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不乏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儘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責任自負。


另外,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讀者宜善用右面的「網誌定向」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

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

深圳鯤鵬徑第二、三段(2025新路版)(YK012-057)


  日期:2025年 7月 6日(日)
  路線:洲石路>九圍濕地公園>西鄉碧道>鐵崗水庫>山徑往上合坳背墓園>寶石路>牛成村>沙河西路>白芒村(百旺港大地鐵站)>西麗湖碧道>麻磡二號登山口地圖
  天氣:晴

  去年十二月初通走過深圳鯤鵬徑第一、二及三段,當時第二段後半部經過的鐵崗水庫至寶石路的山徑尚未啟用,需繞經尖崗山大道及上川路。從網上得知早於幾個月前已有人走過新山徑,而本來全屬馬路的第三段亦已改道,後半段經西麗湖碧道往麻磡二號登山口。儘管是日天氣相當炎熱,考慮路段依然屬平路為主,在體力狀況允許下,決定連走第二、三段,總長達23公里。

2025年7月8日星期二

回歸張家界(Day 4、5)


  日期:(Day 4)2025年 7月 1日(二,回歸紀念日假期)、(Day 5)7月 2日(三)
  地點:湘西墨戎苗寨、鳳凰古城

  7月1日(行程第四天,間中有陽光)離開張家界,於適當時間在酒店二樓早餐後,九點鐘乘車出發往鳳凰古城所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連同張家界成湖南省以至全國著名旅遊地方,途中亦順道參觀墨戎苗寨。

2025年7月5日星期六

回歸張家界(Day 3)


  日期:2025年 6月 30日(一)
  地點:張家界武陵源景區天子山及金鞭溪

  6月30日(行程第三天,間中有陽光)於適當時間在酒店五樓早餐後,九點鐘乘車出發至武陵源景區,早上遊覽天子山觀賞無數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質奇觀,而下午則閒逛水質清澈的金鞭溪。

2025年7月4日星期五

回歸張家界(Day 1、2)


  日期:(Day 1)2025年 6月 28日(六)、(Day 2)6月 29日(日)
  景點:常德河街、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及七十二奇樓步行街

  趁回歸紀念日前的周末有較多空閒時間,決定抽空五天,隨旅行團「回歸」早於2009年到訪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包括天子山、天門山及袁家界園區,亦順道遊走鳳凰古城,享中箇中美景的同時,也體會兩地事隔十六年來的變遷。

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

深圳馬巒山瀑布


  日期:2025年 6月 22日(日)
  路線:大梅沙>華大基因時空中心>光背村>馬巒山梅亭>高圳水庫>羅氏大屋>嶺背廢村>馬巒山瀑布>馬巒山郊野公園北門地圖
  天氣:晴,間中多雲

  周末雖然天色晴朗,但天氣亦不太穩定,間中有驟雨,故此是日並沒安排過於進取的路線,決定從大梅沙穿馬巒山腹地至坪山腹地,順道觀看雨後的馬巒山瀑布。

2025年6月14日星期六

獅子古窰雙車公


  日期:2025年 6月 7日(六)
  路線:蠔涌(車公廟)>蠔涌古道>大藍湖路>牛寮>東洋山腰>衛徑四、五段(飛鵝山道>沙田坳道>沙田坳>紅梅谷引水道)>獅子山炭窰>紅梅谷自然教育徑>紅梅谷燒烤場>新翠邨>沙田車公廟>車公廟站地圖
  天氣:晴

  位處紅梅谷附近的獅子山炭窰近月成為遊人探秘熱點,趁盛夏熱潮減退,特意探遊一趟,順道連走西貢蠔涌與沙田的兩座車公廟。類似路線在2021年走過,同樣從蠔涌車公廟走至沙田車公廟,但考慮天氣炎熱,故此馬路比例增加,而且全程絕大部分路段處於衛奕信徑第四及五段。

2025年6月4日星期三

船灣湖底上大峒


  日期:2025年 5月 25日(日)
  路線:新娘潭>涌尾>小路往橫嶺頭>橫嶺背>金竹排>荒徑上大峒>下苗田>烏蛟騰>新娘潭地圖
  天氣:雲

  前幾天網上看到有人走過從船灣淡水湖北岸的金竹排上大峒的荒徑,想起很快將迎接年內首場暴雨,加上天氣稍涼,把握最後機會嘗新,並遊覽只有年初雨季前才露出船灣淡水湖湖面的涌尾、橫嶺頭、橫嶺背與金竹排村遺址。連同涌尾、泥塘角、大滘、小滘,八村均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因船灣淡水湖工程而遷至大埔墟另建六鄉新村(泥塘角沒被列入,而橫嶺背行政上歸橫嶺頭)。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

