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

雷打石落坪墩


  日期:2025年 4月 26日(六)
  路線:高塘>海下路>黃竹塱>嶂上>榕北坳>西北脊上雷打石>荒徑落坪墩村>大王爺坳>北潭涌家樂徑>北潭涌地圖
  天氣:雲,間中有微雨

  前一天早上下過一場大雨,加上近期沒動力做其他事情,是日原訂閒遊西貢嶂上一帶,但考慮沿途路況較預期為佳,故另上了雷打石,最後還成功探索從雷打石落坪墩的荒徑,解鎖西貢少數未到訪的鄉村。

  從西貢市中心乘兩點五十五分開出的巴士至高塘起步,往黃石碼頭方向前行小段,左轉沿海下路上行,約十分鐘後接入嶂上郊遊徑上嶂上。海下路至嶂上的步程近一小時,途中經過已完全荒廢的黃竹塱村,該村近年的植物越來越茂盛,站在郊遊徑幾乎看不到廢屋的輪廓了,而路邊的泥土變得非常鬆散,並露出很多小枝木,但仍與地面連住,相信該地的野豬非常活躍。到達嶂上,感覺已置身在霧中,牛群在士多外草坪悠閒吃草,此時也循例惠顧馳名的山水豆腐花,看到老闆近年的髮色,士多還可維持多少個寒暑?外面草坪的叢林邊緣處,亦有座疑似電箱,老闆在2003年(或更早)把四邊各塗上紅、黃、藍、綠顏色,標示八個可達方向(東:白沙澳、海下;南:牛耳石、北潭;西:天梯、榕樹澳;北:石屋山、荔枝莊),並題下兩首打油詩——雖然所標示的方向與現實略有出入,例如牛耳石在嶂上東面而非南面。

  沿麥徑三段下行至榕北坳,再爬升約十分鐘至雷打石山下的路口,準備走西北脊上雷打石,但從榕北坳上雷打石路口頗為濕滑。記得十多年前路口周邊相當開揚,上雷打石初段更是康莊大道,然而現在卻變成普通密林小徑,植物生長得實在太快了,尤其近年的氣候變化,使植物的生長速度得以加速,另外該段斜度非常高,由於正值雨後日子,表面濕滑,不易應付。中段密林趨於茂密,雨後還有不少蜘蛛網,不過或許因環境太潮濕,蜘蛛網表面黏著不少水珠,容易發現並避開。

  到達海拔380米的雷打石頂測量柱(編號628),傳說中的雷打石在測量柱東北面約六十米外,據說該石被雷打中後從山頂滾至現址而名。該石另有小徑連接麥徑三段,出口與榕北坳較接近,但該路更為陡峭,基於天氣緣故,坳仔是日沒沿該路上頂。雷打石山頂當前大霧非常,頓時想起2012年初開始遠足不久,首上雷打石即遇大霧天氣,因當年坳仔手機仍未配備上網功能,走小徑落大王爺坳時像迷途般,有驚無險。

  在山頂位置短暫停留,朝南下山,下行約十分鐘左右,地形急速變為平坦,眼前亦變成一片開揚草坪,牛群齊集吃草,如此環境在近年植林計劃下買少見少。此時有兩支山脊,左落大王爺坳(雷打石山與太墩之間的山坳,非官方地名),右落坪墩,但往坪墩的入口與小徑明顯隱蔽。當過了草坪上的巨石平台,兩旁植物越來越高,從密林轉為叢林,且坡度再次明顯轉急,而路標頗為稀疏,不過路胚仍相當清晰。

  當接近坪墩村時,樹木非常密集,由於近乎入黑時分,路況幾乎看不清,小徑出口在坪墩村10號旁。坪墩乃大網仔谷最偏遠的村落,是次沒在屋群前橫過,直接沿馬路落仁義路盡頭的引水道,村裡停著一些車輛,儘管居民甚少,相信住在此處必定要駕車出入。

  到達引水道馬路後,左行一兩分鐘,重新進入山徑,穿水務設施爬上大王爺坳,在短短幾分鐘步程的叢林路段,先後有野豬快速橫過山徑及幾頭大箭豬在山徑踱步。過了大王爺坳就緩降至北潭涌家樂徑,沿途又聽到赤麂及野豬在近處昏暗的叢林裡鳴叫(其實上雷打石時也聽到赤麂叫聲)只是告示牌提及的大蟒蛇則沒發現,感覺雷打石一帶的野生動物非常多,臨近入黑就紛紛出沒,或許是坳仔遇上野生動物的頻率最高的遠足行程之一。在不足一個月前的太墩之旅,同樣取道大王爺坳回北潭涌期間,於大王爺坳附近亦聽到疑似野豬的嚎叫聲。

  接回北潭涌家樂徑,右轉經燒烤區穿北潭涌木牌坊外的停車場,此時已近乎完全入黑。停車場旁另有士多、公廁、遊客中心及巴士站,設施非常完備,而公廁已於近月完成翻新,內裡的蹲廁均換成座廁,更符合本地人的習慣(但對內地遊客來說似乎是另一回事)。稍作整頓,乘坐七點廿五分到站的巴士回西貢市中心,再乘小巴經彩虹乘地鐵回家人住所晚飯,但碰巧西貢公路發生交通意外,只是一台私家車「自炒」,從西貢市中心起計至彩虹站就要用上一小時十五分鐘(平時約二十至三十分鐘)。是次也是坳仔成為有車族兩個月以來,首次因交通意外耽誤行程,對自己無疑是個很大的警剔。

  西貢市中心近月「吉舖」湧現:


  巴士至高塘起步:



  北潭路與海下路路口新指示牌:


  黃竹塱廢村已幾乎湮沒在叢林中:




  野豬痕跡:



  嶂上士多外的緊急電話按鈕:


  霧中的嶂上,牛群齊集吃草:






  離士多約數分鐘步程的博愛公立學校:


  士多裡的郊區士多地圖:


  塗上四色並標示不同方向的電箱:




  經麥徑三段落榕北坳,部分路段已改造成樓梯:



  霧中的雷打石山頂:


  榕北坳,可見榕北走廊落北潭村的路段仍封閉(但實際可通行):


  麥徑三段上雷打石之路口(左為來路,右上雷打石):


  西北脊上山路段陡峭:



   雷打石山頂測量柱:



  雷打石測量柱以北的雷打石:



  遠足隊標記?


  雷打石以南的草坪:



  沿西南方向落大網仔谷深處的坪墩,初段仍為草坪:





  路經巨石平台:


  兩旁植物越來越高:



  眺望西貢海:


  接近坪墩時的密集竹樹:


  坪墩村:



  仁義路盡頭:


  上大王爺坳路上見一些箭豬:



  大王爺坳往北潭涌:


  北潭涌木牌坊:


  巴士往西貢市中心:




  西貢公路遇交通意外,近九點才到達彩虹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