>明愛醫院>大埔道>麥徑六段(另上金山頂來回)>城門水塘>麥徑七段(針山、草山)>鉛礦坳>麥徑八段(大帽山)>荃錦坳(遊客中心及扶輪公園)>川龍>荃灣站地圖
  天氣:晴

  是日跟隨網團連走金山、針山、草山及大帽山,大部分在麥理浩徑範圍。儘管是日一如過往周末有「返夏」感覺,加上雙腿狀態稍為不佳,最終卻走了近三十公里,下午身在大帽山更看到漂亮的魚鱗雲。

2022年4月27日星期三

燕岩竹林隧道、大小菴山


  日期:2022年 1月 9日(日)
  路線:太和>石蓮路>逆走衛徑八段至碗窰>元墩下>燕岩>走馬崗>走馬崗西北脊>大菴山村>小菴山>小菴山村>上馬石>大菴村地圖
  天氣:間中有陽光,後轉天陰

  是日原本組團往流水響水塘觀應季落羽松,但新變種病毒日前不慎流入社區,繼而出現社區爆發跡象,行程決定暫停,自行改往大帽山東北半山尋幽探秘,包括燕岩竹林隧道、走馬崗、大菴山與小菴山廢村。

2021年12月22日星期三

走馬看草大菴山


  日期:2021年 12月 4日(六)
  路線:荃錦坳>逆走麥徑上大帽山>四方山坳>四方山>走馬崗(588米)>小菴山(245米)>大菴山村>大菴村>林錦公路
  天氣:晴

  踏入十二月首個周末,天氣持續乾燥良好,決定探索一段時間沒走過的「走馬崗」及相關的小徑,但時間問題,變得「名副其實」,走馬看花,意想不到走馬崗有芒草群可賞。

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

快閃零下大帽山


  日期:2021年 1月 8日(五)
  路線:荃灣站>引水道>龍門郊遊徑>禾秧山>大帽山>麥徑八段>荃錦坳地圖
  天氣:陰

  事隔一周再迎來寒潮,由於天陰關係,中午大帽山更降至零下溫度,趁午後空閒及乾燥天氣,踏上大帽山頂附近體驗難得一遇的氣溫。

2021年1月14日星期四

一月戰雙潭三大


  日期:2021年 1月 3日(日)
  路線:荃灣站>曹公潭村>荃錦公路>川龍>荃錦坳>麥徑八段上大帽山>四方山坳>梧桐寨村>林錦公路>大刀屻>北大刀屻>營盤>雞公嶺羅天頂>大羅天>蛇鼠脊>清攸路>牛潭尾(村公所)地圖
  天氣:晴

  踏入2021年第三天,坳仔就挑戰具備多重意義、隱藏很多三字的長途路線,自南向北連走三座高度逾五百米、以大字開首的大帽山、大刀屻與「大羅天」,總攀高達2500米,上山點與終點的地名都帶潭字,更是歷來首次三星期內三度走逾三十公里,最終長度稍多於33公里,而是日亦為歷來第693次行程,末數同樣為三。

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寒潮黃昏大帽山.告別疫情肆虐年


  日期:2020年 12月 31日(四)
  路線:大窩口站>三棟屋村>龍門郊遊徑>大城石澗徑>相思林徑>妙高台>大帽山>四方山鉛礦坳>新屋家>大埔墟站地圖
  天氣:陽光普照

  被COVID-19病毒無情肆虐的2020年踏入最後一天,天氣顯著轉冷但陽光普照及非常乾燥,午後踏上大帽山頂附近感受寒潮,因坳仔一向家住市區,在境內體驗5度以下氣溫的機會極低。抵達大帽山時幾近黃昏,之後在全年最後的暮色中闖過四方山、燕岩頂脊線下山,結束疫情肆虐但遠足日破紀錄之一年。

2020年11月11日星期三

真假大帽瀑布群


  日期:2020年 11月 7日(六)
  路線:梧桐寨村>梧桐寨瀑布群(井底瀑>中瀑>彩虹瀑>主瀑>散髮瀑>玉女瀑)>四方山坳>大帽山>禾秧山>龍門郊遊徑>菠蘿壩>大窩口站地圖
  天氣:陽光普照

  由於前一個星期六太晚出發導致時間不足以梧桐寨瀑布群,決定是日微熱的天氣中再試(原來更是紀錄中溫度最高的立冬),先走梧桐寨瀑布群,然後上大帽山,再探禾秧山,最後經城門水塘、城門谷下大窩口。瀑布群除最著名、設指示牌的井底瀑、中瀑、主瀑與散髮瀑外,尚有較冷門的彩虹瀑、玉女瀑等。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龍門上四方山坳


  日期:2020年 10月 31日(六)
  路線:愉景新城天橋>866級樓梯上引水道>龍門郊遊徑>大城石澗徑>「肥佬麥」>四方山坳>梧桐寨村>林錦公路地圖
  天氣:晴

  十月的最後一天,原本計劃重遊梧桐寨瀑布群,不過晚了起步,最終又是一個平凡的旅程,但中段走了「肥佬麥」上四方山坳的捷徑,印象中超過五年沒走過。

2020年7月29日星期三

下花大帽竹林路



  日期:2020年 6月 20日(六)
  路線:荃景圍—下花山(315米)—蓮花山林道—白石橋—荃錦坳—麥徑八段上大帽山—四方山—燕岩頂—燕岩(竹林隧道)—元墩下—大埔墟站地圖
  天氣:晴

  又一個晴朗的周末,固然要上山觀賞夏日常見的高能見度景色,是日除上了全城最高的大帽山外,亦上了元荃古道入口旁的下花山,至於後段則遊覽闊別近三年的燕岩竹林隧道,據說那裡的竹林規模是全城最大的,步在其中總有留連忘返的感覺。