荔枝莊直上石屋山


  日期:2025年 5月 24日(六)
  路線:大灘>大灘郊遊徑>海下路近猴塘溪燒烤場>白沙澳>荔枝莊>古道上蛇石坳>北脊上石屋山>嶂上>北潭坳地圖
  天氣:間中有陽光

  是日原訂走清水灣一帶,但天氣不太穩定,雖然清晨時分有陽光,中午前後港島區雨勢較大,故此轉走西貢半島北部,趁體感稍涼的日子,重新遊覽兩個月前走不成的石屋山北脊,亦重探荔枝莊往蛇石坳之古道,兩路均在2021年走過。

2025年5月25日星期日

雲海大帽落燕岩


  日期:2025年 5月 17日(六)
  路線:川龍>施樂園>大帽山道停車場>大帽山>四方山坳>四方山>燕岩竹林隧道>元墩下>新屋家村地圖
  天氣:晴

  踏入盛夏季節,為讓身體慢慢適應盛夏的濕熱天氣,是日下午上登大帽山一趟,因上面氣溫比山下低至少幾度,而且更有幸觀賞到雲海美態。下山則採取超過三年沒走過的燕岩竹林隧道落元墩下,或許近年遊人稀少,發現竹林隧道路況明顯不及預期。

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

深圳溪涌後山落坪山


  日期:2025年 5月 11日(日)
  路線:洞背>溪涌坳>紅花嶺村>溪涌後山>上洞>紅花嶺下庫>上洞坳水庫>曲嶺路>赤坳>坪山雲巴比亞迪北站地圖
  天氣:雲

  是日天氣稍涼,北上深圳遊走馬巒山森林公園一帶,從小梅沙附近的洞背村穿越溪涌後山及上洞兩座山崗,前往深圳市東北部的坪山新區,回程時順道乘坐類同輕軌的「坪山雲巴」系統。

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霧遊牛屎西流江


  日期:2025年 4月 27日(日)
  路線:烏蛟騰>犁頭石>三椏>牛屎湖>龍井仔綑往西流江>牛屎湖村>三椏>下苗田>烏蛟騰地圖
  天氣:陰,有霧

  是日天氣預測為短暫時間有陽光,但查看天文台App的照片,實際天色比預期還差,比前一天更潮濕大霧。想到是日為農曆三十,下午出現大潮退,故此遊走一趟牛屎湖與西流江,在過往的日子均是坳仔頻密到訪的區域,但疫情後的兩年多間,就只走了三次。

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

雷打石落坪墩


  日期:2025年 4月 26日(六)
  路線:高塘>海下路>黃竹塱>嶂上>榕北坳>西北脊上雷打石>荒徑落坪墩村>大王爺坳>北潭涌家樂徑>北潭涌地圖
  天氣:雲,間中有微雨

  前一天早上下過一場大雨,加上近期沒動力做其他事情,是日原訂閒遊西貢嶂上一帶,但考慮沿途路況較預期為佳,故另上了雷打石,最後還成功探索從雷打石落坪墩的荒徑,解鎖西貢少數未到訪的鄉村。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鴉山九龍雙古道


  日期:2025年 4月 6日(日)
  路線:洞梓鴉山村>鴉山古道>沙螺洞(李屋>張屋)>九龍坑山>桔仔山坳>古道落九龍坑盤王古廟>九龍坑村地圖
  天氣:雲,有微雨

  是日閒遊沙螺洞一帶,順道重遊連接洞梓與沙螺洞之間的鴉山古道及桔仔山坳與九龍坑村之間的古道,上一次遊走分別是七年前及四年前的事,兩者均是廢棄已久且近乎被湮沒於叢林間。

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蛇年三月毒蛇頂


  日期:2025年 3月 30日(日)
  路線:北潭涌>太墩(毒蛇頂)>蛇頭村>仁義路>氹笏>鐵鉗坑>大王爺坳>北潭涌家樂徑(蛇地坑)>北潭涌地圖
  天氣:陰

  已屆蛇年農曆三月,仍出現難得的冷天氣,加上查閱天文台App,雖然是日天陰及早上有雨,卻發現能見度理想,於是就上太墩(別稱毒蛇頂)及西面位處大網仔谷的蛇頭村走個圈。

