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18年8月28日星期二

盛夏妙高台 2018



  日期:2018年 7月 28日(六)
  路線:荃灣-川龍-響石墳場-妙高台(765米)-大帽山道-郊野公園巴士站地圖
  天氣:晴

  是日可算一個多月來天氣最好的周末,所以趁下午的空閒登大帽山下的妙高台賞景,順道,順道一看川龍村的「邂逅山川人」展覽,認識川龍村的傳統鄉村歷史及文化。由於天氣太熱,原本還想再上大帽山,最後也只得縮減行程。

  從荃灣站出發,穿過荃錦公園,沿866級樓梯經晨運園地上引水道,全段悶熱無風,縱使速度再慢,上了一半也渾身濕透。要上川龍村,就先得走約十分鐘的引水道,既然樓梯頂位置仍是完全無風及體力消耗實在很大,不如慢走平路當休息,始終身體移動時,也可感受到一股很微弱的風。

  抵達路口後,又需上走約十五分鐘往川龍村,踏進川龍村一刻,就見一片西洋菜田。夏季不利西洋菜生長,所以菜農在田裡澆水,保護根部,到秋冬季時又變成綠油油的面貌,遊人甚至可向村民購買最新鮮的西洋菜。在川龍村馬路穿插,村公所外牆寫滿充滿童真的文字,正正記述村民小時候的回憶。到達「邂逅山川人」展覽所在的貫文公立學校(已停辦三十年),平時緊閉的閘口,在三月至八月中的展期內重新開放,正值周末,學校廣場亦有工作坊,校舍內則設圖片及視聽作品等,意想不到的是校舍內還有空調,看看短片及享受一下涼風後繼續上山。

  拐往橫龍村方向,沿馬路走至盡頭為龍門郊遊徑,但現在要沿捷徑上響石墳場,所以就需留意路口位置。上山路口在橫龍村,那裡離開主要遠足者途經之地,所以犬隻也較兇,還好沒有在屋內衝出。經水泥徑上走十分鐘到響石墳場外圍,此時路就上了約一半,之後穿過墳場,直上妙高台,夏季的草地、山坡變成一片翠綠,然而在五、六百米的高度仍是涼風欠奉,又屬太陽「西斜」時分,感覺非常炎熱及辛苦。好不容易才抵達妙高台(山火瞭望台),最近處的景色當然是荃灣及葵青區,而夏季時一般也能看到九龍東及港島北岸之風光;至於矗立在近處山咀的樓群乃葵涌華景山莊,或許在天氣不穩定的日子下,很易成為閃電的目標。

  才賞景約十分鐘,天色稍見轉差跡象,於是接回麥理浩徑。已過五點半,如續上大帽山並從另一方向下山,肯定要走至入黑(是日可沒帶照明工具),於是就沿馬路下行,最後走麥理浩徑下達郊野公園巴士站,結束妙高台之小遊,下山期間還可看到夕陽,可視範圍可達深圳蛇口半島一帶。

  從荃錦公路經「健康徑」上荃錦公路:




  夏季休耕的川龍西洋菜田:




  川龍生態地圖:



  村公所外寫滿村民兒時回憶:



  「邂逅山川人」展覽所在的川龍公立貫文學校:






  桌椅;


  村內展品:



  燒烤場:


  在橫龍村經水泥徑上響石墳場:



  上山途中鳥瞰荃灣、葵青及港島北岸:





  上望大帽山:


  小丑石:



  相思林徑路口:


  山上草原,山下市區:




  妙高台:





  東望禾秧山:



  獅子山後的九龍東:


  青衣島:


  荃灣老圍村谷地:


  葵涌全貌:


  從妙高台上望大帽山:



  雲量增多,大帽山頂也被薄霧籠罩:




  北望雞公嶺、石崗一帶:


  大帽山道停車場閘口:


  藏在雲中的大帽山頂:


  麥理浩徑遇攔路牛:



  醉人夕照: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郊野公園巴士站作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