2020年1月15日星期三

阿佗插秧在高台



  日期:2020年 1月 4日(六)
  路線:荃灣城門道—梨木樹邨—城門水塘—繞道往龍泉谷—虎蹤徑—阿佗石—禾秧山—妙高台—大帽山道停車場—扶輪公園—川龍地圖
  天氣:晴

  是日天色甚佳,宜登高,就重遊一趟大帽山附近的禾秧山和妙高台,欣賞壯麗的石林和海拔最高的山火瞭望台,順道看看禾秧山東面山坡上造型奇特的「阿佗石」。在時間配合下,坳仔亦在妙高台拍攝薄雲襯托下的日落,非常美麗。

2019年11月30日星期六

龍泉谷上有肥佬



  日期:2019年 11月 9日(六)
  路線:城門水塘—龍門郊遊徑—龍泉谷—虎蹤徑—肥佬麥—鉛礦坳—新屋家—大埔墟站地圖
  天氣:晴

  是日下午趁有半天空閒,不如遊覽闊別多時的龍泉谷與「肥佬麥」,兩者分別座落大城石澗下游及中游,然後沿麥徑八段旁邊的山腰前往鉛礦坳,並經衛徑七段下山。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

【真.麥徑通走第五回】龍門郊遊徑、麥徑第七及第八段連走



  日期:2019年 9月 22日(日)
  路線:荃灣—川龍—龍門郊遊徑—城門水塘—麥徑七段(針山—草山)—鉛礦坳—麥徑八段(大帽山—大帽山停車場)—扶輪公園—川龍—光板田—荃灣地圖
  天氣:陽光普照

  繼前一天走過麥徑五段後部及六段,是日續走七段和八段,因天氣極度良好及相當乾爽,當然儘量增加長度,初段先從荃灣登上川龍,再走龍門郊遊徑接城門水塘,至於末段則由扶輪公園直降荃灣,全長達卅三公里,為今年第二個路線超過三十公里的遠足日。

2019年2月26日星期二

勇闖龍潭過三大



  日期:2019年 2月 17日(日)
  路線:荃灣站—川龍—大帽山—梧桐寨村—大刀屻—營盤—雞公嶺(大羅天)—牛潭尾地圖
  天氣:雲,間中有陽光,高地有大霧

  二月是本Blog的「生日月」,該要走一道經典長征路線「慶生」,過往幾年都遠走黃竹角咀,是年不如改變一下,想起「三大連走」從未成功挑戰過,趁是日天氣稍涼,決定一戰,原來路線無論在上落還是長度方面均勝於「環湖出咀」,還好全程沒有穿梭密林及「綑邊」等較高難度的環節,同時亦可在川龍村享用豐富早茶後才出發。

2019年1月25日星期五

全城最高大帽山



  日期:2019年 1月 19日(六)
  路線:荃灣-芙蓉山-龍門郊遊徑-相思林徑-施樂園-大帽山頂網邊(近950米)-麥徑八段-走馬崗(588米)-蓮澳附近-太和站(新手不宜)【地圖
  天氣:間中有陽光,後轉有陣雨
  地圖:http://my.viewranger.com/track/details/OTUxNzU5MQ==

  已有近三年沒到過大帽山東北面的走馬崗,前一次從走馬崗下蓮澳時,卻錯下了很荒蕪的小徑,最後直搗蓮澳村,所以是日就探索較正常的小徑下達蓮澳附近的衛奕信徑。另外,坳仔去年也沒上過大帽山頂附近,大帽山屬全城最高的地方,海拔957米,山頂位置雖然被劃為軍事禁區,不過憑網上資料,在大帽山道停車場旁可沿小徑急登禁區圍網邊緣,最後成功一闖全城最高可達之地。

2018年9月29日星期六

中秋翌日躍龍門



  日期:2018年 9月 25日(二,中秋節翌日假期)
  路線:石籬邨—上一村—城門水塘—龍門郊遊徑—川龍地圖
  天氣:雲

  想起已有一段時間沒走連接川龍與城門水塘之間的龍門郊遊徑,郊遊徑沿大帽山以南海拔近四百米的山腰而行,全長約五公里,部分位置較多植林,適逢超強颱風襲境後一星期多,相信路況也不會很好,從另一角度想,是個好機會視察郊遊徑損毀有多嚴重,原本只有一小時多點的路程,是日用了兩倍時間。

2018年8月31日星期五

梧桐寨瀑布 2018



  日期:2018年 8月 18日(六)
  路線:梧桐寨村-梧桐寨瀑布(井底瀑、中瀑、主瀑、散髮瀑)-梧桐寨村
  天氣:陰

  是日天氣普通,加上連場大雨後過後,選擇路線上要以保守為主,兩星期前突然遇上雷暴被迫撒退,決定再試,欣賞充滿氣勢的瀑布群。

  請注意:由於瀑布群深藏樹林中,山路長期濕滑,加上樓梯斜度相當高,遊人應具備相當遠足經驗,並穿上防滑性能良好的登山鞋,小心上落﹗

2018年8月28日星期二

盛夏妙高台 2018



  日期:2018年 7月 28日(六)
  路線:荃灣-川龍-響石墳場-妙高台(765米)-大帽山道-郊野公園巴士站地圖
  天氣:晴

  是日可算一個多月來天氣最好的周末,所以趁下午的空閒登大帽山下的妙高台賞景,順道,順道一看川龍村的「邂逅山川人」展覽,認識川龍村的傳統鄉村歷史及文化。由於天氣太熱,原本還想再上大帽山,最後也只得縮減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