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

三年學習駕駛歷程(長文)


【前言】
二月天數雖然在一年十二個月中最少,卻是坳仔不少自身大事發生的月份。
2012年2月,本Blog正式誕生,如今寫了近千篇文章。
2014年2月,成功開始人生首項兼職工作。
2015年2月,首戰著名遠足「考牌」路線「環湖出咀摸鬼手」。
2023年2月,自己的首個住所正式入伙。
2024年2月,考獲輕型貨車自動波駕駛執照。
2025年2月,如期完成一年的暫准駕駛期,領取正式駕駛執照後隨即購買人生第一台車,值得寫文一下。


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

清潭飛鵝上花山


  日期:2025年 3月 23日(日)
  路線:大欖隧道轉車站>河背村>河背營地>清潭水塘>飛鵝搶斗脊>河背越野單車徑>麥理浩徑第九段>上塘>元荃古道>蓮花山公立學校>上花山>下花山(西竺林)>荃景圍>荃灣西站地圖
  天氣:晴

  又是隨意走走的一個周末下午,位於河背水塘至雷公田之間的清潭水塘乃坳仔被遺忘的地方之一,故此起程時先到清潭水塘略為「打卡」,再試探附近的「飛鵝搶斗脊」上河背越野單車徑。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水牛山下六古道


  日期:2025年 3月 22日(六)
  路線:石門站>小瀝源巴士站>魚簍石>石鼓壟山>女婆山>女婆坳>梅花古道>梅子林村>茅坪古道>黃竹山古道>黃竹山廢村>打瀉油坳>芙蓉別來回>水牛山古道>石芽背>大腦古道>大腦廢村>界咸>大藍湖路>蠔涌古道>南邊圍巴士站地圖
  天氣:晴

  晴朗的星期六下午,到馬鞍山郊野公園隨意走走,先從往日未走過的小瀝源上魚簍石之小徑,然後再一口氣走訪梅花(梅子林與花心坑)古道、茅坪古道、黃竹山古道、水牛山古道、大腦古道與蠔涌古道,均穿梭在黃牛山與水牛山下的梅子林、茅坪、黃竹山、大腦等多座山鄉,途中亦順道踏上打瀉油坳旁的芙蓉別,觀覽西貢風光。

2025年3月21日星期五

快閃紅石烏洲塘


  日期:2025年 3月 16日(日)
  路線:烏蛟騰>上苗田廢村>下苗田>大峒>觀音峒>紅石門>烏洲塘來回>紅石門>大峒>烏蛟騰地圖
  天氣:間中有陽光

  前一天下午經歷年內首場大雨,是日天氣迅速轉好,日間有陽光,加上購車後行程某程度上再不受時間束縛,在潮退的下午至黃昏時段來個快閃紅石門之旅。考慮到黃昏時段雲量明顯增多,紅石門景色不如預期,就再前行至約一公里步程外的烏洲塘廢村「打卡」,該地或許屬陸路最遙遠的廢村之一,從烏蛟騰取道最便捷的路徑,來回也得至少17公里。

2025年3月18日星期二

行盡大灣區Round 7:東莞大嶺山


  日期:2025年 3月 9日(日)
  路線:大嶺山森林公園厚街入口>雲霧茶場>大嶺山頂(茶山頂)>麒麟徑>插旗石步徑>大嶺山觀音寺>大嶺山森林公園長安入口地圖
  天氣:間中有陽光

  是日下午遊走了東莞西南部的大嶺山森林公園,橫跨厚街、長安、大嶺山等鎮,最高點海拔530米的「茶山頂」,山頂附近更名副其實看到有片茶園,坳仔也是首次親歷其境,而上山的前半段亦意外地走在澗道,令行程增添趣味及挑戰度。

2025年3月13日星期四

蛇年圍爐尋蛇石


  日期:2025年 3月 8日(六)
  路線:大灘>大灘郊遊徑>爐仔石>荒徑經「草禾嶺」往白沙澳下洋>白沙澳>蛇石坳>白沙澳>海下路>高塘地圖
  天氣:雲,間中有陽光

  踏入蛇年第二個月,是日目標仍到西貢尋找「蛇蹤」,在深涌與白沙澳之間的蛇石坳「打卡」,順道踏上海下灣附近、已有近八年沒上過的爐仔石(海拔161米),眺望灣仔半島之景致。

2025年3月2日星期日

突如其來掛燈籠


  日期:2025年 2月 23日(日)
  路線:烏蛟騰>南脊上吊燈籠>北路落蛤塘>梅子林>荔枝窩>分水坳>亞媽笏廢村>烏蛟騰地圖
  天氣:雲

  是日為首次以自駕方式直達起點的行程,原本計劃輕鬆走趟三椏、西流江,但由於能見度相當高,決定改上至少三年沒走過的吊燈籠,高約416米,亦為船灣郊野公園最高峰,盡眺印洲塘與吐露港一帶風光,再下行至荔枝窩午飯後,繞走一圈回烏蛟騰。

2025年2月24日星期一

蛇年蛇尖行大運


  日期:2025年 2月 22日(六)
  路線:北潭坳>赤徑>大浪坳>蚺蛇尖>米粉頂>東灣山坳>東灣>大灣>大浪村>赤徑>北潭坳地圖
  天氣:雲

  前一周如期領取正式駕駛執照,數天前收到人生第一台車,既是坳仔蛇年的首件人生大事,亦為生活開展新的一頁。就在開始擁有自己車輛後的首個休假日,上蚺蛇尖隆重慶祝一趟就最適合不過了,反正起步點乃本Blog的名字,寓意非凡。是日雖然欠缺陽光,但溫度及濕度適中,體感上更為舒適。

2025年2月13日星期四

行盡大灣區Round 6:廣州高點天堂頂


  日期:2025年 2月 9日(日)
  路線:從化良口鎮良平村>天堂頂驛站>天堂頂(1210米)>猴子嶺(1190米)>影村>良平村地圖
  天氣:陽光普照

  周末挑戰了廣州從化與惠州龍門縣交界的天堂頂,海拔1210米,亦為廣州市真正的最高點。是次行程起點的良平村雖然海拔約110米,但要一口氣攀升1100米至山頂,而且去年四月上過的惠陽白雲嶂海拔為1003米,故是次挑戰的天堂頂,無論在海拔還是單一山峰的攀升量均為歷次遠足行程之最。

2025年2月5日星期三

深圳鯤鵬徑第十九、二十段(YK396-415)及總結


  日期:2025年 2月 2日(曰)
  路線:西涌旅遊度假區>綑邊往東涌>三角山>大雁頂>鹿嘴>楊梅坑地圖(新手不宜)
  天氣:早上多雲,下午間中有陽光

  合計二百公里、分廿段的深圳鯤鵬徑,經過十天通走後是日到達尾聲,包含第十九段及二十段。雖然為最後一天,但兩段均不易應付,十九段更有長達四公里的「綑邊」路途,夾雜一些坡度達六、七十度的攀爬,頗為險要,顯然屬「超五星級」難度的遠足徑,而二十段則要在四公里步程內急上海拔801米的大雁頂,再急降至鹿嘴。

2025年2月2日星期日

蛇年新春雲門山


  日期:2025年 1月 29日(三,農曆年初一)至1月31日(五,農曆年初三)

  蛇年農曆新年假期,跟隨旅行團前往韶關閒遊一趟,主要遊覽雲門山景區的玻璃橋,亦包括馬壩人石峽遺址與清遠英德的湞陽坊旅遊小鎮。

2025年2月1日星期六

雲英古道龍年尾


  日期:2025年 1月 26日(日)
  路線:鹿頸>鹿頸陳屋>雲英古道>烏七古道>橫山腳上村>橫山腳下村>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大尾篤龍尾村地圖
  天氣:陰

  想起鹿頸與新娘潭之間往日有道名字很具典故的雲英古道,2016年試走過一趟,但因天氣轉差而在半途撤退,隨後近無人跡,疑似被湮沒。近日網上有雲英古道相關遊記,估計已回復通行,加上時值「龍尾」,是日正好機會探索,探索後可取道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落大尾篤龍尾村,讓龍年最後一次遠足行程帶來好結尾。

2025年1月28日星期二

大蛇頂迎蛇年


  日期:2025年 1月 25日(六)
  路線: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觀景台>觀洞坳>白臘仔>白臘>糧船灣天后宮>西貢萬宜路>大蛇頂(278米)>萬宜水庫西壩>北潭涌地圖
  天氣:晴

  2025年第25天才開始年內首次本地遠足行程,想起漁護署近月在東壩旁建了座新觀景台,讓遊人近眺破邊洲的地質奇觀,然而平時周末到訪東壩一帶的內地遊客實在太多,故此趁農曆新年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遊覽一趟,因相信不少內地人均已回鄉過節,環境較為清靜,亦順道登上西壩旁、糧船灣洲最高的大蛇頂,迎接數日後到來的蛇年。

2025年1月26日星期日

深圳鯤鵬徑第十六段、十七、十八段 (YK313-395)及大梅沙日出


  日期:2025年 1月 19日(日)
  路線:虎地排公交站>沙魚涌海灘>官湖海灘>綠道至迭福路>觀音山公園(大窩口)>金沙大道>英管嶺>水頭沙>南澳灣>南澳富民路>鵝公古村>大鹿港觀景平台>風流坳>西貢村>南西路>鶴藪村>西涌旅遊度假區地圖
  天氣:陽光普照

  是日鯤鵬徑通走行程正式深入大鵬半島,連走第十六至十八段,每段各登上一座山崗,全天走了達42公里,沿途有大量沙灘及度假酒店。行程期間的其中一個特點在於第十七段路邊可近眺香港最東北角的東平洲,兩地相隔不足三公里,正因歷史緣故,遊人無法直接來往兩地之間,景觀上亦顯得有巨大差異。


2025年1月16日星期四

深圳鯤鵬徑第十四段(下)、十五段 (YK282-310)


  日期:2025年 1月 11日(六)
  路線:洞背>溪涌坳>紅花嶺廢村>上洞坳水庫>赤澳嶺>犁壁山>深葵路>虎地排公交站地圖
  天氣:陽光普照

  總長二百公里的鯤鵬徑通走旅途已到達最後三分一,是次繼續第十四段餘下部分,順道走第十五段到達大鵬葵涌鎮,涵蓋海拔約415米的赤澳嶺與約452米的犁壁山,尤以前者的上落路途甚為崎嶇,部分位置需爬上約五、六十度的斜壁。


2025年1月9日星期四

深圳鯤鵬徑第十二段(下)、十三段、十四段(上)(YK236-281)


  日期:2025年 1月 5日(日)
  路線:東部華僑城茶溪谷>茶翁古鎮>鵝公髻北脊>打鼓嶂>碧三路>馬巒山公園西北門>碧嶺瀑布紫煙瀑>馬巒社區羅氏大屋>大嶺古群峰>溪涌坳>洞背地圖
  天氣:晴,間中多雲

  2025年首次遠足行程,就是北上繼續2024年尚未完成的鯤鵬徑第十二段,再順道前遊第十三段及部分第十四段,先後涵蓋三洲田水庫周邊及馬巒山群峰西部,亦包括藏在馬巒山腹地的老圍村與馬巒社區,全程走了超過28公里。

2025年1月3日星期五

深圳鯤鵬徑第十二段(上)(梅沙尖)(YK218-235)


  日期:2024年 12月 31日(二)
  路線:鹽田坳(譚仙廟)>嶂頂>深蓄電站上水庫>梅沙尖>梅沙尖郊野徑>庚子首義紀念園>東部華僑城茶溪谷地圖
  天氣:晴,後轉多雲

  2024年兼年尾「清假」的最後一天,再作鯤鵬徑通走之旅,是次就到第十二段,先上梅沙尖(海拔753米,屬深圳第三高峰),穿過東部華僑城茶溪谷再上「打鼓嶂」。或許太晚起步加上狀態較差,過了梅沙尖,到達東部華僑城茶溪谷時公園已關門,而且梅沙尖頂因施工關係暫時封閉,只能在外圍強行繞過。儘管如此,連續兩年的最後一天都到訪了東部華僑城、深蓄電站上水庫與梅沙尖,更巧合的是下午四點後雲量同樣明顯增多,原來世事如此巧妙。

2025年1月2日星期四

深圳鯤鵬徑第十一段(大、小梧桐山)(YK192-217)


  日期:2024年 12月 30日(一)
  路線:望桐新路>犁頭尖>小梧桐山>十里杜鵑>好漢坡>大梧桐山>攀雲徑>小坳>小坳頂>鹽田坳(譚仙廟)>橫鹽路>西坑地圖
  天氣:晴

  前一日才去完江西五天團,是日又北上繼續鯤鵬徑通走之旅,是次來到第十一段,涵蓋全深圳最高點的梧桐山(海拔943米,俗稱「大梧桐」),地勢與香港的大帽山、鳳凰山相若。上梧桐山有多道路線,去年取道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從梧桐山南地鐵站起步,再下走沙頭角地鐵站作結,但取鯤鵬徑上落梧桐山,無論在難度還是出入路途上都不簡單。